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系列半月长测: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钉子户”

iPhone 15系列半月长测:极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钉子户”
2023年10月09日 17:09 机智猫

今年的iPhone 15 Pro系列更新幅度较大,5倍长焦、钛合金边框、新的操作按钮等各种特性加持之下,抢去了不少风头,无论是媒体还是消费者,大多将注意力放在Pro系列上。我们此前短暂进行了iPhone 15全系机型首发体验之后,也觉得iPhone15的升级幅度和Pro系列相比,的确不够惊艳。

但是iPhone数字系列一直都是销量榜单上的常客,购买它们的消费者其实还是大多数。如今,iPhone 15系列已经正式上市了半个月,相信大家对它们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我在体验两款机型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个问题:为什么很多选择数字系列的消费者都没有冲首发?

我想,这类用户应该大多都是不会年年换机的老果粉,或者是想要进入iOS阵营的安卓党。他们的预算并不那么随心所欲,每一分钱都想要花在刀刃上,看重的不一定是最新,而是实用。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iPhone 15系列到底值不值得升级。

外围体验首次看齐Pro

上手iPhone 15系列,一眼可见的变化就是正面的灵动岛。这个设计在去年的iPhone 14 Pro上就已经登场,但是想要体验,就得多花2000块钱,如今苹果将它下放到数字系列,也算是加量不加价了。

灵动岛的体验相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经过一年的发展,如今第三方应用也适配了很多,常用的外卖、导航、音乐基本都登岛了。

就我过去一年的使用体验来看,这种常驻的信息提示会比短暂弹出的通知推送要方便很多,因为这个区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实时更新,比如刚点了外卖就会在这里显示小哥的送餐情况,导航时则显示主要的路口信息,打车也能看到车牌号以及预计到达时间,同时还能够实时互动,无论是查看还是操作都会更高效。

这些功能在iPhone 15上没有任何阉割,小区域的推送,即使没有高刷,体验也几乎和Pro版保持一致,不敢说旦用难回,但也算是一个实用向升级。

外观方面还有一点可以说一下,背部玻璃从光面玻璃替换为磨砂质感,无论是观感还是手感都更高级了,表面光滑细腻,上手就很舒服。侧面仍然是直角边框,乍一看没什么区别,细看可以发现边框做了弧度处理,比前代更为柔和,即使是尺寸较大的iPhone 15 Plus,握在手上也不会有硌手感。

左为iPhone 15,右为iPhone 14

第三点直观变化就是USB-C接口,少带一根线什么的就不多说了,在日常使用中,充电和传数据的确会更方便。近段时间网上也传出“华为充电器不能给iPhone充电”的言论,据我实测,部分的华为充电器的确充不了(比如华为全能充电器Max 88W),这是因为iPhone使用的是PD协议,该充电器的A-to-C接口,只支持SuperCharge和QC等协议,如果使用C to C接口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PD协议是通用充电协议,市面上多数充电器都是支持的,家里此前的其他充电头、数据线几乎都能用,无需额外购买,只要是大于20W的充电器,就可以直接使用PD快充,还是挺方便的。

和这点相比,我更喜欢iPhone 15的反向充电功能。比如AirPods、AppleWatch等设备都能用手机充电,实测充电功率能达到4.5W左右,对于这种小电池设备,临时救急还是没问题。

不仅如此,iPhone 15还能给USB小风扇等小型电器供电,或者直连U盘、键盘鼠标,让iPhone变成一个小型工作站,甚至可以用数据线连接两部iPhone(电量较多的为输出方),用自己的电量为别人“续命”。

