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雪,步步走下神坛的冰淇淋霸主

和路雪,步步走下神坛的冰淇淋霸主
2024年06月14日 19:12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夏日到来之际,吃上一口甜甜的冰淇淋,是许多人的小确幸。但随着控糖、减糖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意识到糖分对身体的危害,进而转向低糖饮食的怀抱,尤其是在近几年关于“冰淇淋刺客”的新闻层出不穷的,冰淇淋也开始变得不那么“好吃”了。

和路雪作为霸占国内冰淇淋市场王座的常胜将军,近年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毕竟前有“冰淇淋界爱马仕”钟薛高等新锐品牌打擂台,后有各种跨界网红新品种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在前后夹击之下,和路雪的一成不变,就变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市场两极分化,品牌忠诚度持续下滑

冰淇淋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品类,在过去,几乎只能在线下实体店采购。而现如今,随着冷链物流的便捷和高效,在线销售冰淇淋也不再是奢望,这也是许多网红冰淇淋得以崛起的先决条件。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我国冰淇淋行业发展尤为迅速。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间,我国冰淇淋行业的市场规模从不足900亿,暴涨至增长至1600亿,6年间累计上涨超过90%。截至2023年中国冰淇淋市场销售额规模已经达到了574.78亿,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冰淇淋的“性价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2-4元的冰淇淋已经不见了,剩下的竟然是10元,甚至更昂贵的冰淇淋。

调研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单支冰淇淋或冰淇淋的可接受价格》调查中,近五成受访者表示,自己只能接受单价在10元以下的冰淇淋,三成选择10-15元的冰淇淋较多,仅有不到一成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单价在15元以上的冰淇淋。

在能够选择的冰淇淋口味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做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许多新兴品牌都选择了从产品外观和口味下手,尤其是那些走“一次性消费”路线的网红产品,其主打的就是一时的爆炸流量。

而因为这些新兴品牌的涌现,传统品牌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尤其是近几年基本没有什么新产品推出的和路雪,旗下的可爱多、梦龙这两大品牌,本就是走中高端路线的双雄,价格从3.5元-6元,涨到了现如今的6-10元,却仍是换汤不换药,这也让许多年轻消费者不愿再选择这两个品牌,因此和路雪旗下的品牌,市场存在感并不算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国潮风尚的火热,也让许多正逐步消亡的冰淇淋品牌,得以重新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北冰洋、东北大板、光明冰砖等等,在父母那一代的美味冰淇淋,现如今也在年轻一代的视野中重现,且受追捧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如果说是国货品牌、网络新兴品牌的崛起,对和路雪造成了市场冲击,那么和路雪自身品控以及配方表不一致的问题,就是导致其在华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另一诱因。

品控问题层出不穷,高价低质惹非议

和路雪旗下有多个冰淇淋品牌,从主打低消费人群的绿舌头、小牛奶,到中端消费者的千层雪、可爱多,再到高端人群青睐的梦龙。

和路雪庞大的产品布局,几乎能满足所有消费阶级的需求,但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事实证明,随着和路雪的产品线越来越多,出问题的概率也就越大。

例如,就在今年3月29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和路雪正在召回多个生产批次的梦龙经典系列冰淇淋,因为当中可能含有金属碎片。通告显示,本次涉事的梦龙冰淇淋的规格为3x100ml,保质期至2025年11月,批号分别为L3324、L3325、L3326、L3327和L3328。

尽管和路雪发消息称,此次召回不涉及其他地区的产品,但食品安全乃企业的头等大事,若连这都无法保证,又谈何品控呢?要知道,这已经不是和路雪第一次出现这类问题了。

据媒体报道,早在2021年,和路雪冰淇淋就因为配料表“双标”,被各大媒体联合报道,甚至引起消费者担忧。

据了解,和路雪旗下的拳头产品梦龙,国内版的冰淇淋大比例使用植物油,只有少量的奶粉,因此只能称为“植脂型冰淇淋”。双标配料表带来的是令人担忧的健康问题。

虽说冰淇淋已经是高糖饮食的代名词,但如实告知消费者,却是和路雪不愿意做到的,因为这会增加其生产成本。毕竟,冰淇淋业务在和路雪母公司联合利华看来,已经是一个不太赚钱的夕阳产业了。

