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图片版权“困住”的创作者,终于松了口气

被图片版权“困住”的创作者,终于松了口气
2021年04月23日 18:02 阑夕

作者丨顾见

监制丨阑夕

还有几天就是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自1999年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发起“世界知识产权日”提案后,中国知识产权行业驶向快车道,成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不过,仍有一些待解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方能化解。

比如全民自媒体时代的涉网著作权、图片版权纠纷,正成为侵权高发地带。尤其是后者,第三方数据调研报告显示,自2018年9月9日到2020年6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案件64473件,其中著作权案件49855件,占比为77%,涉及图片类著作权案件在所有著作权案件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以上。

事实上,很多侵权行为的发生充满偶然性且边界模糊,还占用了大量司法资源。如创作者误用了版权信息不明确的图片,亦或是遭遇恶意“商业碰瓷”行为身陷巨额赔偿,甚至有了“天下自媒体苦图片版权久矣”的说法。类似问题仅依靠知识产权宣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有担当的市场参与者提供纠错机制。

近期,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完成了免费正版图片素材库的重磅升级。为创作者带来生产力提升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图片版权市场。对于整个内容行业来说,也能在这个创新案例中看到知产保护的全新解题思路。

1

被图片“困住”的创作者,终于松了口气

图文创作者不怕“写不出10W+”,就怕不小心踩上图片版权的“核按钮”。

2018年,青年作家“万小刀”发了一篇题为《因为10个阅读,我被“黑猫警长”索赔10万……》微信推文。文中讲述了自己误用黑猫警长版权图片引发的诉讼:侵权文章仅产生了18个阅读,却被索赔10万元。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对方最后选择主动撤诉,但引发的余震还是让创作者们心有余悸。

同年,自媒体大V南哥nange被告知,历史文章中有数十张来自搜索引擎的图片涉嫌侵权。迫于无奈他删除了2003年以来的全部原创文章,并以“和解价格”支付了金额不低的侵权费。

2020年,王祖蓝因为一起几年前的“葫芦娃侵权”案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相关话题#王祖蓝扮葫芦娃侵权赔10万#还登上热搜。事后人们发现Coser另有其人,但侵权二字带来的影响可谓“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说回当下,如果一个网络创作者被平台判定存在侵权行为,不仅会遭到账号降权还有可能名誉受损从而影响到后续发展。当然,恶意的内容侵权行为理应“用重典出重拳”,但上述案例的“无心之过”却要另当别论。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升级正版图库背后的“用心良苦”:

一方面,优质图片可以帮创作者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从而“打动”推荐算法和用户,吸引更多流量。

目前主流内容平台都在鼓励创作者“多配图、配好图”,市面上也有不少付费配图课程,可见图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此次升级的免费正版图库,其素材全部来自国内最大视觉版权交易平台视觉中国。视觉中国与超过50万名全球签约供稿人及280家专业版权内容机构合作,拥有全球领先的摄影师社区和独家稀缺版权,堪称图文创作者的“硬核CP”。

另一方面,扩容后的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正版图库获得了上亿张授权图片素材,能够满足创作者的差异化、多元化图文需求。

众所周知,一些内容平台也提供了正版图库功能,但创作者的使用积极性却不高。原因在于,平台正版素材有限,“僧多肉少”造成相同素材被频繁的重复使用。久而久之,创作者为了提升内容吸引力,还是要绕回到搜索引擎寻找令人耳目一新的图片素材。

而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升级后的正版图库规模庞大,还包括创意图、品类编辑配图等诸多类目。根据券商调研信息显示,视觉中国有超 2亿张图片版权。可见,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直接搬来了视觉中国的“半壁江山”,确保创作者可以在端内消化图片需求。

在此之外,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免费正版图库最大的亮点在于全免费和零使用门槛。

目前一些内容平台提供的正版图库,需要创作者解锁特定KPI才能获得使用权限,对于新人并不友好。相较而言,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正版图库直接嵌入了系统后台,所有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创作者均可从通过“正版专题组图”入口免费使用,在腾讯新闻、腾讯看点、腾讯视频、腾讯微视等分发渠道任意使用这些免费的版权图片。既避免了图片侵权风险,亦能提高内容审核通过率,降低被下架和扣除信用分的风险。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免费正版图库极大的提升了创作者的积极性,也为内容创作额外增加了一层版权保护“buff”。那些被图片版权“困住”的创作者,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2

免费版权图库背后的知产

行业新变量

结合外部环境来看,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免费版权图库不单纯是一项辅助创作工具,更是在借助平台优势让知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为行业创造积极变量。

