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火的冬奥会,带动了史上最热的冬雪经济

史上最火的冬奥会,带动了史上最热的冬雪经济
2022年05月20日 17:41 互联网财观察

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世界目光聚焦到北京,全球进入“北京冬奥时间”。这让“冬奥经济”也成为一个热词,热词的背后则是“经济风向标”。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是中国冬奥战略的机遇和保障。 冬奥会的战略目标不仅是发展冰雪运动,更要普及和普及冰雪运动的社会支持。和夏季奥运会一样,冬奥会对国内外很多企业及各大品牌来说是必争之地,冬奥会赞助成为一项跨度时间较长的营销方式。北京冬奥组委近日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济遗产报告(2022)》显示,除了14家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外,北京冬奥会已签约45家赞助企业,其中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赞助商11家,官方独家供应商10家,官方供应商13家。

北京冬奥组委早在2021年7月传出的消息就显示,对照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公布的历届冬奥会赞助收入数据,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可实现的赞助收入,已经超过了以往历届冬奥会的同类数据。北京冬奥会赛事全球转播同样需要收费。有研究机构预计,北京冬奥会转播收入将突破11亿美元,会超过平昌冬奥会9亿美元和索契冬奥会8亿美元。北京冬奥会开发了品类丰富的特许商品,冬奥会特许商品深受民众追捧。北京冬奥会市场开发共征集特许生产企业29家,其中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2家,共征集特许零售企业58家。先后开发了16个类别5000余款特许产品。特别是在春节前和冬奥会开幕前,冬奥特许商品销售火爆,北京旗舰店临时限流,卖断货。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更是火爆全网,更是成为世界顶流,在网上卖断货,线下商店排队买不到。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今年,不少人选择“冰上过年”“雪上过年”。在北京什刹海冰场,人们或脚踩冰刀,或驰骋冰车,享受着冰雪运动的乐趣;在宁夏银川阅海滑雪场,不少人身着专业装备,在雪道上体会风驰电掣的快感……冰雪运动成了虎年春节最时尚的“庆祝方式”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从全国范围看,东西南北、一年四季、全面开花的“冰雪经济”新格局已经成型,未来冰雪项目会越来越多。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计,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3200亿元。很明显,北京冬奥会成为了一项催化器,早已激活,并推动中国万亿规模冰雪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1972年日本札幌冬奥会也极大激发了日本大众的滑雪热情,同时驱动大量资本涌入滑雪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从上到下形成了以滑雪产业带动山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即使日本经济泡沫导致经济崩溃,这一对滑雪的热潮依旧持续到1998年的第18届日本长野冬奥会。美国曾在1980年2月13-24日在普莱西德湖举办第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极大促进了美国滑雪运动的发展。1970-1979年间,美国滑雪人次从530万人上升至5030万人,复合增速约28%。此后美国冰雪产业发展较为稳定。总体来说,冬奥会的举办不仅可以提高该国群众对冰雪产业的关注度,还能对其他产业进行联动,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如旅游、餐饮、地产等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苏州华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张总表示:目前国内滑雪渗透率仅为1%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由此可以判定国内滑雪产业仍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介绍:尽管国内滑雪运动产品品牌仍处于相对初级的水平,但全世界优秀品牌的滑雪装备大多来自中国供应链。

