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更“酷”一点?

为什么我们不能更“酷”一点?
2018年05月21日 19:15 庄人看庄事

很多生性内向的人都经历过一些突然想要改变自我的时刻,比如,明天就要在一个有几百名观众的行业论坛上发表演讲,希望自己能表现得体,充满说服力,或者只是来到新公司的第一天,能够谈笑风生的跟同事讲个段子,甚至只是出差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希望自己能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轻松自如跟酒吧吧台的邻座搭话聊天。

不过,虽然在心里一直默念“我可以的”,晚上还仔细看了一遍《TED演讲的奥秘》,甚至对着镜子排练过几次段子,开场白也在心里酝酿了好一阵子,但真正到了现场,这些内向的人还是忍不住脸色绯红,心跳加速,甚至心神不宁,满头大汗,就连陌生的吧台邻座都感到奇怪:“你没有什么不舒服吧?”

此时,这些内向者心里往往充满了悔恨和懊恼,为什么我们无法克服内向的阻碍,为什么我们不能表现得更“酷”一点?那些看起来在公众面前镇定自若的人,跟一般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又是怎样做到的?

一项从上世纪80年代进行到现在的心理行为实验,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答案。上世纪80年代末,最出色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哈佛大学的杰罗米·卡根教授在哈佛大学儿童研究实验室,招揽了500名四个月左右大的婴儿参与这个实验。

卡根对这些四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一些无害的外部刺激,比如让他们听气球爆炸的声音,彩色玩具的晃动,闻酒精棉签的味道,其中大约有20%的婴儿会对这些刺激有着强烈反应,他们会号啕大哭,或者用力蹬腿,挥舞胳膊,卡根把这部分婴儿称为“高度应激群体”,大约有40% 的婴儿则没有太多反应,仍然保持安静,卡根把他们称为“低度应激群体”,其余40%的婴儿介于这两种状态之间。

根据这些婴儿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卡根就能够大概率判断这名婴儿以后会成为一个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不过,与很多人所想象相反的是,那些反应强烈的“高度应激群体”,未来更有可能成为性格严肃、谨慎的人,而那些安静的“低度应激群体”,反而可能成为性格外向、奔放的人。

除了观察行为反应,卡根还测量了孩子们的心率、血压、手指温度和一些其他神经指标,这些指标大都被人类大脑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杏仁核所控制,脑科学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建立恐惧记忆的神经中枢,它的功能在大脑中相当于情绪交换器。

卡根发现,那些高度应激群体的孩子,比低度应激群体孩子的杏仁核更加容易兴奋,所以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他们容易心率升高,瞳孔扩张,声带收缩,唾液中皮质醇含量上升,一句话,他们天生就容易对外界刺激感到紧张,所以,在漫长的人生中,他们也更容易成为内向的人。

卡根把自己对于高度应激群体的研究发现发表在了1988年的《科学》杂志上,并且让“性情”天生的观念广为流传,他自己说,“性情这个东西,要比我想象中的,比我情愿相信的还要强大”。

当然,卡根也说了,高度应激并不是内向性格的唯一生物学表征。生理基础只是为孩子们塑造了与生具来的性情(temperament),而个性(personality)的形成则是一个社会环境与个人经历共同塑造的过程,打个比方,性情像是地基,个性则是建立在其上的建筑。

不过,这个实验还是为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找到了生物基础。也有心理学家用橡皮筋来比喻性情和个性的关系,我们的性情就如同一根根长短不一的橡皮筋,它富有弹性,可屈可伸,你可以用力去拉伸一根原本比较短粗的橡皮筋,让它看起来跟长橡皮筋差不多,但是这种拉伸毕竟是有限度的。

我们平时说的“脸皮薄”、“脸皮厚”不仅是个比喻,跟现实情况也非常吻合。高度应激群体在面对噪音、情感波动和其他外界刺激时,身体排汗较多,触摸起来体温比较高,感觉皮肤是“薄”的,而低度应激群体则排汗较少,触摸起来体温比较低,感觉皮肤是“厚”的,即使肉眼无法察觉,皮肤导电测试也能够测量出这种细微的差别,实际上,测谎仪也利用了这一现象。

而我们常说的“酷”,跟低度应激几乎就是同义语,想想电影里那些“酷”主角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在面对挑衅时不动声色,即使在面对威胁时也能保持冷静,仿佛身边的事情跟他们并没有关系。极端情况下,比如那些杏仁核曾经受损的人表现得极度冷酷,几乎不会对外界产生情绪反应,测谎仪对他们几乎不起作用——听起来很酷吧?但他们中不少人会有反社会人格的问题。

这也就是说,对陌生环境与外界刺激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天生的禀赋,而不是后天习得的能力,内向者当然可以学习上一大堆演讲和沟通之道,但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杏仁核,面对台下的观众、新同事和陌生的吧台邻座时,他们还是会心跳加速,手足无措。

听到这儿,内向者也许会感到有些绝望,或者干脆感到释然:原来我们的问题是在大脑深处,不如干脆认命,老老实实做一个内向的人。“酷”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你天生就不酷,那么“扮酷”不但辛苦,而且根本于事无补。

问题在于,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内向相比外向是一种竞争劣势的固定思维,健谈的人比拙于言辞的人显得更加聪明,开朗的人比不善表达情感的人显得更加合群,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市面上有大量帮助内向的人转变性格的书,但却几乎看不到一本教外向的人学会如何内向的书。

比如有本书叫做《别让太过内向误了你》,还有本书叫做《内向者求生术:内向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展露锋芒》——在这个外向的世界里,内向者都难以存活到了要求生的地步了,还有一本书叫做《内向也是一种优势》,虽然看起来是在说内向的优势,但是这个“也”字却暴露了作者的真实想法。

看起来,内向是一种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而外向则是一种天然的恩赐,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向者自带光环的世界中,在这种压力下,内向者有时候会努力扮演一个外向者,隐瞒自己的内向性格,有些熟练的表演者甚至把自己都给骗了,直到他们遇到重大变故时,才开始反思自己的天性。

苏珊·凯恩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里,则指出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找到内向者更加适合的领域,比如从事那些更需要耐心,敏感,深思熟虑和谨言慎行的事情,正如这本书的题记所说,“这个世界需要热情,需要无情,需要漠然,也需要怯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