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家成功探索单孔机器人肺癌手术

我国专家成功探索单孔机器人肺癌手术
2021年04月12日 16:36 NEW科学

我专家成功探索单孔机器人肺癌手术

机器人手术是当今世界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最前沿技术,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彻底、精准、快速的手术。记者9日获悉,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罗清泉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开展了机器人单孔肺叶切除术,切口更少、治疗更精准。

目前,临床上的机器人胸外手术通常需要3个或4个切口。据介绍,中国医学专家持续深化微创模式,在现有的机器人胸外手术体系中,探索进行更少切口的精准手术。罗清泉教授带领团队创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多孔机器人单孔操作”的手术方式,完善并丰富了机器人胸外手术的操作模式。

罗清泉教授团队提出了“机械臂交叉、左右手互换”的单孔操作技术,有效避免了单切口下机器人“手臂”相互干扰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单孔-多臂的机器人胸外手术过程,把创伤降到更低,让微创更“微创”。

医院方面告诉记者,罗清泉教授团队的相关技术应用论文新近在线发表于知名期刊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多孔机器人体系下应用单孔操作完成肺癌手术,此前在全球鲜有报道。

这篇创新性的论文介绍了罗清泉团队在“多孔机器人系统”下采用单孔切口完成的右下肺叶切除术。罗清泉教授告诉记者,手术的单孔切口仅4公分,相关患者术后第二天就下床自如行走,很快就康复出院。

未来,上海市胸科医院团队还将积极探索5G技术在机器人手术远程操作中的运用,并开展局部晚期肺癌、胸腺上皮肿瘤、局部晚期食管癌等疑难机器人特色技术研究。

中国“海牛Ⅱ号”海试成功

湖南科技大学8日对外透露,由该校领衔研发的中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于北京时间4月7日23时许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这一深海试验的成功,填补了中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牛Ⅱ号”钻机本体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水下重量10吨,是目前中国水下重量最重的地质勘探科考设备。它看似庞然大物,到了海底就像泥鳅一样灵活。

据悉,“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是中国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课题,目标是研制作业水深不小于2000米,钻探深度不小于200米,保压成功率不小于60%,可有效满足中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资源勘探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

更多详情可点击:从0.7米到231米!万步炎团队创世界纪录!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全部制造完成

4月10日,由中核集团中核二三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核心安全部件——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产品制造项目——在广东惠州全部完成,最后一批产品将于近期运往法国。

“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俗称,是全球核聚变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于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ITER是规模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

ITER气体注入系统是我国首次承接的涉氚采购包。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主要是为ITER装置提供等离子体运行、维护、控制和处理所需气体,同时为加热和诊断中性束提供氢气和氘气,为弹丸注入系统提供弹丸推进所需要的气体,并为聚变装置提供聚变功率紧急关闭功能。该系统是最高级别的真空部件,技术要求远高于目前国内的商业核电管道,对设计和生产制造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协助和推动下,中核二三联合核西物院、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齐心协力,发挥各自优势,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开展生产,按计划完成各批次生产制造工作,确保项目现场安装进度。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3星

北京时间4月9日7时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试验六号03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本发火箭是2021年度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宇航发射,也是长四型号时隔近半年再次进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5次航天飞行。

目标深海!我国第一艘万吨级海洋科考船开建

我国第一艘万吨级海洋科考船已进入建造阶段。记者日前获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在南沙签订了由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的综合科学考察船建造采购合同。该船最大作业排水量达1.01万吨,将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该科考船采用全电力驱动、DP2级动力定位系统,配备360°全视野驾驶室。由于耐波性好、抗涌浪强,具备4级海况收放作业能力,只要平均海面波高不超过2米,它就可以开展大部分科考工作。同时,这艘船还满足B级冰区加强要求。据该船总设计师、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尉志源介绍,这艘科考船的主要目标是深海,一般不考虑去极地,极地科考的任务还是由“雪龙”号担纲。

这艘驶向未来的“万吨科考船”具备海洋综合科考能力,设有多波束、单波束、温盐深仪及测深仪等科考探测设备和支撑操作设备,可实现多学科海洋科学考察功能。“这艘船将采用一系列船型和装备创新技术,比如设置U型收放区、内置轨道滑移系统等,使科考船能够机动灵活地收放和装载科研设备,让操作过程更加平稳安全。”尉志源说,为了减少母船航行对科研数据采集的影响,“万吨科考船”将采用静音型推进系统、导流静音型侧推封闭系统,以解决以往科考船存在的侧推孔扰流、干扰声学作业等问题。

此外,该船还预留了多项科考装备的空间和接口,具备很强的科考拓展能力,可为多类型、全尺度科研设备提供试验保障,将科考与海洋工程的功能相融合,以适应和满足我国未来海洋科学考察的需要。

“万吨科考船”海上航行效果图

我学者率先破解植物繁育机理助力克服杂交障碍

记者9日获悉,中国学者率先破解了在植物生殖发育中花粉-柱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阐明了开花植物识别本物种花粉,而拒绝其他物种花粉的根本原因。

《科学》杂志9日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超课题组历经4年实验研究获得的相关最新成果。植物的遗传机制保证了物种的特异性,即,雌蕊柱头只能接受同种的花粉,允许其萌发和受精,而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信息交换原理是这种遗传机制的关键所在。李超表示:“该机制的发现对于杂交育种中克服远源杂交障碍,得到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李超说:“花粉通过其覆盖物中相关物质,抑制柱头中相应受体激酶信号通路维持的活性氧水平,从而影响花粉水合。”开花植物在进化上采用相似的策略以保证花粉和柱头之间的识别。

在谈到这项重要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时,李超表示:“农业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花粉-柱头的特异性识别机制,通过杂交将不同种属植物的优良性状整合到一起,进而得到高产、优质、高抗的品种。”

据悉,课题组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十余人的团队在4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样本积累和检测数据研究。“研究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一次实验要剥开50个左右的柱头,单个柱头处理和观察需要1个小时左右进行拍照取证,所有图片需要测量分析才能得到结果,这样的结果需要多次反复论证才能下结论……每一结果都是通过这样的大量多次实验得到。”课题组成员刘晨回顾时说。

我科学家获得一代聚合多个优异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冬小麦一代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并成功获得了无转基因、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为小麦和其他多倍体农作物开展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 

团队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夏兰琴介绍,小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主粮作物。目前,利用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作物遗传育种改良,但由于小麦为异源六倍体、基因组比较庞大且背景复杂,遗传转化效率相对较低,目前仍然缺乏高效的小麦多基因编辑体系。

团队利用CRISPR/Cas9系统和多顺反子tRNA自剪切体系,开发了一种高效、通用的多基因编辑技术。以控制穗发芽抗性、氮吸收利用、株型、支链淀粉合成和磷转运的6个基因作为靶基因,分别构建同时靶向2个、3个、4个和5个基因组合的多基因编辑载体,以黄淮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为受体材料,实现15个基因组位点同时编辑,获得了2、3、4、5个基因编辑植株,最高编辑效率可达50%。进一步通过胚拯救和后代分离,成功获得了无转基因、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的小麦新种质。

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小麦多基因编辑,获得聚合多个优良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这一小麦高效、通用多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复杂性状形成的网络解析,定向创制小麦新种质,加速育种进程。

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小麦多基因编辑,获得聚合多个优良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中国农科院供图)

资料来源:中新网、科技日报、文汇网、科学网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高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