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不仅激活了中国的冬雪经济,让冰雪运动不仅成为一项体育运动,更成为了一个现代产业。自从2015年我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以来,我国冰雪运动就在不断加快发展,冰雪运动日益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自2015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各地化冰雪资源为冰雪文化、冰雪经济,让“冷资源”热了起来,中国冰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自2015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巴克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就曾介绍冬奥会已经成为了一项催化器,早已激活,并推动中国万亿规模冰雪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底我国共有冰雪运动场地1888个,面积共计0.67亿平方米,其中,滑冰场地1187个,滑雪场地701个,分别比2018年底提高66.64%、36.73%、94.91%、33.78%。从2022年春节小长假国内的情况看,冬奥会、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2022年春节期间,飞猪旅行网的数据显示,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增长超30%。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全国冰雪类景区订单量较2021年春节同期上涨68%。去哪儿网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滑雪场的购票量均超过了2019年春节同期购票量的2倍多。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滑雪场,较冬奥申办成功的2015年增幅达317%和41%。除了滑雪装备外,滑雪场也是滑雪产业的另一大支柱。尽管滑雪运动风靡,但国内滑雪场盈利水平却回温乏力。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2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当前的测算,北京冬奥会预算收支平衡,在考虑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之后,总体规模与申办预算大体相当。冬奥会是一项全球性的大规模体育盛会,具有极强的奥运经济效应。通常来说,冬奥经济效应一般有凝聚效应、辐射效应和瞬间放大效应。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为中国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正经历从“1”到“N”,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产品服务升级,从增加消费者数量到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体验,从产业链完善到产业价值链实现积极向好发展的过程。凝聚效应是指借助冬奥会,使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向主办地凝聚。辐射效应是指举行冬奥会,可以对邻近城市、相关产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瞬间放大效应则是指,因为举办冬奥会,经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速发展起来,GDP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增长。北京冬奥会在开幕前、举办中以及后冬奥时代的整个冬奥周期都带来和创造出相应的“冬奥经济效应”。 作为国内举办规模最大的冰雪赛事,北京冬奥会成功激发了国人对于冬奥及相关冰雪运动的热情。数据显示,近30天,百度百科冬奥相关词条浏览量上涨276%,百度知道冬奥相关提问量上涨162%。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冬奥会目前已签约45家赞助企业,一共有12家,分别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首钢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包括官方赞助商11家、官方独家供应商10家、官方供应商13家。例如伊利、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顺鑫农业、士力架等快消品成为“主力军”。

冰雪产业又称白色经济,由上游包括冰雪场地建设、冰雪场地装备零部件等,中游主要为冰雪赛事服务、大众冰雪运动及培训、冰雪旅游等,下游为分销及营销渠道,最后到达参与冰雪产业活动的消费者等组成。伴随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叠加国家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支援措施,冰雪赛事服务业、大众冰雪运动及培训业、冰雪旅游业等逐渐复苏,2021年我国冰雪产业已有较大幅度的反弹。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将超过5000万。根据奥林匹克战略,虽然冬奥会的战略目标是以冬奥会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基础的,但成功举办冬奥会是当前冬奥会战略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滑雪产业改革需要改善滑雪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 从本质上讲,滑雪产业是冬奥会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现实的。 冬奥会不可否认,冬奥会的战略目标与滑雪行业的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快速增长的滑雪市场。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数据显示,在2020年-2021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 3900亿元。预计到 “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据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介绍,国内涉及冰雪运动户外装备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探路者、三夫户外,以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卡宾滑雪等。其中,探路者是国内最大的户外用品企业,产品涵盖户外服装、户外功能鞋和户外装备等系列,2020年,探路者股价最高一度冲到12.77元/股,相比去年初6元/股左右的股价翻倍。

而说起冬奥会带火的冰雪运动,滑雪无疑是其中之一。滑雪这项运动号称“白色鸦片”,烧钱、易上瘾,是不少企业家、明星的爱好所在。雷军、柳传志、王石、刘永好、孙宏斌等商业大佬均为滑雪爱好者,那句风靡网络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正是雷军滑雪时在山上悟出的道理。此外,滑雪场也被评为最易偶遇明星的场合之一。苏州华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就表示,目前,滑雪装备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尤其对于专业滑雪者和滑雪爱好者,一般首选国外品牌。尤其是,还有部分群体并非聚焦在滑雪本身,而是为了拍“大片”进行攀比。资本也纷纷将目光瞄准冰雪“赛道”。今年1月,雪鸮科技再次完成新一轮融资。探路者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8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净利润2938.33万,同比扭亏为盈。三夫户外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3.47亿元,同比增长25.5%,但未能实现盈利。相比之下,卡宾滑雪的规模一直较小,近年来资金链紧张,2020年受疫情影响,业务几近停滞。据统计,2021年1月以来,已有奥雪文化、SNOW51、极限之路、滑呗、GOSKI等滑雪创业公司获得数千万元融资,累计涉及融资额近5亿元。而涉及到冰雪产业端以及盛事服务商企业,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巴克豪斯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亦分别获得1亿元的意向融资。数据显示,2015年~2022年,“冰雪项目”领域累计共完成38起投资。其中,在投资数量上,2016年和2021年是投资高峰期,这两年分别完成10起和9起投资;而从投资金额来看,2015年和2019年的投资额最多,分别为7.37亿元和7.03亿元。2021年,与冰雪相关的领域就已实现多笔融资。2021年2月,滑雪社交平台GOSKI获得了2000万元A+轮融资;随后,雪鸮科技、单板滑雪品牌奥雪文化和滑雪培训机构SNOW51在2021年均获得了两轮融资。

