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浏览器“骗局”:创新不应该是遮羞布

红芯浏览器“骗局”:创新不应该是遮羞布
2018年08月18日 16:13 华商韬略

文/ 华商韬略 张津京

这两天一个名不经传的浏览器火了。红芯浏览器,号称是全自主知识产权内核,安全、私密,服务的客户包括各大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等,高管都在国外名校留学,类似哈佛、斯坦福之类,创业经历也是一帆风顺,国内知名的各大企业投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问题很偶然被发现,这一切居然都是假的。产品上就是个谷歌chrome浏览器开源版本做了个外围搭建和皮肤开发;创始人留学经历造假,在哈佛读书只是个去交流、游学的概念;创业开始的投资也有问题,科大讯飞站出来说明红芯创始人不是科大讯飞的老员工,就是来实习过,也没有给对方投资……

一切一切让吃瓜群众看得异常的真切,就是个骗投资的项目,关键吹的有点大,砸了。

可回想一下,大家都会发现,现在这样的浮夸、甚至有些看着不真实的所谓“创新”太多了。人们不禁要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干出来个弄虚作假?创新成了“遮羞布”?

【欲望要放对地方】

“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别号召人们收集木材、别分派任务及工作,而是教他们对浩瀚无边的大海产生欲望。”– 安东尼.圣修伯里 (作家)

这是印在密苏里州立大学商学院墙上的一句话。

他说清楚了一件事,商业就是一个激励客户欲望的过程。创新是商业行为的开端。有了创新,商业的行为就有价值和意义,也能更快的获得超乎一般的利润。可创新激励的欲望,不应该是向着金钱,最起码一开始不应该“向钱看”。

人类的每一个创新,一开始都是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获得的灵感,后来是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获取的思想火花。创新的出发点就是去解决问题的。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优化流程,于是就有了创新动力。

可如果一开始创新目的不纯,不是从解决问题出发,反而是在寻找赚钱的途径,那这种创新最多只能定义为“伪创新”,甚至是一个“骗局”

十年前的“龙芯”如此,现在的红芯亦如此。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俗话说得好,要“接地气”。因为创新要解决的,就是身边发生的问题。如果遇到这样问题的人多,那你的商业价值就高,如果人少,说明推广条件暂时不具备,那就等待时机。

有这样一个人,学医药学出身,做化妆品网店一年挣一千万。他为了消费者和打包员工不再劳累繁琐,发明了带拉链的纸箱。后来发现很多人不买化妆品就买他的纸箱,就出来做了个包装公司。这个公司叫一撕得,这个人是刑凯。现在呢?各大电商平台抢着跟他合作,他现在更多的是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建立包装厂商和客户直接的沟通渠道,引领这个传统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还有一个人,是港口的一线员工。因为吊装集装箱的龙门吊很高,有时候看不清楚,他就发明了辅助装卸系统,能加快装卸进度,每年为港口节省开支超过一个亿。

说这两个例子目的是讲,创新就是从身边做起的,不是一个空想的概念。红芯的产品,在商业上捡好听的说是需要培育市场,实话实话的就是真不是企业的必然需求。

在企业内部审批电子化,前有分享逍客后有钉钉这样的商业应用环境下,另辟蹊径从互联网浏览器入手搭建,不是不行,但先天性安全得不到保证。我理解为什么他们造假。因为只有这样说,才能打消客户的疑虑。

但这样做市场,不嫌累吗?还是说主要目的是在骗投资?

【爱拼才会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来是国家激励的政策,也是高层期望能创造的社会风起。

当然有通过创新“一夜暴富”的例子,但其中很多人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失败多少次才得到的最后结果。

斯坦福大学是硅谷创新中心。1998年,有一次教职工子女组织打橄榄球。一个物理系教授接到电话要回办公室查个数据,但是孩子还在打球,不能离开。这时,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过来帮忙,用个小软件解决了问题,让教授隔着几十公里打开了自己办公室电脑,查找了相关的数据。这个小软件后来被单独包装上市,他叫VMware,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虚拟机软件。而这个软件就是一群学生,为了做作业方便,在车库里一个月连轴转写出来的。

就这样一个小软件,他们还失败过多次。据创始人之一的Edouard Bugnion讲,有时候苦恼得都不想再干下去了。可咬牙坚持下来,最终收获得是几十亿美元的市值。

可以想见,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创新也是要艰苦起家。数数所有的大型企业,很多都是从家里的车库开始征程的。谷歌、脸书、微软、苹果……

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馅饼的前面永远是陷阱。你现在把人唬住了,后面一定有皇帝的新衣被人看穿的时候。到那时,一切都不好说。

创新是要付出的,不能拿来当作一块“遮羞布”。

附红芯的致歉声明: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