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超级主播的时代或正悄然改变。
今年9月,粉丝量过亿的“疯狂小杨哥”所在的三只羊公司,因直播带货存在虚假宣传,被拟罚款6894.91万元;双11前夕,快手大主播辛巴一度遭到平台封禁......
“现在是直播电商的至暗时刻,大主播自危、用户信任崩溃、媒体随之口诛笔伐,受伤的不是某一个用户,而将会是所有人,甚至是整个行业的信任。”辛巴在回归直播中曾如此评价。
部分直播间的销量数据也出现明显下滑。据数据显示,某个头部直播间今年1-9月直播销售额超过10亿元,去年同期超过20亿元;另一个今年频频爆出新闻的直播间今年1-9月直播销售额超过20亿元,去年同期超过40亿元。
不过,两家公司并未回应上述数据。
直播带货从兴起到繁荣,迄今已走过8年时光,这也是双11走过的第16个年头。在接连出现翻车后,超级主播如何重出江湖?一度受困于坑位费、佣金的品牌方,是否还需要超级主播?手握流量和话语权的平台,还热衷于造星吗?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邵冰燕
大主播的流量焦虑
从双11日前公布的数据来看,超级主播虽然战斗力依然强大,但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以董宇辉为例,从10月9日开始,董宇辉已开启连续4天、每晚持续至凌晨12点的直播带货,但数据却不如预期。数据显示,10月9日当天,与辉同行直播间高峰时段在线观看人数达24.5万人,但当天销售额为5000万元—700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亿多下降约30%。
需要指出的是,主播方面未对其准确性进行回应。
据国信证券分析,今年3月以来,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直播电商GMV(总交易额)增速显著回落,5-6月抖音、快手、淘宝等头部达人直播GMV腰斩。其中,抖音2024上半年整体GMV增速从60%下滑至20%左右。不过,据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介绍,自10月8日起,抖音电商抢先启动双11大促,平台整体GMV爆发强劲。
也有主播交出漂亮成绩单,呈现“冰火两重天”。例如李佳琦直播间“双11”加购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被封禁后重新回归快手的辛巴,在开播首日的总销售额达到64亿元的成绩。
据头部直播公司遥望科技披露,今年双11抖音快手直播GMV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4%,破千万场次同比提升53%,破亿场次同比提升100%。
“虚假繁荣”和“又爱又恨”
每每到了双11,大主播的惊人战报便会占据各大社交媒体热点,但有头部直播公司坦言,大主播的高额销量,很大程度是虚假繁荣。
“直播间促销会有两种玩法,第一是买流量,吸引观众涌入直播间刷单;第二是高额补贴。”和头部主播合作的某供应商透露,“比如每卖一台iPhone就补贴200元,提升销量,眼球是赚足了,但这些对于品牌的实际效果有多少?”
“品牌对于超级主播又爱又恨。”有品牌方透露,虽然感受到主播带来的红利和资源越来越少,但类似大主播级别的曝光渠道并不多,对于高额坑位费和佣金,品牌更多视为是推广和去库存,而并非纯粹为了带货,如果带货成功还盈利了,品牌方会视为“赚了”。
行业的共识是,双11找达人主播更多是“赔本赚吆喝”。一位食品类商家透露,许多超级主播的佣金比例达到20%,商家的利润空间只有25%-30%,这意味着每卖出一件商品,商家仅有5%-10%的利润,还要计算其他成本,因此除非主播能带出极高的成交量,不然一般都是亏损。
重金花钱请明星来带货但不见效的案例也很常见。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表示,去年请过网红带货,但结果并不尽人意。
“大主播直播间下单的粉丝追随的是主播个人,他们买到好商品更多感谢的是主播,而商家很少沉淀自身的品牌资产。”另一商家称,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在反思,高额的坑位费和带货佣金,对自身品牌的助力效果有限,反而助推了主播自身的知名度提升。
平台难戒“超级主播”
当主播频频翻车,手握流量的平台是否会考虑解绑?
以淘宝直播为例,李佳琦和薇娅的火爆,几乎所有的流量和话语权都被握在超级主播手里。然而,去年双11,淘宝有89个破亿直播间,店播有64个;破千万直播间有834个,店播675个,超过50%的头部直播间不再由网红和达人把控。
去“网红化”已成为直播行业大趋势。《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统计,2023年品牌商家店播占比为51.8%,首次超过达人直播占比。
平台真的能果断舍弃超级主播吗?
“超级主播对平台来说,整体利大于弊。”直播行业人士认为,此前众多抖音超级主播和头部MCN转战淘宝,曾掀起双11“直播江湖”的剧变,背后也是平台面对激烈竞争对于流量的渴求,“不过,主播的话语权太强,会对平台形成绑架,这是一个制衡和博弈的过程。”
比如抖音有制衡超级主播的方式。一位抖音商家称,抖音电商的分发机制是根据数据决定的,包括停留时间等,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只能摸索背后的机制,无法人为干涉视频播放量。
“平台已不再一味倾力支持头部主播,而是开始重视扶持腰部主播、尾部主播,并且探索新的营销渠道、场景和方式。”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告诉记者。“大主播的号召力和信任度确实开始显著下滑。”
在他看来,直播带货行业已从“增量竞争”转为“缩量竞争”,“在流量见顶的背景下,直播行业的竞争将逐渐转型为质的竞争,行业将从草莽时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