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大模型提太复杂需求
作者/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 郝俊慧 孙妍
科技革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席卷而来。
回首2024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卫星星座、生物医药……诸多科技的螺旋上升,让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被逐渐满足,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也正在被重塑。
如今,2025年科技发展的脉络初现端倪,一系列令人期待的成果有望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变革。
本期《IT时报》邀请九位学界和产业界大咖,以专业的视角和前瞻性的眼光,共话2025科技新趋势。
九九归一,所有科技曙光都指向同一个未来:碳基和硅基共存的世界。
对话者 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国生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演进,2025 年被视为智能体落地元年。让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智能体,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智能体,成为AI最具有想象力的商业前景。
然而,对身在其中的局中人而言,智能体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前行之路布满荆棘,基模稳定性不足、算力资源受限等问题都严重束缚着智能体的进一步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突围路在何方?
《IT时报》:您认为目前智能体应用处于哪个阶段?
杨国生:根据我们的理解和与客户沟通之后的分析,我们认为,智能体应用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具体来说,是业务场景的探索和技术验证阶段。
大模型提供了一种通用能力,这种能力在社会化的知识推理方面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当落地到企业的垂直产品领域时,精准度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介入,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级应用的效果。
此外,许多业务场景的实现形式并不是简单的问答模式,而是以更复杂的业务逻辑和场景化需求呈现。所以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的重点在于:一是探索市场中的业务产品场景,二是验证技术与工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IT时报》:目前,智能体应用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国生:全球最为先进的大模型,比如 GPT,已经展现了非常强的通用推理能力,尤其在基础知识应用、数学运算和代码生成等方面表现很突出。但如果把它运用到垂直领域里,它的稳定性并不令人满意。
举个例子,当推理某个结果时,今天的表现可能令人满意,但明天就会出现波动,甚至效果下降。我们认为,最先遇到的瓶颈是大模型的通用性与垂直精度之间的矛盾,而且还会出现如“幻觉”等问题。
另一个关键瓶颈是算力资源的限制。在企业级应用场景中,大规模参数的大模型没办法直接部署,主要受限于算力成本。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许多客户没法投入大量预算购买算力卡,算力的不足成为企业级大模型应用的基础性制约因素。
在这种条件下,为了实现技术落地,我们必须采取更务实的策略。比如,将业务需求场景切割得更加精细化,避免对大模型提出过于复杂的需求。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弥补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应用中的不足。
《IT时报》:您认为,2025年智能体应用将会有怎样的突破?
杨国生: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我认为2025年将是智能体应用的初步启动元年。在这一年,我们会更加注重行业案例的积累,优化智能体构建平台,补足大模型的不足之处。到2026年,智能体应用可能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我们也有一个三年规划,到2027年,泛微全国一线的销售和技术团队都能熟练掌握智能体的搭建和推广工作,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智化服务。
《IT时报》:2025年,哪些行业最有可能先迎来智能体的全面普及?
杨国生:我个人觉得金融行业会是最先迎来智能体全面普及的领域之一。金融行业本身已经是高度数字化的,且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庞大,传统人工处理已经无法应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尤其在金融领域,智能化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例如,通过智能体,金融行业可以更快速地为潜在客户生成画像,分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比如基金等。
金融行业不仅对智能体的需求强烈,而且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数据支持,因此,最有可能首先实现智能体全面普及。
《IT时报》:您觉得智能体会实现全民普及吗?
杨国生:我个人认为,面向个人市场的“AI小助手”普及要具备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是规模效应,第二是更多从娱乐和趣味性入手,而不像企业级应用那样对精准度有极高要求。
比如现在人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创作者,这些内容的核心在于“趣味性”,而不是追求电影或电视剧般的内容逻辑和情节深度。同样,“AI小助手”面向大众用户时,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供有趣、易用的体验,而非精准严谨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AI小助手”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如何满足普罗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不是取代企业级应用中的专业工具。
《IT时报》:您觉得未来智能体还有哪些潜力?
杨国生:我们认为,未来智能体将渗透到几乎每个软件,做每个功能的支撑。比如市场营销领域的市场调研、舆情监测、招标采集、广告投放等,合同管理领域的合同预审、流转审批、验真、归档、监控等,采购管理领域的比质比价、电子寻源等,未来可能直接由智能体来支撑,不需要我们手动去编写和调试代码。虽然,现在有的场景还做不到,但随着智能体应用的行业更加细分,各行各业都有了智能体应用,将会逐渐覆盖各个环节,最终实现全场景的智能化应用。
未来,作为使用者,我们甚至可能察觉不到智能体的存在,它将无缝地融入日常工作中,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实际工具。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采访对象 通义万相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