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科普朋友圈,打破了中老年人的最后一块次元壁

医生科普朋友圈,打破了中老年人的最后一块次元壁
2022年05月23日 21:17 科技唆麻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这一句感慨在社交平台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疫情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轨迹,也从侧面反映出在互联网语境之下中老年群体的失语。一方面,我们看到各地都在依赖互联网的防疫手段上不断提升人性化程度,大大降低了中老年群体的使用门槛;但理应为防疫打辅助的科普环节,却依然在中老年群体中面对着力度不足的现实问题。

比如此前吉林疫情便出现过,老年人扎堆领免费鸡蛋结果导致多人被感染的情况。而在今年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更是显示,新冠重症患者当中大概有65%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分型为重型的老年人当中,更是65%没有接种疫苗。

诸如此类的案例与数据不胜枚举,而这都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作为抗击疾病重要一环的科普仅仅依靠机构、媒体、自媒体依然远远不够,而是需要借助更多人的力量才能真正触达社会的方方面面。

5月19日,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与《NEJM医学前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 共同举办的2022腾讯医学ME大会正式线上揭幕。

在继续解码前沿医学的同时,此次ME大会再度汇聚每个人的力量,让知识成为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从此次的ME大会,我更看到了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之下,医学科普已经真正进入了“人找人”社交化传播时代。

这一届ME大会讲了什么

和往届一样,2022的ME大会也请到了多位医学专家进行权威、专业的医学知识分享。关于为何持续聚焦于医学前沿发展,以及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在提升公共健康方面的价值,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

“第一,以生物医学工程为代表的创新研究,将成为推动医学发展、提升健康水平的核心力量。第二,群体健康推动公共卫生的创新发展,医学、卫生、健康三者融合将成为最有效的“处方”。第三,数字技术助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成为医学发展中,除了人才、药物器械之外,不可或缺的生产力。”

具体而言,此次腾讯ME大会受邀嘉宾的分享更多聚焦在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进展。

比如,魏文胜教授分享了发表在学术期刊《细胞》(Cell)的一项研究——“针对SARS-CoV-2和新出现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这一研究对其环状RNA疫苗技术平台进行了报道:该平台可针对新冠病毒及其一系列变异株开发环状RNA疫苗。据相关实验数据,环状RNA疫苗比线性mRNA疫苗稳定性更高,能在体内产生更高水平、更加持久的抗原,在诸多疾病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栗占国教授则分享了其团队在风湿免疫科领域的多项原创研究成果,比如新型低剂量IL-2治疗,已被证实能帮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恢复免疫稳态,打破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方案的治疗垄断地位,已成为国际认可的主流治疗选择。

乔友林教授分享的是其带领团队首创,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的careHPV快速筛查技术,其具备用时更短、经济效益更高、设备简单等优点,推动了宫颈癌筛查已经实现从细胞形态学向分子生物学变革。

霍勇教授的分享或许更多人有所了解,其和多个团队协作,共同推动了全国胸痛中心体系建设。而这一项目,正是其与多个团队结合急性心梗的发病特点,提出的基于打通院前运转和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有效缩短患者“总缺血时间”,为抢救提速的理论。

从2019年的探索人体微观世界,到2020年探寻个体、医学、社会的痛点和解决之道,再到今年提出“数字医学科普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一剂“良方”,可以看出,腾讯ME大会在继续保持对于前沿医学高度关注的同时,正不断加强对于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探索。这一点,从此次ME大会上前临床医生、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腾讯医典负责人吴文达在会上提出的观点不难看出:

 “但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涉及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见效周期长;而且与人本身基因里的偏好相悖,因而长久以来就像顽疾,难以解决。”

他站在大众的角度,提出了数字化医学科普的价值:“第一,个体遇到健康问题时,科普要成为“定心丸”;第二,在治疗过程中,科普要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第三,面对公共卫生威胁,科普要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在我们看来,其为划定的三个定位,所解决的正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推动医学科普从“人找内容”进入到“人找人”的精确描述。

为什么医学科普必须要“人找人”

正如前临床医生、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腾讯医典负责人吴文达在此次大会上指出: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使得急性传染病、器质性疾病带来的威胁大幅降低,慢性病已经占到总疾病负担70%以上。因此,医生的思路也在转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所谓“治未病”出自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名句“上工治未病”,翻译过来就是最好的医生能在病症发作之前便将病症治愈——这也就是当今已成为主流的“健康管理”的观念。

道理都明白,但为何医学科普如此之难,吴文达指出了医学科普面临着内容、渠道和服务承接的三大难题:

简单来说,内容方面此前的医学科普不仅泥沙俱下,缺乏权威性,对于大众而言还有较高的认知门槛;渠道方面,距离刚需场景太远,且大多由于流量导向、算法推荐而偏离科普本质;服务承接上,往往未能打通公共健康服务,而成为了一座内容孤岛。

