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每年奖金近亿推动垃圾分类!垃圾革命带来哪些真机会和假热闹

深圳每年奖金近亿推动垃圾分类!垃圾革命带来哪些真机会和假热闹
2019年10月14日 13:13 中外管理

都说垃圾分类变革会带来大量创业投资机遇,那么哪些是真机会,哪些是假热闹?

文:本刊记者史亚娟    责任编辑:朱冬

与“轰轰烈烈”的上海垃圾分类政策相比,深圳实施垃圾分类要人性化得多——每年将拿出近亿奖金,鼓励市民形成新的习惯。

据最新资讯,11月1日起,深圳将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值得一提的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个人、家庭、小区及单位,都将得到政府的奖励。其中,个人可获奖金1000元,家庭可获奖金2000元,住宅区最高奖励补助达30万元。据了解,深圳各区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为6250万元,市财政则每年最高限额3125万元,总额近亿。

今年6月份,住建部明确了到 2020 年底,全国 46个重点城市要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如今看来果然各城市有各城市的推广特色!显然,垃圾分类已是大势所趋,普及全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当民众对着“干垃圾”“湿垃圾”无从下手的时候,早已有企业嗅到商机。仅7月上旬短短半个月内,就有200余家垃圾分类企业成功注册。相关产业和工种突然走俏,“代收垃圾小哥”俨然成了新的服务职业,分类垃圾桶、垃圾粉碎器等一时间在电商平台成抢手“神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资本的冷静态度。据报道:截至8月份,仅有峰瑞资本、达晨创投、光大金控等少数投资机构在该赛道有所布局。

长期看,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必将重构整个固废回收产业链,那么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更关键的,垃圾分类导入期过后,政府的补贴也将随之减少,企业势必要主动构建自己的业务模型,从垃圾处置的价值链条中寻找生存机会。那么对企业而言,这其中又有哪些商业规律可循?

带着疑问,《中外管理》采访了曾参与垃圾分类早期项目投资的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

1

上海垃圾分类“强力启动”引发跟随效应

《中外管理》:目前来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在全国最为轰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让上海市民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怎么看上海垃圾分类试点的整体价值?上海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

马睿:推广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群众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国外的经验看,日本就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才形成今天井然有序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否认上海垃圾分类“强力启动”的意义——它让上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普及了垃圾分类的常识和知识,首次实践了垃圾分类的行为。随后,“上海做法”在全国引发跟随效应。

此次上海试点的一大特点是,在执行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在上海推动首轮垃圾分类的90个街道共计几千个小区中,有“定时定点”投放,也有一天24小时内均可投放。上海出动了大量志愿者充当垃圾分类督导员,每个投放点配备两名,分两个时间段轮流在分类垃圾桶前值守,监督居民是否执行了垃圾分类,同时及时纠正错误的分类方法。只是,并不是所有试点小区都做到了规范分类。督导严格的小区,掀开垃圾桶会发现干湿垃圾排布分明;督导不严格的小区,干湿垃圾依然有混投现象,气味难闻。

因此,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去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习惯。

从2020年开始,垃圾分类将更加系统地在46个重点城市稳步推进。我们对此是非常乐观的,毕竟垃圾分类是国家下决心要做好的一件大事,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注环保,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只是,这注定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推广、执行不可急于求成。

2

“地埋式垃圾桶”破解厨余回收异味问题

《中外管理》:垃圾分类试点尽管总体上很成功,但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有居民反映这种分类方式过于粗暴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针对这些难题,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马睿:我们在上海调研时也发现,居民对对垃圾分类中的湿垃圾处理抱怨相对较大。因为扔湿垃圾时,必须先从塑料袋中取出,扔进湿垃圾桶,再把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他们反映这种分类方式既不卫生,也不人性化。此轮垃圾分类的重点,在于干湿垃圾应该怎么分类回收,而不在于后端的资源化。但是,整个垃圾回收链条中厨余该怎么收,固废回收行业其实也一直在寻找好的解决方案。

垃圾分类的各地实践中,广州一直走在前列。作为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2020年底前,广州中心7个城区小区将逐步实现撤出楼道垃圾桶。为破解垃圾收运有异味、垃圾收运二次污染等难题,黄埔区萝岗街即将率先启用的“地埋式分类垃圾桶”,就是专门针对厨余这种有异味垃圾的一种相对合理的收运办法。

