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开幕,AI应用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加速落地,全行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速

第二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开幕,AI应用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加速落地,全行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速
2021年05月21日 20:11 人民资讯

5月20日,2021第二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开幕式暨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据悉,本次展会将连续举办三天,共设置人工智能硬件终端展示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展示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展示区、5G+AI 智能产品展示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展示区五大展区。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有众多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企业参展,涉及智慧防疫、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物联网、智能驾驶、车联网、5G商用、云计算等,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大数据、物联网、计算机视觉受青睐,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加速应用

在本次活动现场,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郎丽艳介绍,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257亿,同比增长16.7%,人工智能领域投入额金额为896.2亿元,融资数量467亿。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425家,其中22.3%的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18.6%的企业分布在技术层,59.1%的企业分布在应用层。

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1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人工智能行业资本市场活跃,投融资势头回升。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金额突破800亿元,投融资数近500件。从投资领域来看,基础技术面的大数据、物联网、计算机视觉依然是受资本青睐的领域;另外在应用层面,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加速应用,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投资。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申请专利55.13万项,登记软件著作权超12万件,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

从领域分布来看,基础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芯片企业仍然是人工智能行业创新最活跃的主体。从企业来看,百度、腾讯、联想、中芯国际、海康威视等是我国专利申请量领先的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人工智能企业专利申请量以28.32万件位居第一。

《白皮书》同时指出,中国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其中,中国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比较薄弱,例如,人工智能领域的L4级别自动驾驶、类脑智能计算、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距离技术成熟期还有较长一段时间,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研发投入。

行业创业者如何看人工智能发展?

“现在值得关注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国产化,目前领头雁是华为昇腾,接下来还有二三十家GPU的公司往前冲,希望大家关注这个领域,人工智能国产化浪潮应该很快会到来。”为客户提供云计算综合解决方案的宝德计算机董事长兼CEO李瑞杰这样表示。

“我们看到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整个数据的计算在从云端转向边缘,能够以更快的数据速度去传输数据、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是未来的重点需求。”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行业大客户总经理李勇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物和设备越来越像一台一台的计算机,我们发现其实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万物智能化的阶段,数据正呈指数级的爆发。”

“现在AI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很多机构都预测,到了2025年,整个产业在中国就可以达到4千亿,其实我觉得远远不止,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去尝试人工智能的应用。”计算机视觉与云端服务提供商深圳极视角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商业化副总裁何庆表示,“目前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做头部算法去了,比如搜索人脸识别,发现有无数的公司做人脸识别,但是很多的长尾和腰部的需求没有人做的,而且这些又来自于很细微的场景和中小企业,针对腰部和尾部的算法,是我们目前的侧重点。”

人工智能全行业产业化已经开启

AI是当前三大科技红利之一,行业景气度高,未来成长空间大。同时,也存在投入大,专业壁垒高的现象。近几年成立的 AI 新公司普遍有着更强的集团、团队、技术、资金等背景, 如2021年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AI公司主要有百度拆分的昆仑芯片和合资建立的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

国盛证券发布研报表示,AI创业窗口期接近尾声,开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产业各环节逐步明晰,规模化应用突破已现曙光。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发展速度较快,智能推荐、视觉识别、语音助手等智能技术能力已深度应用至电商、社交、资讯等消费互联网平台以及手机、无人机等消费终端中,并加速与核心业务进行整合。当前,智能技术正在向更多的行业领域渗透,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加速布局,不断完善技术生产工具,加速形成基础计算理论、芯片、软硬协同、系统协同全栈技术支撑能力,探索孕育基础和垂直行业技术平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规模经济有望形成。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四种生态模式。第一,人工智能全面融入云服务体系,云服务厂商积极构建AI基础设施生态。亚马逊、微软、谷歌为代表的厂商布局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开源开发工具、研发平台、技术服务、行业使能方案等全栈AI技术支撑体系。第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以视觉、语音等技术优势切入,加速打造垂直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和解决方案生态。当前,该类主体正在加速推动智能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落地,聚焦构建面向行业场景的平台生态,涌现出一批如依图care.ai(医疗)、百度Apollo开放平台(自动驾驶)等行业平台。第三,传统企业以行业经验切入,强调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积极构建围绕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多维度的创新生态。传统行业头部企业针对颠覆性、前沿性技术展开系统布局,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和优势。第四,硬件厂商以芯片设计、整机集成为切入点,加速构建软硬协同产业生态。

来源:证券时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