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CEO被捕,德系还靠谱吗?

奥迪CEO被捕,德系还靠谱吗?
2018年06月22日 10:03 蚁工厂

2015年9月,美国环保局指控大众汽车公司在大约1100万汽车中安装软件以在排放测试中造假。2个月后,大众旗下奥迪品牌承认以同样手段作弊。

2018年6月13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布伦瑞克对大众公司开出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罚单,这是德国历史上对企业最高的罚款之一。大众集团已表示接受这笔罚款,这场持续了三年之久的尾气排放作弊的调查或迎来最终的“收官阶段”。此前,大众集团在美国支付的和解金累计超过150亿美元。

德国慕尼黑当地时间6月18日检方突击检查,并正式逮捕了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品牌CEO鲁珀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检方认为其阻碍案件的调查取证。此次事件也是大众集团迄今为止,因尾气排放测试作弊丑闻而被捕的最高级别官员。据悉,一共有9名相关人员遭到指控,已有2名前大众集团高管认罪并判刑。受此影响,奥迪、大众股价下跌。

(奥迪CEO史塔德,图源网络)

作为国内最畅销的汽车品牌,大众的知名度几乎家喻户晓,2017年更是创造了平均每10秒售出一辆大众汽车的惊人成绩。6月18日,国内媒体放出爆炸性新闻“奥迪CEO被逮捕”,该事件开始受到关注,舆情高峰出现在6月20日午夜时分。

(发展趋势,来源:识微口碑)

6月21日上午,“奥迪CEO被逮捕”登上了微博热搜,带来了一波讨论热度。

(截图时间6月21日11时许,来源:新浪微博)

微博上,@微天下 @新京报我们视频 @央视财经 等认证媒体均发布了“奥迪CEO被逮捕”相关博文,扩大了此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力较强的博主皆为资讯类博主,媒体博主以财经类为主。

@董朗行 为知名媒体人,也是意见领袖,其发布的一篇博文引发了不少网友参与讨论。这条微博转发了“晓看”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被捕的奥迪CEO,重上电视的鸿茅》,该文作者认为监管部门必须公正公开透明,要维护法治的尊严,让作恶者受到处罚,让破坏规则者付出他们支付不起的代价,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市场环境。

(重点博主,来源:识微口碑)

大众“尾气门”造假,奥迪CEO被捕,让部分“脱节”网友了解到大众和奥迪原来是“一家人”。更多的人关注点在于德国对大众集团严厉的处罚,“这才是法治的样子”,“不得不说国外犯罪成本真高,难怪国外产品比我们大多好”,认为国内应该学习和借鉴;也有一些网友“抖机灵”,“这就是我不买奥迪的原因”,“幸亏我最后选了雅迪没有选奥迪”,言辞虽然比较温和,但也可看出对奥迪的失望。

媒体发布的文章较为关注“奥迪CEO被捕”事件前因后果,披露了更多相关细节。

“腾讯新闻客户端”上发布的《“尾气门”后果严重:奥迪CEO被逮捕,大众认罚超1000亿元》提到,虽然大众在2017年收入几乎呈翻倍增长,但大众已经拨出了约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0亿元),用于支付与排放测试作弊有关的罚款、车辆改装和诉讼费用等。这个金额相当于其2017年税后收入近3倍之多。

“天天快报”上发布的文章《奥迪CEO施泰德被捕!“排放门”还会怎样升级……》认为,按照德国政府机构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大众“排放门”似乎并不会随着施泰德的被捕而结束。这场持续了3年的风暴,依然冲击着大众汽车帝国,未来也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变数。施泰德在被捕后,或许将引出更多背后的内幕,使得大众集团的高管层再一次遭遇“震荡”。

“汽车头条”上发布文章《奥迪CE0施泰德被捕后续,大众尾气作弊丑闻的四大疑团待解》认为,这次遭到逮捕之后,施泰德职业生涯已经断送。在大众集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下,施泰德的逮捕、文德恩遭到起诉是否只是冰山一角?随着大批高管遭到调查,大众人事地震不可避免。对于迪斯和大众而言,彻底清算,重新出发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天天快报”上发布的文章《奥迪CEO因排放丑闻被捕 业内称上汽奥迪丢失“核心支持”》提到,为挽回因“排放门”受损的企业形象,大众在任命新高层的时候,首选与“排放门”无关的新人担任。然而深陷“排放门”泥沼的大众,都很难在短期内全身而退,甚至面临持续升级的丑闻以及更加严峻的局面。

即使大众与奥迪未因此事件出现大量的谴责声,然而,在人们的印象里,那个被奉为全球同类企业楷模的“德国制造”,必然会蒙上一层阴影,德系不再是质量保证的代名词。恐怕有不少人心里都在感慨,“严谨的德国人竟然做出这种事情,真让人大跌眼镜”。而大众和奥迪,也将损失一部分用户的信任。但此事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无法断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巨额罚款、高管被捕,其实是拯救了深陷尾气数据造假丑闻的大众。毕竟许多人认为,严厉的监管和处罚,可以震慑住那些想要从恶的企业,令他们不得不依法办事,在一定程度上替大众乃至“德国制造”挽回了一些公众信任值。

无独有偶,2017年,日本接连爆出铃木汽车燃效数据造假、日产汽车质检丑闻、神户制钢“造假门”等事件,被视为工匠精神代表的“日本制造”从神坛跌落,被网友嘲讽是“躬匠精神”。积累起良好的声誉,可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努力,而摧毁它,只需要一次“不小心”,一次“造假”。神钢也好,大众也罢,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