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3岁就开始玩游戏,为何不沉迷?

我的孩子3岁就开始玩游戏,为何不沉迷?
2018年07月17日 09:07 磐石之心

又放暑假了。很多父母陷入了焦虑与恐惧。这个暑假,怎么才能不让孩子玩手机?不让孩子玩游戏?我并未和各位父母一样焦虑。

7月14日,我受邀参加由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中国科技馆共同举办“DN.A网络素养公开课”,这堂课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甚至,让我对这个暑假也充满信心,充满期待,迫切想要用这个堂公开课学到的方法付诸行动。

现在,我就以一名6岁男孩父亲的身份,谈谈我自己的带娃经验,分享一下如何做好孩子的网络素养教育。

我的孩子3岁就开始玩游戏,却并不沉迷

我的儿子出生于2012年,今年刚六岁。他出生的时候,就有了移动互联网,有了智能手机。我一直说,孩子是含着手机出生的。因为在胎儿的时候,就每天给他用手机播放胎教音乐。

记得在他刚出生的那天夜里,我在医院里陪床。面对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我既兴奋又疲惫。刚眯一会眼,他就开始哭闹。我的对策并不是给他喝奶或喝水,而是直接掏出手机,播放胎教音乐,希望能安抚他。

可惜刚出生的宝宝是真的饿了,世界最著名的胎教音乐也不能解决他的饥饿问题。

这个初为人父的愚蠢故事,是为了告诉各位,我们的孩子从没出生就开始接触网络,使用网络,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之后,孩子便于iPad结缘,看动画片、听贝瓦儿歌......,直到3岁开始玩《糖果工厂》《涂色》等手机游戏,再到4岁他开始玩iPhone上的《螃蟹先生》3D游戏,到5岁后的《连连看》《超级玛丽》《飞车》等休闲游戏。

作为一名互联网科技从业者,我并没刻意限制他使用手机和网络,他甚至拥有自己的手机和iPad。

由于耳濡目染,他在3岁时就知道让爸爸妈妈用百度搜索一下不知道的东西,用手机导航开车去目的地,在京东和天猫上买玩具。

他用我的iPhone可以和siri对话半小时以上,让siri背诵他知道的古诗词。

他在听到电视广告里“叮咚”的声音,就说这是京东的广告。他还分清了摩拜、ofo和哈罗共享单车的颜色与标志......

现在他又有了新玩具,一台小度智能音箱。他把音箱放在自己的床头,用语音与音箱聊天,让音箱唱歌、讲故事,最爱听的还是他在非智能故事机上听过无数遍的《西游记》《阿凡提》《小鸡卡梅拉》等,让故事伴着自己入睡。

我并没有过度担心孩子会沉迷网络或者游戏,因为他也没有表现出离开游戏或手机后的焦虑。

他在放下手机,离开游戏后,可以迅速进入现实中。比如,他丢下手机,马上就可以玩他十分爱玩的斗兽棋、象棋,拿着各种玩偶做自己的对手,进行Cosplay。

我唯一担心的是他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视力。我时常会和他强调,眼睛近视了,戴眼镜会挡住你漂亮的双眼皮和大眼睛,而且会让你打篮球或踢足球的时候不方便。因此,每次以这个理由提醒他放下手机,都会很轻松实现。

我想正是由于过早的接触网络、手机以及游戏,他对这些新兴事物并没有过度的好奇心,只是将这些看作极为平常的,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反而让他不会过度的沉迷于虚拟的网络。

马上他就要升入小学,我打算给他开一个微信公众号,让他开始自己的网络写作生涯,获得自己的粉丝。

每个游戏沉迷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失败的父母

于是,我对于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以及那些将网络看作洪水猛兽的家长,非常不理解。在听了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的这堂网络素养公开课后,我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孩子接触网络有了更加条理和规范的认知。

著名游戏制作人李涛先生,在现场讲述了从儿子咿呀学语开始,就带着儿子一起玩游戏,但李涛强调八岁的儿子现在虽然爱玩游戏,但一点都不沉迷游戏,“对他来说,游戏就是他的一种娱乐方式之一”。

李涛的做法与我很相似,他又从态度、方法等角度对孩子上网、网游戏进行了总结,给出三条方法:

第1, 态度上,让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不要有负罪感。

第2, 规矩上,必须先做完作业才能玩游戏。

第3, 方法上,帮助孩子找到他适合玩的游戏,并做出玩游戏的时间限制,讲明白过度玩游戏的危害,陪孩子在现实中找到更多有趣的事。

这三个方面,让同为父亲的我感同身受。让孩子尽情的玩游戏,是为了在心理上让孩子不要对游戏过度好奇,毕竟时刻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宜疏不宜堵。

