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无法猜透上层对元宇宙的看法。但可以知道的一点是,至少在能不能炒房这一点上,大多数人达成了默契级别的共识。
“真的能。”
这话不是谁告诉我的,而是林俊杰上个月在推特上,花了12.3万美元(也就是人民币接近80万)在国外元宇宙产品分布式大陆(Decentraland)上买的三块地砸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国外比较成熟的元宇宙产品有两个。除了上文提到的分布式大陆,还有沙盒(sandbox)。而林俊杰的这一笔交易在分布式大陆上也算不得什么大新闻,早在半年前,Decentraland上面就出现了一块地卖到91.3万刀的天价成交记录。而在上个月底,一块565平方米的数字土地卖出了243万美元的价格,相比之下,林俊杰十几万刀的规模真的只是个弟弟。
即便“炒房兴邦”这句话在现实中已经被国内主流舆论所抛弃,但在“元宇宙”这个号称去中心化的世界里,即便是虚拟地产,那也是地产。一旦跟地产挂了钩,那么就会产生诸多连锁效应,包括但不限于成为一系列数字资产的锚定物,不一而足。
而在炒房界的灯塔国,“数字炒房”也成为了继卖课、诈骗、成立协会之后的一种重要落地方式。目前国内做得最出圈的,也刚刚被官媒点过名的,是某著名公关公司的“虹宇宙”系列产品。
在最新的投资者回复中,这家公司说,虹宇宙还是他们的试验产品,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他们现在都还没开放公测,所有数据都还在内测阶段。
其实他们怎么回复,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在于,这个产品在尚未开放注册的前提下,就已经有十几万人预约;原价88元人民币的一套房产,第一次询价之后,变成了10万,再搜,变成了18万,甚至到这个程度之后,还有13人“想要”。
而在体验过后的人看来,在这个“虹宇宙”里,你除了装修和串门,甚至不能做其他更多的动作。如果从纯游戏性的角度而言,甚至还不如日本殿堂级游戏厂商任天堂开发的“猛男捡树枝”(也就是动物之森)而关于“虹宇宙”的游戏性问题,我甚至专程去了趟深圳,拜访了某大厂著名的海龟游戏设计师。
在这个张口核心玩法,闭口基础关卡设计理论的老炮口中,他甚至都无法界定这是否是一款“游戏”——他甚至劝我多观望一下,说元宇宙世界里绝大多数是骗子,“这种资本游戏我不是真懂。”
“不懂就少玩。”这是分别之前他告诉我的最后一句话。
不过,这在真正的区块链行业从业者眼中,“元宇宙”就算不是这个世界的未来,那也是他们行业里极为重要的一块拼图。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则是,他自己的微信头像,已经换上了他投资的一款NFT,据说价值超过一千美刀,而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刚刚涨过一轮。
在这种行业人士的眼中,国内的这些所谓链游还有“元宇宙游戏”,几乎都是不靠谱的。“很重要的界定准绳在于,这种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这位朋友很明确地告诉我,如果这些数字资产,包括什么虚拟地块,NFT艺术品等等,就算不像贪玩蓝月“装备回收,交易自由”,起码所有权必须得在用户自己手中,还得像其他数字资产一样可以上链,可以追溯。这才算真正原教旨主义的“元宇宙”和“数字资产”。
那么国内的这个游戏产品,在所有权都尚未界定明确的前提下,还能被炒出这样的天价,合理性就更为值得商榷了。
但是,哪怕是国外能符合上述原教旨定义的“元宇宙产品”,分布式大陆还有沙盒,也并没有入这位朋友的法眼。他说,这些人真的只是在炒作。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区块链+元宇宙”产生的“颠覆式”效应,也并非某个数字资产炒出天价这么简单。
因为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在每个用户都是虚拟的前提之下,一旦用上某款“稀有”的NFT头像,就会意味着你是高净值的用户,那么无数个这样的用户,也会变相提升其所在元宇宙平台的身价,他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共赢的生态。不过,对于先行的元宇宙产品,他也认为存在泡沫过大的问题,建议我提防这种风险。
就在昨天,中纪委官网发了一篇《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从这个文章的内容亦可看出,相关部门对这个概念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同时,某三字新闻社的朋友,早在几个月前就参与了元宇宙相关概念的最高级别的培训(清华大学某著名实验室主办)
他的口风是,有关领导对元宇宙落地的意愿,很强,但具体怎么落,不知道。最近的一个落地项目,是他们客户端今晚8点将会发放的新闻作品NFT,不过这个很明显不符合原教旨区块链朋友的定义,因为只能账号持有,无法自由交易
“但不知道哪天,它就能交易了呢?”这位朋友最后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