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中国的企业家,胆子还可以再大一点丨勇敢者对话

王煜全:中国的企业家,胆子还可以再大一点丨勇敢者对话
2020年12月07日 12:11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文 / 巴九灵

2019年12月1日,武汉出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没有人想到,这个突如其来的病毒会把2020年搅得如此天翻地覆。经历了这一切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原来这场战斗已经打满了整整一年。

作为一枚巴九灵,即将迎来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之一)——12月30日即将在厦门举办的“预见2021·吴晓波年终秀”。

今年的主题定为“勇敢者的心”。其实勇气、勇敢、勇敢者从来不是新话题,但放在2020年,勇敢这件事变得特别鲜活,人们对它也特别有表达欲。

为此,小巴准备了六个与勇敢者有关的问题:

1. 你如何定义“勇敢”这个词?

2. 2020年,你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3. 谁是你现在认为最勇敢的人?

4. 你认为,实现“勇敢”的障碍是什么?

5. 依据你的经验,你是主动勇敢比较多还是被动勇敢比较多?

6. 你怎么看待那些勇敢但最终失败了的事?

这段时间,小巴把这几个问题不断发送给身边可以触达的人,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回答。

今天奉上来自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老师的回答,他也是本次年终秀的演讲嘉宾之一。他将会在12月30日晚上的年终秀盛典上,给大家带来15分钟关于“创新生态构建是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资格证”的主题演讲。

作为研究前沿科技领域的资深人士,他的回答没有完全按照小巴设定的轨迹来,而是给了不少与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家等有关的“勇敢者”思考,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跑题”版的勇敢者对话吧。

小巴:你觉得今年自己做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王煜全:最勇敢的事,就是早在10月28日的时候就预测拜登一定当选,当时有一堆人当面或者背后觉得我这次肯定“要被打脸”。我现在也完全不担心特朗普会反转。

其实这里面也隐含一个关于“勇敢”的定义问题,如果我是在完全没有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这么说,那这个就不算勇敢,而是“鲁莽”,但我在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是十分清晰的。其实当时有挺多人也有这样的判断,但似乎只有我直接说出来了。这一行为尽管给我带来了挺多舆论上的压力,但我愿意去扛,最后也扛住了,我觉得这就算一种真正的勇敢。

小巴:你常年关注科技创新这一领域,结合你的专业背景,你如何定义勇敢?

王煜全:勇敢首先意味着,我们需要有一种“独行的勇气”。在我看来,真正的创新者都有独行的勇气,因为他/她做的事情跟别人不一样,尤其在一开始的时候,这种不一样总免不了带来一些非议。而一旦决定要创业创新,就先要做好准备,勇于承担这种压力。

说实话,很多大企业在创新方面还是太保守了一些,缺乏自信,甚至有些固步自封。在科技尤其是在前沿科技上的获取是需要更勇敢的。

提前布局一些前沿科技的开发,做出勇敢的决定,是科技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没有决策是事先知道一定赢的,即便我们已经尽量客观理性地分析、解读风险了,但是到最后一刻风险依然存在。

另一个不够勇敢的点,是我们其实在国际化上还不够勇敢,尤其在当下所谓的“反全球化”的逆流下,大家更容易退缩。

实际上,事实证明,回头再看很多逆流的时间点,反而是未来大成就者开始启动的时候。我坚定地相信全球化未来就是趋势,别人退缩的时候,我们其实反倒应该继续再往前走。

当然,这里面我觉得特别值得反思的点,也与勇敢有一定的关系。

我观察到,我们中国过去这些年在全球化的生活中,过度以我为主。

举个例子,我发现,无论是中国出去参访的代表团也好,中国的企业家也好,出国总是到各个地方去忙不迭地去找中餐、找中餐厅。实际上,海外的中餐厅就算做得再好,也肯定比不上中国本土的中餐厅。我们到了海外,应该多融入当地的环境,比如吃当地的美食,感受当地的文化,与当地人多交流。

这种其实就是一种“放不开”的表现,依赖自己熟悉的安全环境,待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我从2013年开始就往美国做硬科技投资,2017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来到了硅谷,但我却发现,中国投资人依然还是主要在华人圈扎堆。

这就属于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内心不够自信不够勇敢。其实老外是十分尊重勇敢的人的,全球的文化进入到海洋文明时代以后,对勇敢者尤其尊重。因此我们要更加自信,只有自信了,才能学会尊重别人,因为强者本身就是尊重弱者的。

小巴:在你的经历中,做企业的人“主动勇敢”的比较多还是“被动勇敢”的比较多?