从这几个角度,iPhone 15的外围配置已经向Pro系列看齐了。

系统保活能力明显提升

和往年一样,每年的芯片就是个“例行升级”,iPhone 15系列的A16仿生芯片和上代Pro系列保持一致,这颗处理器经过了一年的市场验证,发挥足够稳定,两款机型的跑分成绩几乎一致,这也是目前iOS阵营仅次于iPhone 15 Pro的水平,性能大可以放心。

iPhone15跑分成绩

iPhone15 Plus跑分成绩

由于Perfdog目前暂时还未适配iOS 17系统,暂时只能给大家说一下游戏试玩体验。在长时间《原神》之后,会感觉到机身有热量积累,实测背部温度最高为44℃,还算可以接受。由于A16的性能上限较高,即使是机身温度升高了,也不会因此造成卡顿,只是偶尔降一下亮度。

对于老款iPhone用户,相信大家对于杀进程问题还是比较在意的。iPhone 15系列的运行内存为6GB,放在安卓阵营可能不算什么,但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是iPhone 14以前的机型,那么换到iPhone 15,就会有很明显的感知,举个例子,此前我玩原神的时候,切换到米游社领一个礼包兑换码,再回来很有可能会重新载入。

这个问题在iPhone 15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即使是在玩原神的时候切出去回个消息、刷个微博,再回来仍然可以继续游戏,后台保活能力提升明显。当然也有不少小伙伴不玩大型游戏,据我实测,打开了十款左右常见的购物、视频、社交等应用,在它们之间反复切换,都可以做到无缝衔接,不会出现加载界面。

当然,如果是原神等大型应用+拍摄等场景,杀后台的情况还是会存在,常规应用保活也只能做到十款左右,这个成绩肯定比不过安卓阵营那些主打性能的机型,好在日常使用也基本够用了,省去了很多加载时间。

越来越专业的“傻瓜”相机

影像方面,这次的数字系列也终于换掉了使用多年的1200万像素主摄,升级到iPhone 14 Pro系列同款的4800万像素。实测下来,iPhone 15系列两款机型的影像水平保持一致,要说区别,也就是iPhone 15的小机身更为轻便,长时间拍照不会手酸。

比如这张照片,就是使用iPhone 15 Plus的4800万像素模式拍摄的样张,初看没什么特点,但是,这只是从完整样张中截取的一小部分:

使用4800万像素模式拍摄,样张的解析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即使裁切出样张的一部分,也能保证足够的清晰度,很适合用来拍摄风光照片。如此一来,在拍摄时就不需要那么多顾虑,随手按下快门,后期再随意裁切出更有韵味的画幅,出片率会更高一些。

和iPhone 14 Pro系列的4800万像素相比,前代只能使用ProRAW格式才能进行拍摄,好处是保留了完整的拍摄信息,提供了充裕的后期空间,但这也导致照片体积高达80MB左右,如果不是专业的影像创作者,可能试几次之后就不会再用这个模式了。

而在iPhone 15中,则是提供了一个HEIF MAX模式,能直接输出4800万像素照片,感知最明显的就是成像速度,按下快门就可以立刻得到照片,几乎不会有转圈等待的时间,成片率较高。在这种模式下拍摄的成片体积也只有6MB左右,大大提升了可用性,长期使用也不会担心存储空间不够用。

当然,日常可能不一定需要高像素样张,就可以在拍摄时关掉HEIF MAX模式,这个2400万像素也是有学问的。在按下快门键的同时,系统会自动拍摄两张照片,通过光像引擎从中4800万像素样张中挑选出像素最佳的部分,同时用另一张主要捕捉光线的样张进行图像融合,输出最终照片。

如此一来,照片既能保留高像素的细节,此前锐化过度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成片具有足够的清晰度,也能保持清爽的画面效果。

同时,iPhone 15还替换了光学镀膜,在夜间拍摄时,高光处的炫光问题得到改善,只是正对光源出现的鬼影问题仍然存在,拍摄时需要注意规避一下。

在iPhone 15上,人像模式也得到升级。在拍摄时只要识别到人物、动物或者静物,都会自动获取景深信息(取景框会出现f标志),就算忘记打开人像模式拍摄,后期也能在相册中对这张照片进行编辑,调节对焦点以及光圈。

