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求生:伤亡惨重的O2O还有什么新玩法?

夹缝求生:伤亡惨重的O2O还有什么新玩法?
2020年01月14日 22:31 互联网热点分析

文/香羽

近日,有消息称,达达集团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递表,最快于2020年上半年正式挂牌上市,预计募资规模为5亿美元。同一件时间段也有消息称,58到家计划赴美IPO,寻求最多20亿美元的估值,58到家回应称不予置评。

上市似乎成为了不少生活服务O2O企业的最佳选择。

翻开历史,达达集团和58到家均诞生于O2O时代,只不过随着新零售概念的火爆,O2O成为了新零售的组成部分。不少“创业企业”由于背靠大树,存活了下来,但有更多的企业成为了历史,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存活下来的企业仍在探索本地生活O2O边界在哪里。

到家服务仍有红利

据易观报告,2019年上半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线上交易规模达到9159.8亿元,环比2018H2增长6%,行业规模保持稳定。从环比增长率可以预见的是,本地生活O2O市场的增长红利几乎见顶。

同时,中国到家业务市场交易规模达3587.2亿元人民币,在本地生活服务中占比39.2%,占比有所提升。伴随餐饮外卖业务的大幅发展,以及更多新零售品类接入即时配送服务,到家业务对本地生活市场的渗透还将进一步提高。

也就是说,在整体红利见顶的情况下,到家服务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逐渐取代到店服务的主导地位。

2019年上半年的到家业务各细分场景是分散的,提供实物配送场景的用户稳定增长,服务到家场景的用户大幅缩减。其中,提供实物配送的餐饮外卖领域交易规模预计将达3145亿元,同比增长81.4%,占据整个到家业务市场规模的八成以上。

亏损、倒闭仍是常态

尽管58到家是家政服务O2O领域中的独角兽,但其首次公布的财务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

2018年,58到家实现营收9.50亿元人民币(1.38亿美元),同比增长96.2%,毛利为4.98亿元人民币(7262.5千万美元),同比增长62.7%。公司18年净亏损14.23亿元人民币(2.07亿美元),亏损扩大99.8%。

巨额的亏损来源于高成本的支出,58到家的销售费用为11.26亿元,人工成本为5.11亿元。支出短时间内难以减少,扭亏为盈也就遥遥无期。

若非58到家背后有58同城为支撑,仅靠2015年的A轮3亿美元的融资,如此烧钱的结局大概只有倒闭。

58到家有58同城撑腰,其他本地生活O2O企业便没有这样幸运了。

成立于2015年妙生活是一家主打水果的生鲜电商O2O平台,成立初便获得了500万美元的投资,2019年6月获得头条的青睐,拿到2亿元的投资。

没想到过了5个月,妙生活便关闭所有门店,宣布倒闭,倒闭原因被IT桔子标上了“烧钱”二字。

带有“烧钱”标签的还有同为生鲜类电商——果然快,汽车服务的O2O平台——车极客,专攻装修的O2O品牌——柚子装修等等、

诚然,因为烧钱倒在本地生活O2O领域里的企业太多了,如今留下的太多都有背后援手,支撑着其运营资金,等待扭亏为盈的一天。但不可否认的是,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巨头之间的竞争。

服务整合是趋势

去年11月,饿了么口碑发布“新服务”战略,通过打造“本地生活商业操作系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商户提供“数智中台”。简而言之,阿里要将自己各垂直细分的业务联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闭环。

阿里的做法契合了本地生活行业的发展趋势,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新钱商”时代—2020年在线生活服务消费洞察报告》,当前,消费市场围绕到店消费的信息服务已经完成流程闭环;从在线平台的信息搜索、商情阅读与比较、商品与服务预订、在线购买支付、到店体验均已覆盖。

换句话说,2020年的生活服务O2O将不再是垂直服务类的竞争,而是综合性服务的竞争。

在外卖市场中,美团和饿了么是当之无愧的两个王者,但其又不仅仅局限于外卖。

阿里通过饿了么口碑打通本地生活,而美团早就搭建了大部分的本地生活服务。

美团在到店业务中属于领先地位,通过团购业务的带动,美团顺其自然加入了酒店出行、美容美发、亲子教育、婚纱摄影、家居装修等本地生活服务。

在美团和阿里已经开始的竞争中,不难看出,未来的本地生活O2O垂直类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积压,站队仍为不少企业生存之道。

本地生活的竞争已然成为大佬们的战场,夹缝中求生的企业或难另寻出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