王煜全:坦白讲人都有惰性,有很多时候企业家的许多勇敢,是属于“被逼上梁山”的。当然,被动勇敢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后面会发现,真正后来做得有成就的人,他会慢慢“化被动为主动”。

没有人是一路被动着成功的,最后的成功者他是主动的,但是启动的时候是不是一直主动真的未必。

小巴:你心中有没有一个最勇敢的人?

王煜全:我觉得就像埃隆·马斯克就很勇敢。他在做PayPal的时候已经功成名就了,你看当初那几个跟他一起把PayPal做起来的人,彼得·蒂尔去做投资人去了,做投资人其实就风险小多了,因为除非命太不好了,全都没投中,要不然总会投中两个,而这时候,人们往往会忘记你的失败而记住你的成功。

但创业者不一样,创业者大多只能一个时间干一件事,一旦失败,过去的成功就容易被抹掉,所以我觉得这是要很大勇气的。

更何况,马斯克他做的事又经常让人觉得特不靠谱。

做电动车就已经很危险了,他还弄一个目标火星的SpaceX,两个不靠谱的项目还同时做,我只能说这真的是全靠理想来支持。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看他过去的一个采访,他说他特别崇拜阿姆斯特朗,那是全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但是他做SpaceX的时候,连偶像阿姆斯特朗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而特别鄙视这个行为。

阿姆斯特朗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一个干了一辈子航天的人,听说一个外行、一个原来做互联网的家伙要去做火箭,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人疯了,或者猜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只是为了博出名。但马斯克就会感到很受伤,因为被心中的英雄误解甚至鄙视,所以在那次采访中,马斯克落泪了。

现在当他真的做成这件事的时候,阿姆斯特朗却已经去世了,这变成了马斯克一个永远的遗憾,一个无法向偶像证明自己的遗憾。

从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马斯克个人是有很多争议的,但从勇敢者角度看,他给所有创业者树立了一个表率。

这也让我联想到马云,我认为中国有些企业家,觉得做企业不应该讲战略,因为战略“假大空”,是成功了以后才编出来的东西。但马云从创业的第一天,就告诉大家,他有一个伟大梦想,一个伟大的战略,一开始做电商的时候,他说要“让全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少媒体都不理解,都觉得他是个大忽悠。但他还是坚持下来,我觉得这也是了不起的勇气。

马云也支持了王坚搞云计算,王坚也是了不起的人。大家都叫他王博士,其实他是心理学博士,专业并不对口,不是学云计算出身。他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云计算领域,一做就是十年。据说当年,每年开会都要讨论,这个云计算还要不要搞,都是马云陪着王坚一起扛下来的,所以我觉得马云、马斯克包括王坚,都是勇敢者的典范。

小巴:其实我们现在在讲一些勇敢者的时候,经常会讲到的是一些成功者的案例,因为好像成功了以后他的勇气才有价值,但是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能客观地讲一讲,勇敢有没有所谓的天花板,就是说有些勇敢可能就真的就会失败,但他也是勇敢的。

王煜全:对,其实你说得特别好,因为我们说的勇敢者并不是一个瞬间的角色,企业的成长周期也不是瞬间的事情,今天的勇敢,坦白讲更考验的是我们的那种内心的坚定,能不能沿着一条路持续地走下去,能坚持活得更久。

原来美国有个很大的投资机构的老大,写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说:“今天人人都谈价值投资,但是有时候趋势投资的时间延续得如此之久,以至于价值投资者都破产了。”

我们投资就碰到过这种勇敢者。我有一个朋友,我们投资的一个企业,它的CEO40多岁了,他觉得这可能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你说他勇敢不勇敢?非常勇敢。后来他其实也没成功,一个原来挺成功的企业高管,日子很滋润有房有车,家庭和睦,为了创业,房子也卖了,但是到最后创业也没成功。

所以我觉得你说像这样的人当然很勇敢,也非常值得尊重的,因为他是用他的生命去为自己的事业再奋斗一把。当然你说得对,很多时候这些人其实会被忽略,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愿意被提起来。

我们做投资的,经常能够看到每一个投资成功的背后都有好多个投资失败的,个人经验里,1个成功者,背后总会站着9个失败者,创业的失败率还是非常高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