2022年,冬奥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助力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国内体育产业经历疫情的冲刷方兴未艾,在中国庞大的体育消费者基数、积极的政策护航、数字经济转型以及体育消费观念升级下,长期看好为体育产业带来长足发展,相关体育数字经济、全民健身、冰雪产业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新一波红利。据行业资深之家,苏州华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经济更好发展,以“冰雪+”为主题,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以及生态场景构建、商业模式创建、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等,瞄准冰雪经济中的设备供应商、滑雪滑冰场开发公司、冰雪旅游企业、冰雪运动和旅游个人客户等提供全方位的商务服务。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人,冰雪运动已从年轻化、区域化向全年龄段、全国延伸。参考国际经验,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会迎来冰雪运动发展的黄金期。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9年开始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冰雪运动发展潜力将不断释放。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就介绍:目前我国冰雪产业的产业链还不完善,从场地、装备,到训练、赛事都是刚刚起步,尤其是滑雪装备,基本上全都靠进口。

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滑雪场,较冬奥申办成功的2015年增幅达317%和41%。中国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冰雪产业体系。滑雪运动的兴起,只能说是让大众和行业看到了滑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潜力,得益于冬奥会的影响,滑雪经济和其他冰雪运动或将在2022年迎来新一轮爆发,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冰雪运动打破季节和场地限制,需要付出的成本更高,风险也不小。

举办冬奥会具有重要的体育作用。 从奥林匹克精神来看,冬奥会不仅是冬季运动的最高舞台,也是展现冬季运动魅力的舞台。 奥运会的举办不仅将鼓励中国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传播做出重大贡献。从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首次使用电子计时,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转播,再到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开通世界上首条高铁,我们看到,奥运盛会的开启,总是伴随着新的科技成果的诞生。据巴克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介绍:‘’在数字人民币、氢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冬奥会带来的投资加持作用会更加明显‘’。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基于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一张网的核心理念,打造统一标准的具有奥运品质的场馆网络以及通信服务保障体系。中国联通冬奥会办公室主任、市场部副总经理杜永红表示,从成为“双奥企业”那一刻起,中国联通秉承初心,持续践行央企使命担当,着力落实“智慧冬奥”战略布局,将先进的通信技术,特别是5G技术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科技领域的研发成果有效融合,以创新应用赋能一届科技冬奥、智慧冬奥,展示中国强大科技实力。据杜永红介绍,当前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科技冬奥、智慧冬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基础与环境支撑,为构建“冬奥,智能新时代”提供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还有,今年北京冬奥已经完成核心系统迁移上云。这是奥运史上首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IT,至此,奥运最核心的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医疗、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上。本届冬奥会的全面上云,也为赛事直播和转播以及观众观赛体验上带来了新的可能,比如解决新闻采编巨量工作,让AR/VR设备、高清视频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无处不在的幕后英雄人工智能,以及活跃在一线的机器人,同样将乘着北京冬奥的东风再次被吹上风口,尤其是消毒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防疫机器人等,在冬奥会后有望大规模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巴克豪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也指出,本届冬奥会的这些科技成果将从赛场走向日常,经过资本的加持,可以成为大众生活的新亮点。