2019年底,艾瑞网的一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全职从事自媒体的人数达 370 万以上,而职人群超过 600万,合计 970万人。

不难推断,时至今日自媒体从业者已达到上千万人规模,且中长尾创作者占比较大。这类群体的特点是单打独斗、规模小,以兼职和试探性创作为主。他们不像专业媒体和内容机构,对图片需求的量级有清晰规划。尤其在创业初期,很难拿出足够的经费和决心与版权方签约。

针对这些长尾需求,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正版图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平台方出面与版权方进行大批量的签约合作,既能掌握议价权又能实现平台版权内容的普惠。减少创作者与版权方发生直接纠纷的同时,促进了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有序发展。

要知道,在此之前图片版权市场出现了很多“碰瓷式维权”。比如对版权图片进行“复制式翻拍”,刻意混淆“独创性”概念;再比如直接将无主网图进行著作权登记;又或者故意抹掉版权信息“钓鱼维权”。

类似的“骚操作”让创作者人心惶惶,更是对司法资源的恶意占用和浪费。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就曾指出,“图片版权交易本应是市场行为,交易价格也应在市场中形成,由市场进行定价。但目前,利用司法程序进行事后救济的现象严重,司法定价替代了正常的市场行为,说明图片版权市场的功能目前未能有效发挥。”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正版图库模式,无疑从根源处解决了问题。通过构建出新的正版图片闭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能够有效拦截“恶意维权”,以市场化方式解决正版图片的价值回归,避免了纠纷上升至司法高度。

有了丰富的正版图片加持后,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创作者也能在实践中提高版权意识,逐步形成新的创作习惯:比如,改掉过去“搜网图”的错误惯性,转而开始“用正版”。再比如,以“正版图库”为锚点建立起成熟的版权认知,在进行音视频创作时“举一反三”。帮助创作者在点滴中意识到,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本质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眼下正值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通过正版图库事件完成了一次“声入人心”的知产宣传活动。这样的新变量可谓是多多益善,值得其他内容平台的借鉴和跟进。

3

为创作者全面护航,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在行动

免费正版图库只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赋能创作者”的冰山一角。这艘“内容航母”一直在努力加固自身,让每位“船员”因此而受益。

原创内容的权益保障是创作者生存之根本。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侵权发文、盗文和洗稿现象困扰着创作者。包括很多头部大V都深受其害,通过花式吐槽抨击过类似现象。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每位创作者都有一呼百应的影响力。

为此,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研发了至信链和领御取证技术。这意味着,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作者每一篇原创文章都可实现“发表即上链”。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至信链”会把内容同步至多家公信力机构节点如司法鉴定中心、公证处、版权协会等机构。一旦发生侵权纠纷,该技术手段能自动取证迅速确权,实现快捷的一站式维权。

官方数据显示,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基于腾讯安全灵鲲监测和领御区块链的能力,完成原创发文存证10万+,侵权发文取证15000+,全网侵权监测量完成3500万,成功维权量已达800万。其中,腾讯视频日侵权取证次数也已超6000,版权侵权打击能力显著提升,保护了百万原创作者作品的合法权益。

数据分析能力是创作者的“登山杖”。在当下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创作环境中,创作者最忌讳的就是“在迷雾中创作”。当一篇篇融入时间心血的图文内容石沉大海,很容易让创作者产生挫败感甚至萌生退意。

为了让创作者找到上升窗口,4月初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升级了数据分析工具。助力创作者通过日周月环比、趋势图、全平台数据等对比分析工具,理解粉丝兴趣偏好、优化创作方向,把每篇文章都转化成向上攀登的势能。有了这根“数字登山杖”提供的信心和源动力,每位创作者都能通过原创内容步步为营,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为自媒体、自品牌,做“时间的朋友”。

在此基础上,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不断进行着个性化的赋能探索。比如为满足创作者灵活提现需求的“日提现”功能、提升创作积极性的订单式约稿模式。还有以更短评审周期、更高奖励上限,力求覆盖到更多创作者的2021年金企鹅奖,能够让创作者更好的享受到“热点事件红利”,像专业媒体人一样通过快速、优质的内容创作得到超额收益。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试图与创作者建立的关系,从来没有局限在流量与内容的“互换”层面,更像在扮演创业导师和孵化器的角色:既为内容创业者提供正向的经验指导,又会给予资源扶持,与时俱进的推出技术与运营工具让创作者在“微调”中找准航向。

与这艘内容航母同行,大概是内容海洋里最明智的决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