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隆平一起获未来科学大奖的6位大拿什么来头?

和袁隆平一起获未来科学大奖的6位大拿什么来头?
2018年09月11日 05:03 NEW科学

今天是教师节,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大大今天出席了全国教育大会,

说要提高教师的三个地位:

即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盼这一天很久啦!

老师们辛苦了!

除了鲜花、掌声和问候,

教师节来临之际,

两所具有浓厚“红色基因”的在京高校

还为在校老教授颁出大奖——

9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授予两院院士、著名雷达系统专家王越先生“懋恂终身成就奖”以及100万元奖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将“立德树人成就奖”颁发给中国首驾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的总设计师、百岁教授文传源先生,奖金同样是100万元。

说到大奖,还有个来头有点大的:

9月8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公布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生命科学奖”

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获“物质科学奖”

林本坚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袁隆平院士大家耳熟能详,

其他六位什么来头?

为什么能获奖呢?

李家洋

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肥西县,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他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与重要粮食作物水稻探索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

张启发

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水稻基因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抗虫、抗旱、少化的“绿色超级稻”,其领衔开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就是绿色超级稻研究中的一部分。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因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

袁隆平开创性地培育出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使杂交水稻成为可能,并得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极为显著地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奠定了利用杂种优势有效地选育高产高抗水稻品种的理论基础。

继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突破性工作后,张启发和李家洋两位科学家开拓性地将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中。

张启发创造性地构建了水稻“永久F2群体”,阐释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并首次发现了控制水稻穗粒大小的基因。他的研究成果显著地降低了杂交育种的随机性,极大地拓展了杂种优势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与张启发在杂种优势的工作相辅相成,李家洋致力于研究水稻株型对其产量的影响,发现水稻分蘖数和穗型是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他提出通过株型间的特定组合寻找在光合作用效率与土地利用率等各方面的理想株型来设计选育高产优质超级稻的新思路,以此思路为指导,李家洋培育出20个水稻新品种。自2016年起,这些水稻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3500万亩。

李家洋、袁隆平和张启发在推动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命题”下相得益彰,获得了重大成就。他们的原创性工作对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以及国计民生的巨大影响博得国际科学界的公认。据此颁发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以奖励他们的卓越成就。大奖奖金共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万元),每人获三分之一奖金。

马大为

1963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社旗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结构-活性关系研究;针对特殊靶点如G-蛋白偶连受体,蛋白激酶,蛋白水解酶和细胞凋亡过程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和其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

冯小明

生于1964年2月,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周其林

1957年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不对称催化,包括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活性的手性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合成;手性药物合成。

发展新的化学反应及合成策略是现代化学和分子科学的基石之一。化学工作者在创造新物质的过程中,催生、带动和促进了诸多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包括新药研发、香料工业、材料科学、基因测序等领域。同时,合成化学为人类在分子水平认知物质世界和生命,提供了重要方法和基础。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合成化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原子之间成键和断键提供了多种模式。然而,实现键的断裂和形成的精准性和高效性高度依赖于可以有效促进反应并控制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催化剂。

基于理性的分子设计和创新的思路,马大为、冯小明和周其林分别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催化剂,极大地促进或改变了几类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发展。

马大为以氨基酸铜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碳–氮键的高效构筑,为含苯胺片段的药物及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周其林,基于螺双二氢茚优势配体骨架,设计和发展了多种新型手性螺环配体及催化剂。其中,超高效不对称催化氢化的手性螺环铱、铑催化剂提供了高效合成手性药物和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新技术。

冯小明设计合成了系列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以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实现了多种手性Lewis酸催化的碳–碳成键新反应,为一些重要生理活性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

马大为的马氏胺化反应,周其林的周氏手性螺环配体及催化剂,冯小明的冯氏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在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大奖奖金共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万元),马大为获得50%奖金,冯小明和周其林平分另外50%奖金。对于奖金的分配,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也给出了解释“我们是按照个人贡献分配的奖金,马大为的研究成果应用最广,普及型更高,而且推出的时间也早。”

与前两个“共享”的奖项不同,来自台湾的林本坚以开拓浸润式微影系统方法,持续扩展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将摩尔定律延伸多代取得的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也将独享奖金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万元)。

林本坚

出生在越南,在台湾上高中,并于1970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在IBM不断提高成像技术,一干就是22年。2000年,林本坚回到台湾,加入了台积电。2018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林本坚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所开拓的浸润式微影(也称光刻)方法,革新了集成电路的制程,使先进半导体芯片的特征尺寸能持续缩减为细微纳米量级,在过去十五年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为建造最强大的计算和通信系统做出了关键贡献。

传统的“干式”微影自1959年半导体工业界发明平面积成电路以来被持续使用了四十年,然而受限于基本光学衍射,在90年代后期,用该方法制造特征尺寸小于65纳米的芯片面临无法逾越的瓶颈。林本坚预见昂贵的“干式”微影技术将进入死角,建议使用浸润式或“湿式”微影,该方法是一种新的微影工序,透过液体介质置换透镜和晶圆表面之间的气隙以提高光学解析精度。虽然原始的浸润式概念在80年代曾提出过,但距离可实现的方法很远。

为使得全面表征及优化浸润式微影系统,林本坚定义了并导出了关键性能指标和缩放公式,为极高解析度的三维浸润式微影光学系统规范了必须遵行的缩放定律。他还研发出克服液体中微气泡形成的方法,开拓了在热力学极限下,经由水而衍射的微影工序。他的一系列发明在科学和工程上证实了“湿式”微影方法可用于最先进的IC制程,他的突破性发明和持久的技术引领促使全球半导体工业界改用“湿式”微影方法。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他的研究使得摩尔定律持续延伸了七代。根据IEEE近期的数据统计,浸润式微影技术制造了至少世界上80%的晶体管。

自六十年前发明集成电路以来,半导体技术推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及社会化革命。在庆祝集成电路诞生六十周年之际,将未来科学大奖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在半导体工业界具有突出贡献的“浸润式微影之父”—林教授,不仅恰当且意义深远。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正式设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一年一届,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对象不限国籍,但需要是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完成研究的科学家,且研究要具备原创性、长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国际影响。

2016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得主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增设“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新增6名科学委员会成员。

综合人民网、网易科技频道、环球网

编辑:一 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