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京东们为什么要一心走向"黑科技"?

今年618,京东们为什么要一心走向"黑科技"?
2018年06月20日 10:10 美美和云云

作者:生菜

618还叫618,可B和J却不再是原来的那只猫和那条狗。

当618购物节走到第15个年头,它已经成为媲美双11的电商平台运营能力阅兵式。

然而今年的厮杀却少了些血腥味,这当然不是什么握手言和,血雨腥风前的江湖总是短暂的宁静。

因为,一场新的赛道争夺战已经开启:阿里的新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正在暗中“跑马圈地”。

这背后正是电商线上红利殆尽,线下市场成为争夺焦点。

而海量线下场景的线上化运营,需要的正是黑科技。

所以,今年的618成了黑科技的展现平台,而产业巨头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印证着这样一场电商大变局的开始:

电商起家的亚马逊正在转变为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巨头;

中国的阿里也正在亦步亦趋;

而618中最大的一笔下单:Google向京东投资5.5亿美元,则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趋势:

电商与科技企业必将逐步结合,跨界综合体才能赢得这场线下的大战。

谁让生鲜超市站上电商风口?

在京东的战况室内,大屏幕上除了传统的省份实时零售数据,京东的线下生鲜零售门店7FRESH占据了一整块显示屏,在实时追踪亦庄大族广场店的营业情况,包括客流实时热力图、最受欢迎生鲜、当日客流量曲线,甚至还有门店顾客画像。

6月17日,笔者就实地探访了这家生鲜超市。提升外卖效率的「悬挂链」并没有作为爆点,毕竟线下超市都已经推出了送货服务。

真正的“黑科技”在于对无人零售的探索。

店里为部分水果配备了「魔镜」系统,可自动扫描感应,将水果的原产地、甜度、溯源等信息展示在镜面上。

智能购物车,只要你带上手环,它就将自动跟随左右,帮助寻找商品,甚至可实现自动结算。

这不禁让人想起此前亚马逊力推的无人超市概念。2016年12月,亚马逊宣布推出革命性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并于今年1月2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即拿即走,免排队”的超前购物体验的背后,是运用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等都是当下最为热门前沿的技术。

为何电商巨头选择相似?因为以生鲜为代表的食品快消费品最考验电商的综合服务能力,新鲜、安全、丰富,每个都可能成为致命短板。

更重要的是,电商红利正在快速消失,在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海量的线下市场亟待线上化。

数据显示,全球食品杂货零售总额为5.9万亿美元,2017年食品和饮料的在线销售仅占其总销售额的1.5%。

这解释了为什么亚马逊在遭遇物流挑战、顾客获取缓慢等问题的情况下,依然一直坚持做它的Fresh生鲜杂货服务。如果攻下了这个堡垒,其他零售商品只需导入平台即可。

对于京东而言,7FRESH就是刘强东「无界零售」最好的一个样板间,它展示了京东的供应链、物流、研发、用户等各个模块,如何在一个空间中互相协同运转。

7FRESH开业前一天,已经在北京拥有5家门店的盒马鲜生1月3日宣布,将北京的开店计划从25家扩张至30家,全面开战的火药味十足。

618靠什么拥抱“无人时代”

事实上,全面拥抱科技,已经成为今年618购物节的主题。

“无人时代”正是各方加码的重头戏。

或许用不了多久,你的快递将全程无人运送:包裹们在无人仓库由无人分拣机打包出发,通过无人驾驶的重卡和无人飞机运输到分拨中心,然后由无人配送车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来到你的家门前,还可有无人机器代收包裹……

5月29日,在京东今年的618启动大会上,并没有像往年一样连篇累牍宣传价格优惠,而是用“技术”贯穿全场,宣扬“零售科技”,用科技赋能整个环节。

活动现场,无人重卡、自动驾驶大飞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无人化创新产品纷纷亮相。6月18日,去年在人民大学校园行走的京东配送机器人首次走上街头,在送货过程中,它可以自主停靠配送点,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往来车辆行人,准确识别红绿灯信号,相当于配送界的无人驾驶。

阿里也毫不示弱,5月31日召开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其推出的菜鸟无人车和菜鸟小盒,就被视为颠覆式的物流“黑科技”。

菜鸟小盒是一款可以手机一键打开、容量自由伸缩、自带摄像头的智能硬件,安装在家门口就能够自己收取包裹。菜鸟无人车接入了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可实现无人驾驶、自主配送。

正如电商革了传统零售商的命,无人零售是有可能成为颠覆电商的新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说过,无人售货机是新零售下一个风口,并将其形容为iphone+APP的大爆炸。无人零售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租赁成本,让零售商直接面对客户,摆脱了对电商平台的依赖,来到新的起跑线。如今,这条跑道上已经挤满了电商、创业者、传统零售商。

只不过,最终能够在风口站稳的,只可能是亚马逊、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与科技的综合巨无霸。

因为,无人零售不只是“没有人的零售店”,而是集合物流、大数据、金融支付、AI技术等于一身的科技创新综合体,创新的基因和雄厚的资本决定了其他人只是玩票的角色。

电商巨头都是科技控

如果我们再将视野放宽广一些,就会发现,我们以为的电商巨头,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科技企业。

亚马逊到底有多强?一个数据就足以说明。

统计机构Factset最近发布了去年科技企业的研发数据,其中排在第一的不是苹果、微软、谷歌,而是亚马逊。

2017年,亚马逊的研发开支在美国企业中位居首位,包括技术和内容开支在内,总费用达到226亿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居第二,研发开支为166亿美元,更是将英特尔(131亿美元)、微软(123亿美元)和苹果(116亿美元)远远摔在身后。

用科技巨头来形容阿里也不过分。

成立达摩院,投资1000亿进行基础研发和颠覆式创新研究;宣布自主研发AI芯片、全资收购中天微系统公司,布局中国“芯”;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从去年开始,阿里频频在科技前沿出手,投资领域也是无所不包。

虽然体量上与亚马逊、阿里还有差距,但并不影响京东的科技野心。在刘强东眼里,京东的未来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6月18日,有一条消息的发布,有可能比下单金额让阿里惊慌,它影响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的竞争优势。

京东和Google宣布,Google将以5.5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双方将结成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合京东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谷歌的技术优势,双方将携手探索打造下一代零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马云悟出的道理,刘强东、贝索斯又何尝不懂。在资本、人力驱动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下,创新创新再创新无疑是最大的驱动力。

物流技术的创新实现了购物的极速体验,人工智能的运用能随时随地掌握客户的需求,区块链与数据的结合让消费更加安全放心。

科技与电商的结合正在创造着一个远大于线上市场的新天地。

下一次电商的增长爆发点在哪里?

如果你看不清,没关系,请紧紧跟随最新的“黑科技”!

(图片源自网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