如何确保冬奥物资安全输送,如何维护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安全,又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精准配备物资,保证冬奥会刚性需求,不仅对冬奥组委提出了难题,更是对本次冬奥会相关服务商的一次“大考”。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物流总监介绍:“当前,受疫情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依然不是很稳定。”显然,对于首次服务奥运赛事的中国物流业来说,冬奥会是一次最好的“试金石”。 京东物流在冬奥主物流中心引入智能仓储管理设施,对高风险物资实行自动化管理及分拣,降低库内操作工人接触高风险物资的机率,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的仓储管理,有效应对进口物资仓储管理的防疫压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测,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苏州华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张总指出:中国冰雪运动渗透率和其它国家相比非常低,以滑雪为例,2019年渗透率(滑雪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为1%,传统滑雪强国如瑞士渗透率高达35%,日本、美国分别为9%和8%。有媒体报道,国内头部雪场之一的河北崇礼万龙滑雪场在2015年实现盈利之前,其创始人罗力曾多次坦言,亏损已有17个年头。滑雪场本身是个微利的行业,同时又有非常明显的淡旺季,国内大部分雪场都处于亏损状态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新闻。冬奥会来临,滑雪热潮的兴起,给各家雪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如何破解四季运营难题,仍是雪场的运营者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投资者的嗅觉是敏锐的,最明显的变化是房地产业。据业内人士介绍“北京到崇礼的高铁奥运前开通后,房子肯定还要升值,申奥成功第二天,很多楼盘单价直接提高2000元。”

《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1年雪季,国内滑雪人次已达2076万人次,国内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国产滑雪用品品牌化,中国品牌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在看到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消息后,VECTOR创始人刘雨珊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2016年,她辞掉国外的工作回到祖国,创立VECTOR品牌。相比入门爱好者的装备,VECTOR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再加上友好的价格,一上市即受到了全球休闲类滑雪爱好者的欢迎。在速卖通平台连续3年海外市场销售额增长超150%。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运动员入场环节,被网友称为“大型羽绒服秀场”。运动员们身着各式羽绒服亮相,受到极大关注,其中带有中国元素的羽绒服获得不少人的青睐。“冬奥会的开幕式上,我们代表团的制服是中国红,中国军团的比赛装备也带有国旗标志,感觉很有中国风的感觉。所以我就从网上下单,追个潮流。”市民黄女士说。在某电商购物平台输入“冬奥羽绒服”字样,立刻弹跳出“冬奥特许国旗款”羽绒服,笔者注意到该款羽绒服月销100多件,客服称,冬奥会开幕式后,该款羽绒服的销量有明显提升。

除了羽绒服,大众对滑雪装备的消费热情也很高涨,京东近期发布的冰雪运动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京东年货节期间,冰雪运动相关品类消费增长显著,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时段增长了135%。其中,冰雪器材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7%,冰雪运动服装同比增长99%,冰雪运动护具同比增长41%。 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的用户,虽然见到雪的机会少,但表现出了强烈的冬奥关注兴趣,包括喜欢冰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具体赛事。南方人对冰雪的向往,似乎比北方人还浓厚。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许零售商和特许生产商,2月7日,元隆雅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鉴于上述冬奥特许商品近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公司已经组织员工和工厂全面开工生产,全力协调产能配给,保障冬奥会特许商品的供应,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可见冬奥会商机之火爆!2021年,掌握供应链优势的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利用自有及国外平台将产品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国产滑雪装备什么都不缺,就缺自己的品牌。只有拥有品牌,‘出海’才能和进口品牌竞争,才能有定价权。”

在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看来,冰雪产业距离“金矿”尚远,因为现在冰雪人口少,民众对冰雪的认知需要过程。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认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并理解冰雪运动,这项运动的商业价值会才会越来越大。“冬奥风”除了带动与冰雪相关的运动、冰雪游等消费热,也对服饰、冰雪装备等领域起到拉动作用。亚伯拉罕供应链管理(苏州)有限公司有关专家也指出:像滑雪这样热门的运动,消费水平也不低,大多数跟风热度加入的玩家,更主要是体验而已,热度过后消费热情是否下降,尚不清楚。冰雪运动目前还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尤其是一些极限运动,对专业人士要求更高。要进一步挖掘这一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品牌,在更加细分的品类上培养一批忠诚的客户,再就是不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度,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