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下架积极整改后,今日头条却陷入了更棘手的囚徒困境?

再度下架积极整改后,今日头条却陷入了更棘手的囚徒困境?
2018年04月24日 16:27 科学的fan

本月初,多家媒体报道称,包括今日头条在内的四款新闻资讯类应用从4月9日15:00起再度下架整改,暂停下载服务。下架时间从3天到三周不等,其中今日头条下架时间为最长的三周。

这起新闻报道很快得到验证,除了在多个安卓应用商店下架之外,4月11日,今日头条宣布关闭语录、段子、美图、美女、趣图等五个频道,而在推荐频道中,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海外网、环球日报等传统权威媒体的内容展示得到了明显加强。头条加强弘扬核心价值观内容分发,积极进行整改的态度非常鲜明。

法规监管具备滞后性,新兴领域往往要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互联网巨头被约谈被要求整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一个领域,互联网企业所遭遇的问题往往存在多方面原因,更与法律监管所天然具备的滞后性脱不开干系。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困扰电商平台已久的假货问题,即使是阿里、京东这样的巨头也同样被要求整改乃至被处罚过,且仍然与之进行着长久卓越的斗争,再比如低俗信息问题,各大门户网站也没少遭遇过约谈整改。

但上述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标”问题,即并非企业或产品本身的根源上存在问题,而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遭遇的甚至无法彻底消灭的问题。例如假货,任何一个有理智的正常人都会承认,100%杜绝假货是不可能的——假货本身就随商业社会建立而诞生,随发展而壮大,仿佛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线下的假货问题要远比线上严重得多,这并不是电商平台自身出现了什么大漏洞。

而低俗信息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内容审核难免存在百密一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新事物新内容不断涌现,相应的监管新规则要经过多方考量才能更加实现严谨出台,门户新闻网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网站本身往往并不存在什么大问题。

四个月遭遇四次约谈整改,过度依赖算法成头条最大要害

即使如此,今日头条所遭遇的问题似乎也过于严重了——进入今年以来不足四个月的时间里,其已经遭遇了四次处罚和约谈:

3月30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对今日头条做出行政处罚,原因未公布,但此前一天头条被曝光存在虚假广告问题;4月4日,广电总局通报称今日头条播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责令其立刻整改;4月4日,网信办约谈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负责人,要求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进行全面整改。

事实上,与上述案例相比头条之所以特殊,在于其面临的并非“标”问题,而是“本”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早在去年就已被揭示,即人民日报在去年下半年曾连发三篇文章,矛头直指头条的最底层产品逻辑——依赖机器算法分发内容。

例如,人民日报在第一篇文章《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中指出:

在今日头条等平台享受到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传播色情低俗内容,还只是智能新闻平台在内容分发方面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再比如未经科学验证的健康知识、夸大其词的广告、只为博眼球的标题党、过于情绪化的观点乃至毫无用处的信息,都时常出现在智能平台首页的推荐当中。

......

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让算法决定内容。

众所周知,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本身是技术出身,在他的众多公开场合发言中,「没有编辑」这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汇,依赖算法分发是头条有别于其他内容分发平台的一个最大特点。人民日报的这第一篇文章就清晰地揭露了头条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整改方向。

而在第二篇文章《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中,人民日报则指出:

在算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轻易过滤掉自己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只看我们想看的,只听我们想听的,最终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证成中强化了固有偏见和喜好。一旦身处这样的“信息茧房”,就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

......

对于拥有强大算法和技术支撑的信息平台来说,一心“取悦”用户还远远不够,更要自觉执行有关政策法规,不能有侥幸心理,任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滥,不能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

不久之后,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题为《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的第三篇文章,这样评价到:

当一些热衷于搬运新闻、沉溺于算法的客户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之后,却给新闻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新闻客户端仅靠揣摩人们的点击量,反复推荐低质量内容,只能让人生厌...传统媒体不能做堂·吉诃德,对算法和技术视而不见,拒绝时代进步的大潮;也不能一味依赖,反而成为算法和技术的奴隶。

不难看出,人民日报通过三篇文章,着重批评了内容分发平台过度依赖机器算法造成的诸如内容良莠不齐、价值观分化严重、反复推荐低质内容取悦用户、过度依赖算法阻碍内容独立和创新等等问题,而这其中的领头者,莫过于诞生之初就将机器算法构建为核心竞争力的今日头条。

其实,依赖算法分发内容对今日头条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只认数据的机器算法推荐机制,本质受用户喜好影响,换言之,让用户来决定自己看什么,那么低俗内容必然泛滥不止,这是由人性决定的。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体编辑承担了内容把关人的角色,今日头条不设置编辑意味着把关人的缺失,也就导致了头条的技术无价值观,低门槛内容能获得更多的阅读和推荐,这也是头条能够迎合更多网民需求,收获海量活跃用户、打开时长等数据,最终快速崛起成为内容分发领域领跑阵营一员的一个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依赖算法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体平台作为具有一定公共属性的机构,本身就被赋予教化引导公众、塑造良好公众品味的期望与要求。而对于头条来说,低俗内容泛滥的弊端早已凸显无疑,随着政策监管不断收紧,不仅饱受用户诟病,触碰监管底线也愈发严重,成为被约谈、受处罚最多的那一个并不出人意料。

这也是为什么说头条遭遇的不是“标”问题而是“本”问题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不是头条一家的问题,而是智能算法的原罪。头条的过错在于,太过依赖智能算法乃至将后者构建成了核心竞争力和底层产品逻辑,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积极开展合规整改的头条,反而陷入了两难的囚徒困境

必须承认的是,头条的确在竭尽所能的做出改变,除了本文开篇所提到的种种措施以外,头条还宣布将继续扩充内容审核编辑队伍,计划从今年年初的2000人扩充至10000人之多。

但这也让头条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囚徒困境,若不改变,则无异于是自绝于政策监管,后果自不必多说。若改变,那么头条不仅要放弃依赖算法分发获取的“低俗内容”红利,更是在推翻依托机器算法搭建的整个产品逻辑。

这就意味着,头条很可能会变成另一个门户新闻客户端——调高权威媒体权重、发布传统新闻、强调编辑编纂和推荐OGC内容——而这又恰恰是BAT在内的诸多互联网巨头早已做过的一件事,失去了如个性化推荐、算法分发等差异化特点的后来者很难完成弯道超车。

换句话说,能否尽快找到合规运营与算法为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头条的未来。

事实上,这个新困境的影响已经浮出了水面——随着信息流推荐风格的变化,头条数据开始出现明显下滑。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从4月11日开始,今日头条的每日使用时长和日活跃用户量开始下滑:4月10日,今日头条的用户使用总时长达到了2.15亿小时,次日开始逐步下滑,最新的数据显示为2.02亿小时;日活方面,4月11日为1.41亿户,到4月14日,已经跌破1.3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运营头条号的朋友则抱怨称,「内容还是以前的内容,但流量却至少下滑了8成」,在此之前,图文内容的流量下滑其实主要是因为头条将流量更多的分配给了大力扶持的短视频产品,不过如今却与流量被分配给权重不断调高的权威传统媒体有着更多关系。

有趣的是,曾经的张一鸣对待低俗内容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他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曾这样评价:

“我本身并不认为低俗有什么问题。你在机场看到的杂志是一回事,在火车站看到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是因为证明自己高雅而指责它。”

时至今日,从积极整改的头条身上来看,或许张一鸣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而头条能够正视自身问题,积极进行整改革新,这也值得我们为之点赞。但与此同时,头条又如何在成长的阵痛中破除这样一个棘手的两难困境,仍然有待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