与传统定时集中收运垃圾方式不同,“地埋式垃圾桶”的垃圾收运方式相对灵活。每个桶内投满后,收运车会将垃圾桶吊装压缩运走,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人工搬运,这就直接降低了环卫工人垃圾收集的劳动强度,收运效率也会更高。

今后投身垃圾产业的企业,如果能引进“地埋式垃圾桶”这种封闭式、模块化设备,那么餐厨垃圾分类中的用户体验也会提升很多。峰瑞资本投资的奥北环保,就在尝试用类似模式回收处理居民小区的厨余垃圾,但目前产品还未投入市场。

3

垃圾分类扰动传统环卫市场,带来万亿级机会

《中外管理》:垃圾分类由“鼓励”转向“强制”,必将推动固废产业链的变革与发展,同时对前端制造、中端收运、后端处置企业都会产生积极但影响,那么,资本是怎么评价垃圾分类市场的整体价值的?

马睿:垃圾分类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已经形成很大的声量和关注度。我们认为,垃圾分类整体市场非常可期,它必将扰动整个环卫和环保市场,产生万亿级的市场机会。前期把干湿垃圾分离做好,未来就有可能把可再生资源再分离出来。

总体来说,生活垃圾回收总量非常可观。从垃圾分类本身来讲,资本最大的判断逻辑是:全国每年产生的1.86亿吨到2亿吨生活垃圾中,有6000万吨是可回收的。而如今的处理处置方式却主要是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理。

垃圾产生量,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产生1.2公斤的生活垃圾来测算,中国人口众多,所以全国生活垃圾的总量将是非常可观的。不仅如此,前端垃圾产生量在逐年增加,后端焚烧和填满能力也已经基本饱和。

而整个链条的可变量部分,在于“6000吨可回收垃圾”。这部分本来是由废品回收人员来做的,这个体系的总人数大约有1500万人,但并不在国家控制范围之内。万一他们哪天不做回收了,每天产生的可回收垃圾不能被及时回收处理,而是直接进入填埋环节或焚烧环节,那整个垃圾回收链条将极有可能爆仓。

这也是国家推动“两网融合”的用意所在,所谓“两网融合”,就是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相融合,就是实现生活源再生资源与其他类别生活垃圾的统一分类交投、分类收运和资源循环利用,最终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实效。

4

企业布局前端To C增量市场,会更有机会

《中外管理》:在生活垃圾处置产业链中,产业界普遍认为“中端垃圾清运处置服务和后端垃圾回收再利用两个环节,相对前端分类回收服务更有商业价值,对此您是怎样看的?企业应该怎么构筑壁垒?

马睿:原来废品回收产业有自己成熟的产业链,它是一个存量市场。也就是说,垃圾分类政策出台前,后端废品回收行业就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比如:最常见的打包站。而现在面向C端的垃圾分类才刚刚开始,产业格局还没有确定下来,对创业公司来说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所以我们认为To C的生意要比To B的生意好,毕竟在生活垃圾处置产业链中,后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整个产业链现在最缺少的还是前端业务。毕竟以前居民是没有垃圾分类习惯的,这是一个增量市场。

更重要的,垃圾分类是环保领域罕见的可以“三遍收钱”的业务:首先,政府要推动垃圾分类,必然会给企业下拨财政资金,因为政府需要一套针对社区垃圾分类的解决方案;其次,垃圾收上来后,企业也是可以卖钱产生经济效益的。最后,当创业团队掌握了一定规模的C端用户流量,又可以去找“BAT”们变现。所以说面向C端市场的垃圾分类项目,尽管比较难做,但发展前景却远远比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等这些传统环保项目要好得多。

但“前端的意义”不是说要企业要去“代收垃圾”,我们并不看好前端“网约代收垃圾”服务。因为“代收垃圾”这件事本身逻辑就错了。国家提倡的是让居民自己垃圾分类。企业做前端,也是要教育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把分好的垃圾交给企业去处理。这是前端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垃圾分类生意的核心壁垒所在。

我们判断,垃圾分类和前端的垃圾减量一定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而这个新机会也一定要由新的创业团队来做,而不是原来那种纯粹做废品回收、开打包站的原始业态来做。具体而言,资本会更加青睐在价值和增长两方面,均有实力的创业队伍;看好那些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自己做好垃圾分类,并在不烧钱的情况下,通过品牌、运营、新技术,实现快速增长的公司。

当然,这些条件全部具备的创业团队在市场上还并不多见,我们也不是很着急。毕竟强制垃圾分类以来,与之相关的公司,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几千家,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项目涌现出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