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思聪诅咒的行业逆风翻盘了:暴利达60%、行业第一股即将诞生

被王思聪诅咒的行业逆风翻盘了:暴利达60%、行业第一股即将诞生
2021年02月25日 21:51 投资家网站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刘晓月

又一家明星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近日,有媒体报道,软银参投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怪兽充电计划在美国进行IPO,目前正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目标或定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募资3亿美元。据欧睿国际发布的《共享充电行业发展报告》,怪兽充电已拥有超过2亿用户,2019年以36.4%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

这个级别的用户,由此可见共享充电宝的钱景了!要知道,三年前,当年刚入局直播的王思聪却立下了“若是能成则吃翔”的FLAG,但后来这个行业却是一路逆袭,狠狠打了前国民老公的脸。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交易规模已由2017年的9.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9.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保持50%-80%的高速增长趋势。从用户规模来看,据艾瑞咨询预计,2019年这一市场用户规模达到2.5亿左右。要知道,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可有为16.0亿户,由此可见其巨大的转化潜力。

行业整体向上,玩家们自然也是个个活跃非常。去年4月,美团强势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杀回这一领域;7月,小电接受上市辅导,计划在创业板上市。

众多玩家的背后,资本的助推功不可没。以小电科技为例,腾讯持有其9.66%股权,为最大机构股东。同行怪兽充电投资方包括小米、高盛、高瓴资本;街电科技投资方包括聚美优品、IDG资本;来电科技投资方则包括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红点创投等。

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王思聪的直播早已凉凉,其他公司也纷纷败落;而共享充电宝却成为了创业的热点、资本的热土,无数网友都在纷纷喊话,思聪啥时候能履行自己的诺言?

共享充电宝如何逆袭?

想当年,共享充电宝刚刚诞生的时候,确实是一项“人嫌狗不爱”的生意。投资人觉得这又不是刚需,充电宝每个人都有,我为什么还要投共享呢?”,而且也嫌弃共享充电宝项目重资产。甚至,蓝湖资本合伙人殷明撰文表示,共享充电宝获得现象级投资,是因为中国TMT风险投资遇到历史上最焦虑的一段时光。

过去你看我不起,如今我让你爱答不理!后来,随着共享充电宝站在风口之上,曾经对创业者拒之门外的投资者们,开始排着队追着投资,来电创始人袁炳松说过,那时投资人还半夜护送他回家,以防他再去见别的机构。

那么,这个行业是如何翻身,反败为胜的呢?

首先,共享充电宝是个高频、刚需的行业,随着网民数量日益增多、使用时长持续增多,尤其是视频、游戏、地图等高耗电应用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多,人们对于随时随地能够充电的需求日益旺盛。但需求与供给之间仍存在不小缺口,毕竟人们不是谁都愿意随时兜里要装个充电宝的。

这一点从数据上可以看的很直观,2017年Q4至2019年Q4,手机用户的人均月度使用时长从73.8小时增至87.3小时。而同期,主流机型在5小时重度使用后的平均剩余电量仅为33%,平均充满电的时间达82.7分钟。

其次,共享充电宝其实是个盈利模式相对清晰,甚至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共享充电宝所产生的主要是固定成本,包括机柜、充电宝的采购费、电费和BD工资等,再就是给商户的入场费或者是分成。

这也就是说,共享充电宝只需要跨过早期投入阶段,剩下的就是消耗固定成本(柜机采购费、充电宝折旧),在店面客流又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单个充电机柜的盈利能力会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做了一个测算,以8口充电盒子为例,单店单柜月流水2000元为标准,充电宝总成本560元,按照使用寿命直线摊销,每月折旧约90元,扣除50%分润,每月单店单柜毛利润就有900元。

当然,再扣除采购充电柜机的一次性成本,以及签约大商户的入场费和日常维护的人工成本,单店单柜在3个月内就能回本!

