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开水烫蜗牛
文章背景:本人80后,DIYer小有所学计算机爱好者一枚,多年独自线下耕耘在计算机相关领域,软硬件都有所接触,也喜爱玩游戏,哈哈哈……可惜人到中年以后,工作生活家庭各种琐事所累,人也渐渐没有了太多闲余时间。当然了,偶还是那个少年,哈哈哈……
ITX机箱这些年一直在DIYer中都是比较火的,无奈本up主赚钱没本事,生活靠搬砖,囊中羞涩跟不上各种高端贵族的脚步,几年前跟风选了个很有性价比的撒哈拉空气盒子作为itx机箱。机箱体积算起来8L左右,当时觉得相比标准机箱真是小太多了,确实喜欢。当然,用了几年撒哈拉空气盒子后发现了它的一些缺点:
1、机箱用的是ATX大电源,虽然大电源的风扇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ITX机箱紧张的空间散热效率,但是实在太占体积,而且压制了主板上CPU散热器的高度。之后我买了个1U小电源,但是无奈这个机箱当年估计压根就没怎么考虑1U电源,只有一个螺丝孔位可以对上,意味着只能靠一个孔来固定……
2、8L的机箱其实内部还是有空间可以压缩的,机箱前面的风扇位,ATX电源的不合理占位,底部的3.5寸硬盘位等等,up主自己用的TA 370X itx小板,cpu是 2400G 核显,加上1U电源和NVme硬盘以后里面空间真实大大的有,所有看着空荡荡的机箱内部总觉得心痒痒……
3、之前K39确实火了好一阵,当时也差点就多收下单了的,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其实还是囊中羞涩~).这次看到K39出改良版了,索性9月初预售时候就下了一单,今天货一到我就开始开箱验货了,哈哈哈~~~

东西到了之后当然是和原来的空气盒子比较一下啦~~仔细一看确实高度和厚度都要小很多,空气盒子体积8L左右,K39 体积4L左右,不过实际看起来不像体积相差一倍就是了。

原来的空气盒子先来点特写吧~大热天的夏天,我都是把侧板拆了直接裸奔的~~,CPU AMD2400G不超频原装散热完全够了,至于把原装散热高度降下来的秘诀,那就是最上面的一圈盖是可以拆的……



两个机箱的对比特写。

两个机箱侧面特写,可以看到K39确实小很多。

下面要上场的是我的DIY神器,用了多年确实好用趁手,必须多给几个特写才行,哈哈哈~~~


之后K39拆侧板了,可以看到里面还是挺空的,线束也确实少,一个USB3线束,一个开机键线束,一共就两条。


机箱的设计确实看得出是很用心的,虽然说材质不能说上乘,但是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结合前面版本的总结提升,可以知道是经验老手设计的这个机箱。上下都有防尘网,用双面胶固定的,但是侧面的侧板没有,只有散热孔道。
之后再来看看up主以前的空气盒子,内部情况高清观赏,可以看到中间很空,后面的ATX电源孔装上1U电源后,还是露出比较大。



17X17cm21 的ITX主板,是映泰的 X370GTN,早期ryzen性价比比较高的ITX主板之一。






这里事后我才发现机箱内部的线走错了…… 这里如果这么走的话,1U电源的空间就被占掉了。后面又重新走了一遍线。


这里可以看到1U电源安装上后,走线空间就非常局促了。


这里提醒一下,我的1U电源是90度直角模组化的,由于主板支架在机箱中间位置,所以这种90度垂直的电源可能线束会被卡住,大家可以看电源尾部的特写,幸好我是软线,弯折度能够比较大。





以下就是装好后的美照了,内部走线空间确实很局促,所以我直接压在主板上部有线的空间里了,2400G的原装散热是下吹式,跑默频应该难度不大。




剩下的空气盒子被拆空以后,还是拍了几张。3.5寸的硬盘由于K39放不进,所以还没拆,之前那个1T NVme应该够用了吧……



最后是上机图,呵呵。下面是先马米立方机箱,只支持MATX主板,可以看到体积相差很大啊~

里面的金士顿掠夺者内存条在发光~~


最终我两面都上了铝板,因为我不是光线控,呵呵。

全文大概就到这里了,这次K39的 迁移装机也算了了自己 之前对K39的心愿,确实很小,我也没装显卡,为以后留下了一点升级空间,其实纯核显方案的话估计deskmini 是最好的,但是价格不美好啊~~~
最后,感谢各位观看。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