例如,就在今年3月19日,联合利华发布公告称,将剥离冰淇淋业务,分拆将立即开始,预计到明年年底完成。独立后的冰淇淋管理团队将进一步优化其制造、物流网络以及分销渠道。此后,联合利华的业务将不再聚焦在冰淇淋方面,这无疑也是其对这一行业不再看好的讯号。

放眼联合利华目前的业务板块,其实不难看出,增速已经大幅度放缓的冰淇淋业务,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而且在奶茶兴起、手工冰淇淋日益平价化的时代里,传统的工厂式冰淇淋不再被年轻消费者所喜爱。

而且不亲民的梦龙等家庭式高端冰淇淋,也不再有足够的噱头能吸引新客户,毕竟此前有像钟薛高那样的网红品牌,在频繁抢夺市场份额。虽然钟薛高如今已奄奄一息,和路雪也难以回到当时如日中天的状态。

裁员7500人,和路雪仍异常乏力

此前,有媒体报道,和路雪母公司联合利华除了宣布剥离冰淇淋业务之外,还同步宣布预计裁员7500人,将节流行动进行到底。可即使如此,部分一线代理商也表示,冰淇淋在2024年,仿佛被打入了冷宫一般。

曾经60元一根的钟薛高,早已被放到打折区,即使价格降到几元,但仍无人问津;而2023年2月的冰工厂、3月的巧乐兹、4月的明治的抹茶冰淇淋等等,都相继遇冷,类似的案例,可谓是比比皆是。

尽管冰淇淋的保质期长达一年半,可“临期”的感觉,还是让消费者有些小疙瘩。由于贸易成本的递增,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不同程度地涨价,冰淇淋行业也不例外。

据统计资料显示,冰淇淋产品的单价相较于以往,平均提高了8.8%左右。一些本就价格较高的单品,更是一跃成为了“冰淇淋刺客”。

联合利华2023年财报显示,其冰淇淋业务营收为79亿欧元,基本销售额增长2.3%,销量则下滑了6%,是联合利华五大事业版图中销售额增速最低的。其财报中也大方承认,联合利华冰淇淋2023年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都在下降。

而“难搞”,则是国内部分和路雪代理商,对和路雪2024年Q1表现的一个“高度”概括,因为其一季度整体出货量同比2023年下降了约60%。

对此,和路雪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因为其为冰淇淋囤货导致滞销的经销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换货。以稳住其铺店率,但无论再怎么换,经销商也不再愿意大批量囤货,毕竟谁也不知道,和路雪愿意为代理商换几次。

业内分析师介绍,随着电商平台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消费者获得了更多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而且当自己一直购买的品牌频频涨价时,其自然会去尝试更多的新品种,来优化自己的恩格尔系数,这也引起了新一轮的“拯救老品牌效应”。

东北大板、天冰冰淇淋等等,一些认认真真做好一款产品,且几十年如一日不炒作、不营销,几乎没有涨价的老国货品牌,在近年重新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尤其是天冰冰淇淋,其推出的冠军小白纯牛奶冰淇淋,配料表十分干净,在一些网红博主的推动下,4元一只的冰淇淋,一夜爆红。

面对国外市场的消费降级,不再为高价冰淇淋买单的和路雪,原本寄希望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可无奈前有阴阳配料表,后有“拯救消失的国货”效应,这让本就毫无创新的和路雪,陷入了一个看起来没有退步,实际却“不进则退”的怪圈。

不可否认的是,和路雪近几年确实有在努力做一些营销推广,可“绿色环保”、“配方升级”、“口味创新”等等,这些“陈词滥调”,似乎已经不再能打动消费者了。动辄十几二十元的冰淇淋,或许在部分人看来,不如宜家或者是麦当劳的冰淇淋来得划算。

结语

和路雪作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在中国市场已深耕三十余年,凭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理解,其在品牌市场占有率、市场渗透率以及品牌忠诚度上均表现出色。

近年在中国内地投资建厂,更是表明了其看重国内市场的价值,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路雪在中国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尽管目前其仍位居国内冰淇淋市场的第一,但若和路雪仍然不加大自身新品的推送速度,把控好产品的质量以及口碑,面对本就在不断下滑的冰淇淋市场,和路雪或将会面临不小的压力,毕竟当母公司联合利华彻底剥离冰淇淋业务之后,和路雪就只能靠自己,步步前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