第三,是精细化的运营。其实共享充电宝企业与商家是互惠共赢的关系,商家为企业们提供使用场景,而企业也能为商家提高服务价值,从而增强双方的用户粘性。

各大企业正在聚焦精细化的场景运营,通过与连锁酒店、连锁餐厅建立排他性合作,或是通过营销推广、免押服务等链接广告主、支付平台及金融机构等,激活更多的流量,提升双方的品牌价值。

在经过前期投入、精细化运营之后,充电宝企业的盈利能力开始体现。以街电为例,在经历了2017年巨亏1.3亿的惨痛之后,2018年实现超8亿元营收,营业利润达到3700万元。

暴利可达60%,玩家们的收割新阶段

不过,“生存”只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第一步,“赚钱”,甚至“暴利”才是这个行业的星辰大海。随着用户习惯日渐养成、模式逐渐跑通,各大玩家们已经开启了花式赚钱(收割)之路。

首先,在用户习惯日渐养成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腰板挺得更直了,涨起价来,也更水到渠成了。

一开始,共享充电宝的收费不过1元2元,但现在,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等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小时3-4元,且每日封顶价格也从之前的18元、20元涨到了30元。

据业内人士测算,如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率、单价提升,部分企业的年利润率可能超过 60%!

充电宝产品使用收费仍然是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最核心的商业模式,这部分收入占了九成。如今在使用价格上涨之外,共享充电宝企业们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比如广告位招租、用户回流商户、开发定制化产品、售卖关联产品等。

投资家网记者和某头部企业员工聊过,得知其计划在充电柜机上拓展礼品机业务,包括销售手机IP配件、口红等高毛利高复购类产品;据估算,该增量市场的规模超过2000亿。

一套人马维护,却能同时获取两种收入;而且还能借此获取到更多的用户数据、发掘更多的可能,这个理想着实很丰满!不过,充电宝租赁与礼品销售是否是高关联的场景,用户习惯能否顺利实现打通,还有待现实的商榷。

展望未来:杀死充电宝玩家的,会是谁?

但暴利之下,当前的共享充电宝却存在一个致命的隐忧——各家企业都没能在C端形成使用壁垒,也就是说,消费者使用充电宝,并不是看谁家的品牌响,而是看谁家的好用、方便用。

因此,各家的核心竞争力都集中在点位资源的争夺上,谁能最多地将柜机铺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谁的用户消费频次就能越高。

此前,围绕着优质点位的争夺,恶性竞争事件可谓是此起彼伏。首先是惨烈程度堪比共享单车的“烧钱”战,各家为了抢夺商户,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假如A公司给了某商户60%的让利,B公司就会去谈70%的让利,而A知道了,就会和商户签分润75%的合同。《中国企业家》曾报道,行业最开始的商户入场费是50-80元,竞争加速后就涨到了300元,某些知名场所甚至能到数十万元。

业内最典型的案例是“云充吧”,2018年底,云充吧为入驻一个全国连锁酒吧的200家门店,豪掷2000万元签下了为期三年的独家合同。

当然,随着行业的发展,充电宝玩家们的议价权更加强势,如此大规模的“烧钱”盛况将渐渐平息,充电宝玩家们不会再给商家那么高的分成或者入场费。不过,增量资源之战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既有资源的抢夺仍然在所难免。

据某充电宝企业BD透露,在获得商家许可的前提下,公司会将竞对的产品藏至库房;而由于竞对公司有桌面柜机,还会出现剪充电线、偷换二维码的情况。

一线BD抢市场最激烈时,网上还曾曝光过某头部企业CEO“亲自下场”盗窃对手机柜的视频!

无论如何,共享充电宝企业必须懂得了“和气生财”的道理,更加聚焦于细算自己手里的那笔账才是王道,正如小电联合创始人陈章所言“同样铺100万台设备,每天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或影响力?这是最实际的。”

展望未来,这个行业将存在更多的变数。在培养用户习惯和市场模式的试水期,洗牌加剧、资源向头部玩家聚集的快速发展期,2019年本来进入格局相对稳定的成熟期,“三电一兽”格局已经确立。

根据Trustdata发布的报告,街电科技、来电科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已垄断共享充电宝96.3%的市场份额,其中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各自占比分别为28.6%、27%、25.1%、15.6%。

不过,就在2020年,这个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巨头玩家——美团。显然,这就是大平台惯用的套路——等行业先驱商业逻辑验证后,再利用团队和平台优势重兵杀入。而美团自身不仅拥有与充电宝高度契合的丰富生活场景,还拥有绝对的商家资源优势,这都将增加共享充电宝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

但是这年头,杀死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玩家!充电宝企业们面临的终极对手,还是手机电池玩家!

目前在国产手机大厂的共同努力下,手机充电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从30w、40w、65w到现在的125w…… 一旦该领域出现突破性进步,例如以更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容量,搭配成熟的快充技术,用电焦虑即会得到缓解,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就渐渐不复存在了!

那么,未来共享充电宝玩家们又将上演怎样的龙争虎斗?行业又将发生怎样的风云变幻?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