所以说,传统的“人找内容”型医学科普已经相当乏力,甚至一度勉励医学科普洗稿做号泛滥,沦为流量工具的窘境。而之所以说我们看到了医学科普进入“人找人”时代,正是在于腾讯医典为三大难题都给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方面,腾讯强调医学科普的结构化和可交付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化传播科普打下基础。

从产品层面来看,腾讯医典强调“典”,强调在体验上的“可交付”,不同于其他平台碎片化的内容,腾讯医典的定位是权威医学知识库:一方面,沉淀下来一整套严格的内容生产流程,聚合权威医学专家生产内容再由医生和编辑多重审核,并根据最新医学进展和用户反馈不断迭代。

据了解,腾讯医典已与5000多名院士专家、临床医生合作,建立了涵盖85%以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权威知识库,且这些专家本身就是人际传播的关键节点;另一方面,在内容形态上进行诸多探索,比如将知识转化为医学插画、3D视频,以口诀、患者故事的方式帮助用户理解。

这意味着腾讯医典的医学科普不仅对各类人群都更加友好,且能激活用户主动通过自己的社交关系链传播的意愿——更专业、更权威来源,为医学科普赋予了“社交货币”的属性。

另一方面,时代主题正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人际传播替代人找内容本就是时代需要。

简单来说,在人类不断攻克越来越多重大疾病,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平均寿命得以大大延长。所以更多时候科普的在于“管理”——比如慢性病如何控制以提升生活品质,比如某些疾病应该如何预防等。

正如吴文达指出,个体遇到健康问题时,科普要成为“定心丸”;在治疗过程中,科普要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

作为“定心丸”,医学科普能实现将分级诊疗的第一环延伸至患者:人们面对疾病能更加从容地进行判断,在自行诊疗与前往医院之间做出科学选择,降低盲目进入医院交叉感染的几率,还能优化医患关系,提升就诊效率。

正如王辰院士在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为公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公众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可靠的医学知识,不仅能够主动基于医学原理,恢复、维护和增强健康;同时也能加强与医学专业人士交流的能力,促进医患形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而作为长效“处方”,解决的是医疗资源不足,老龄化加剧,医生很难像提供私人医生一般的管家式服务,进而无法解决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在治疗用药方面依从性差,一有效果即停药,且不重视营养、护理等环节,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换言之,人际传播是现实需求,将此前诊疗流程的上游与下游的部分环节,一部分“分摊”到患者乃至患者家人朋友,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到当下公众健康整体水平的关键一环。

当然,所谓人际传播并意味着内容自己就会主动跑到潜在用户屏幕上,其本质上需要解决的是一个运用公众的利他心理,通过社交化传播和触达的问题。

算法推荐更精准,但往往意味着迎合人性对于“博眼球”内容的偏好,显然并不适合必须严谨权威的医学科普内容。而传统的打造医学媒体大V的逻辑则会面临精准性不足,且难以真正覆盖到医疗一线真正的患者。

腾讯医典则打开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打造医生“医生科普朋友圈”,通过提供实用工具与素材模板,医生既是医学科普内容的生产者;又能通过小程序、视频号等社交化链接将医学科普交付给患者,扮演医学科普内容的传播者。

还原到传播理论的视角,医生天生就是医学科普传播网络的枢纽节点,既“曲高”(具有权威性背书),又不“和寡”(链接着众多同行与患者保证传播声量)。此外,长此以往更解决了医生端的“医嘱复用”的痛点,以往面对病人往往是一段话反反复复盯住千万遍,在通过医典进行“产品化”之后只需要不断的分发不断复用,大大提升了医生的诊疗效率。

当然,最核心的在于,对于本就不擅长缺乏权威医学科普内容的中老年群体而言,看完医生就能直接收到医生分享过来的详细、生动的科普内容,自然也就实现了人际传播,成为了公共医学科普网络的中的又一个节点。

最后:医学科普不应只是“百科全书”

实际上,由于医学科普具备成为新用户增量来源,与在线诊疗打配合,以及向更后端服务延伸的潜力,已经成为一众互联网大厂相继入局的赛道,且基于各自的资源与能力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打法。至少,从提升公共健康素养的角度来看都做出了贡献。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仅仅做一本能被查阅的“医学常识百科”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本质依然只是将《家庭健康自助全书》从纸张上搬到了互联网,载体变了核心逻辑却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只是被动地传播医学知识,而很难真正推动公众的健康管理意识。

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医学科普”必然需要发挥出数字技术手段的优势,弥补“被动型科普”的不足。比如,维基百科式的协作共创生产流程、能调动用户更多感官降低接受门槛的内容形态、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等等。

以这一标准来衡量,腾讯医典算是打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板。而可以预见的是,这也将会带动更多互联网公司加入进来,基于自身资源与能力,探索更多医学科普的实现形式,为提升公共健康素养贡献力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