唯数字论、唯KPI论:电商大战背后的一地鸡毛

唯数字论、唯KPI论:电商大战背后的一地鸡毛
2017年08月01日 16:19 洋娃娃爸

最近,《财经》的一篇采访稿又让很多读者和商家再次回忆起一个半月前的那场电商战争,从《财经》杂志记者细致的采访内容中,很多在当时显得扑朔迷离的细节再这篇稿子中得以解答,甚至有点真相大白的意思。

当然,没有悬念的是,这篇稿子的核心脉络还是沿着阿里与京东对于大商家的争夺开始,不过,一些稿子中无意中透露出的细节却让我们看到了6.18背后的一些东西。

1 2017年3月空降至新独立出来的京东时尚事业部任总裁的丁霞在财经的稿子中回忆“有的商家去发微博谴责京东;有的商家去京东的店铺里加一个横幅说‘京东系统问题,请谨慎购买’;有的商家甚至自己注册了一个账号把自己店铺里2000万元的库存都拍掉了。”

当然,在这段话前后的语境肯定是商家在天猫与京东之间的无奈,不过丁霞的“有的商家甚至自己注册了一个账号把自己店铺里2000万元的库存都拍掉了。”这句话却透露了一个事实,即京东6.18期间的销售额存疑。在618期间,其实就已经有媒体指出京东1199亿是18天的销售额与2016年天猫双十一一天1207亿的销售额类比有混淆的嫌疑。而对此,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都无意在此纠结,因为毕竟事实很清楚,没必要去争论什么。

而丁霞这次采访透露出的商家自己拍完库存的举动却让我们再次对于6.18销售额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到底这么做的商家有多少,涉及了多少销售额,而京东1199亿里面类似的情况占多少?京东是否在计算销售额的时候已经把这部分刨除了呢?当然,这点只是由于这个稿子的细节让笔者产生怀疑的地方,毕竟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企业也不会因此去澄清什么。不过,这个细节却可能让大家以后对于企业公布数字的公信力产生怀疑,毕竟,就算的公开的财报,也不会针对这么短的时间段去进行收入确认。

2 其实6.18期间,当有商家在微博以及其他渠道曝光自己在京东的后台被锁,商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店铺经营的时候,是有两种声音的。一种是确认的,一种的否认的。而当丁霞的采访出来后,我们发现丁霞很明确的确认了这点“危急关头,丁霞拍板,锁定已报名商家库存。”

当然,就算京东这么干了,舆论也是或褒或贬的。站在京东的角度,丁霞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通过强锁商家后台的方式,勉强守住了618电商大战。这是作为一个企业的业务部门唯KPI论的回答,守住意味着完成了KPI,勉强意味着很艰难,KPI只是完成,没有超额。而对于强锁商家后台这种方式,丁霞没有回避,也没有说什么不妥,而是一带而过。这说明相对于强锁后台的过程,她更看重最后的结果,也就是KPI,对于一个员工而言,无可厚非。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福祸未知。

3 残酷性。财经的这篇稿子中很多的细节都在透露6.18这场电商大战的残酷性。包括对于员工一天只睡3、4个小时的描述。对于企业而言,这是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观的体现,甚至很多初创企业以加班不计回报作为自己企业的标榜。但把员工调动嗷嗷叫的背后,是对很多常理性领域的侵蚀,包括不限于员工的身体权、劳动权、获益权等等。

一篇好的稿子可以透露很多的细节,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亮点、深度甚至是让人深思的稿子越来越少,而分析好稿子的稿子也是越来越少,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浮躁的也许是数字,浮躁的也许是KPI,而建立在这种浮躁上的企业也许也需要反思,现有的成绩是否是建立在浮躁泡沫上的金字塔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