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功能的,拍摄时自由度更高,不会错过精彩瞬间,特别是拍摄人像和动物的时候,那一瞬间往往是很难捕捉到的,等切完模式,完美的一瞬早就过去了。

综合来看,iPhone 15系列和那些主打影像能力的安卓旗舰相比,成像效果互有优劣,但它只是一款标准版机型,喜欢拍照的用户还有Pro系列的两款机型呢(明天我们将为大家送上详尽的拍照测试内容)。

iPhone的拍摄体验一直以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它做到了无门槛,比如高像素及夜景模式,以及新的人像模式等,都尽可能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操作几乎可以说是“傻瓜化”,只需要按下快门,iPhone就会记录下各种信息,再通过A16仿生芯片的强大算力瞬间完成分析和处理,但输出的照片质量完全在线,用户不用过多介入,即可得到高质量的照片。

原来“80%充电上限”是为Plus准备的

聊了这么多两款机型的共性,还是要讲一下它们的差异之处的。屏幕尺寸是一方面,大屏的优势就是影音体验更佳,小屏则会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不过这点也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去线下门店上手体验后再做决定。

我还是比较喜欢Plus这样的大屏手机,平时看视频玩游戏会更舒适,再加上我的手比较大,iPhone15虽然小巧轻便,手感满分,但横屏使用时仍然有一种“抓握”的感觉,特别是玩游戏时键位会稍显拥挤,需要时间去适应。

两者的另一个差异就是续航。同样在WiFi场景下,开启中等亮度/音量,用最高画质玩原神一小时和观看一小时腾讯视频,iPhone 15的耗电量分别为19%和7%,而iPhone 15 Plus的则为17%和5%。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也不会长时间运行同一款应用,综合来看,iPhone 15 Plus的续航比iPhone 15要强20%左右。这段时间我也模拟了正常使用状态,安装了30余款常用应用并开启推送,晚上10点左右充满之后正常使用,保证每天屏幕使用时间在6小时左右,期间会进行大量拍摄及游戏测试。

一般情况下,到第二天晚上8点左右,iPhone 15的剩余电量约为20%,15 Plus则会剩下30%~40%,这是一个比较让人安心的电量。只要不是全程游戏或者录制视频等高强度状态,这两款手机的续航都足以支撑一整天的使用。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iOS 17系统中提供了一个仅充电到80%的功能,可有效缓解电池老化(不会真的有人给iPhone设置80%充电上限吧?)。电量上限更高的iPhone15 Plus,让电池长时间保持峰值的80%,仍然能保证一整天正常使用,算是最大的受益者了,至于iPhone 15是否使用这个功能,还需要根据你的日常使用情况酌情考虑。

体验最完善的一代数字系列

综合来看,在iPhone 15系列上,4800万像素镜头、灵动岛、A16仿生芯片都沿用上代Pro系列机型的配置和功能,和iPhone 14 Pro相比,主要的区别就是高刷和长焦了。目前在第三方平台,iPhone 14 Pro的价格为7600元左右,和iPhone15相比差价约为1600元。

但是iPhone 15已经在部分平台开始小幅降价,双十一期间可能还有更大的优惠,进一步拉开价格差距,如果不是那么看重高刷和长焦,完全可以就买数字系列。只需要花标准版的价格,在主要体验上就已经很接近上代Pro机型了,同时它还是一部最新款的iPhone,何乐而不为?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如果比较看重预算,喜欢iPhone 15 Plus的用户可以先等等,毕竟两款机型的官方售价差了一千元。按照去年的节奏,这两款机型的差价应该在双十一期间就会进一步缩小,到时候如果只有五六百的差价,屏幕更大、续航更长的Plus就会更加划算。

回顾近几年iPhone的进化,特别是数字系列,的确不够惊艳,但今年的iPhone 15系列,有着USB-C、灵动岛、4800万像素镜头等一系列称得上刚需的重要升级,让它的体验又更加完善,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按照苹果的产品更新节奏,这几项配置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代都保持不变,所以,在价格稳定之后,iPhone 15系列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钉子户”机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