做了作业才能玩游戏,这算是“讲规矩”,并培养孩子学习和娱乐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培养好了,自然就不担心他沉迷。

而选择游戏至关重要。有句话叫做,人的所有恐惧,都来自于无知。许多家长认为手机游戏必定是“坏的”,这是认知上的缺陷。在App Store上的儿童游戏分类中,可以看到游戏的适用年龄,正如我们在玩具市场给孩子买的各种玩具包装盒上的标注一样。

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游戏,十分重要。既然要选择游戏,家长就需要自己了解游戏。适合孩子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锻炼孩子的手指、学习知识,寓教于乐。而那些不适合孩子的成人游戏,则充斥着暴力、情色等,而且孩子由于智力水平限制,无法通关,就会表现出烦躁。然后,耗费许多时间,想尽一切办法过关,过度沉迷其中。

由于很多家长,对孩子关注过少,更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他们不与孩子沟通,采取一刀切的强硬手段,不准碰手机,不准玩游戏,否则就要严厉体罚。

他们更没有时间陪孩子去玩现实中的游戏,他们只要有空就端着手机。请问各位家长,你们不停的摆弄手机,都在干什么?

我想多数人是在玩游戏、聊微信、逛电商、看视频,你们自己都无法管住自己的手机依赖症。你也并未使用手机上网学习、充实自己,也是在百无聊赖的浪费生命。手机一会不在身边,就会心里发慌,请问你们有什么权力和能力要求自己的孩子?

在《头号玩家》中,描述了现实社会的颓废,一名沉迷于游戏的玩家,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找到财富和爱情的故事。如果,孩子在现实中找不到快乐和沟通,得不到赞美与关心,他自然会去网络游戏中寻找。

各位家长,你是否对孩子有足够多的陪伴,用心的沟通与交流?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DN.A计划”发起人姚晓光,提出了倡议——“每周一小时,不插电的陪伴”, 希望孩子们和父母一起约定,每周至少一小时,大家一起放下手机和其它电子设备,看书、玩耍,充分享受一段纯粹的亲子时光。

难道一周10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抽不出1/100的时间,全心全意陪伴孩子?这样的家长,能是合格的家长么?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是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并让孩子充分利用好网络进行学习、娱乐。

在这堂公开课中,有几位来自北京呼家楼小学的学生现身说法。他们利用网络发展自己的编程爱好、利用网络做零售买卖、利用网络纠正口吃,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

最后,作为一名6岁男孩的父亲,我呼吁各位家长:

首先,纠正自己对网络的错误认知,不要当一名无知的家长。你会因为阻挡孩子接触网络,而让他错过许多改变人生,跟上潮流的机会。因为网络已经融入生活,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生活方式。

就像姚晓光说的:“珍惜他们可贵的好奇心……不要熄灭他们幻想和强烈感受的能力,给他们支持,让他们更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其次,不要再用手机浪费生命,做个好榜样。手机追剧,追到凌晨不睡;看抖音,看到自己成为刷屏强迫症;逛淘宝,变成败家娘们;打吃鸡游戏,打到天昏地暗;聊微信群,聊到废寝忘食......你能否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不要用手机浪费自己的生命,自己先解决自己的沉迷问题?

第三, 多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做朋友。你了解你的孩子么?你要么是放任他们玩任何游戏,看任何网络,聊任何朋友,要么就是一刀切啥也不准做,但是他们还是会偷钱买手机,与你搞游击战。

你极端的做法,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快点与孩子成为朋友,耐心地交流,告诉孩子过度上网的危害。

第四, 关注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小程序,控制孩子玩游戏。对于已经有些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需要尽快加入腾讯成长守护平台。2017年腾讯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绑定孩子的游戏帐号,进行游戏查询、游戏提醒、游戏时段设置、一键禁玩以及消费限额等操作。

第五, 了解网络的用途,帮孩子选择游戏。网络不只是能聊天、看视频、刷朋友圈、剁手购物,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发展兴趣、展示自我。要了解哪些是孩子适合玩的游戏?哪些游戏有教育意义?帮助孩子选择游戏。

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各位家长最缺的还是对孩子的真正关心,缺的是对孩子教育的精力投入。

第六, 与孩子做好约定。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研究出一套《网络教育合约》,孩子和父母都要签署这份约定。

孩子要承诺自己玩手机的内容、时间、条件等;父母要承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自己的上网时间、自己对孩子的陪伴等。同时制定好奖惩制度,让父母和孩子都按照约定执行,家庭成员则作为见证和监督。

我相信,只要各位家长能够做到以上六点,每一位孩子都将受益于网络,在网络的帮助下快速成长。网络和游戏,绝不再是洪水猛兽!(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