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听风吟】4月5日,清明节。
在华为工作了整整30年的余承东,传出了要离开华为,转而投奔雷军的消息。
“真是醉了,余承东加入小米汽车,我写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对于余承东要去小米的消息,网络中的评论大抵如此。
小米集团也在对媒体的回应中,使用了颇为带有情绪色彩的词汇:胡编乱造!
但一个现实却是,从最近华为、余承东对外的表态来看,余承东似乎的确成为了班里老师口中的“有些人”。
而华为这次,究竟是不是该支持余承东一次呢?
余承东成了“有些人”!
余承东是华为的“嫡系”,“嫡系”到了什么程度。
余承东于1993年加入华为,至今整整30年。而且,在2011年,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业务时,华为的龙头任正非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
很遗憾,在造车这件事上,余承东并没有得到上述支持,甚至渐渐成为了班里老师口中的“有些人”。
前段时间,华为距离上次不造车承诺时间松动之际,华为深度赋能的AITO问界系列车型的宣发用语中,用上了“华为”,接着华为要造车的消息甚嚣尘上。
但在3月31日,华为内部发文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该文件有效期5年。除此之外,华为对车身标识做出了严格要求,提出“HUAWEI AITO”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中。
“实际上我们本来是希望可以以问界来作为跨界合作品牌,所以才在它前面加了‘华为’”的余承东,尴不尴尬?
而更尴尬的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些部门、有些个人和合作伙伴在宣传中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用三十多年的发展构筑的品牌,不能被随意滥用”。
“有些个人”所指是谁?不言而喻。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当余承东成为了有些人,出走的消息自然也就出现了,无所谓真假!
余承东没说过想造车!
在最近围绕华为造不造车,余承东出走的相关消息中,“造车派”余承东成为了共识。
但实际上,即便是余承东也没有公开说过想造车,日前召开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下称百人会论坛)中,余承东在演讲中用了很大篇幅来论述有关“造车”的事,但没说要想造车。
“华为不造车,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只是我们想把“HUAWEI问界”成为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困惑”。
“如果这个车出来,都采用不同的品牌,我们去营销、服务、零售的话,很复杂,投入成本很高,我们希望采用一个共同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来使用,比如以“HUAWEI问界”的方式来做”。
“把它加上去以后,我们公司有些领导有不同的意见,因此我们又出了个文件,把“HUAWEI”给取消掉。实际上本质没有改变,我们本质上是想做“HUAWEI问界”的生态品牌,共同打造系列化车型”。
其实,即便是在向“有些领导”解释,余承东也没有说过自己想造车。但这不意味着他真的不想,不是吗?
在任正非发出不造车的承诺后,余承东在这条承诺的帖子下方留言:“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余承东还说:“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大家都会看明白什么?若干年后再来看什么?余承东想说的话是什么?我们不妨翻译翻译,是不是“华为不造车,将错失良机”呢?
余承东罕见得到了外界的支持!
坦白说,由于一直“遥遥领先”,余承东在媒体以及一些汽车工程师眼里的印象算不上多好,《道哥说车》编辑接触到的一些业内人士,私下里也会叫他“余大嘴”。
但这次,余承东似乎得到了一些支持的声音。日前的百人会论坛中,余承东说出了几个观点,包括:
1、华为仍是个被制裁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欧美日的车企很难选择华为作为主力智能化供应商;新势力车企在智能化上有自己的追求,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传统车企怕失去灵魂,也不会选择华为。
2、智能化投入巨大,如果没有很好地让大量使用华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车,进行大量的销售,就不能商业变现,就无法实现商业闭环。
而以上观点,其实都是为了论述一个问题的答案——华为为什么要做智选车。在余承东看来,华为是做不成博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的。
“过去我们的想法是,想成为零部件、Tier1的供应商,成为汽车领域类似于另外一个博世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好像这个条件不太成立”,余承东如是说,至于原因,除了智能化很难标准的去卖,还有上述所言。
“大嘴说的没错!”某车企原高管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华为因为被制裁,国际大厂不会用,蔚小理等新势力走科技路线也不用他,自主品牌大厂要求保持灵魂也不会用华为。所以走供应链路线走不通,唯有自己造车。
有意思的是,华为Huawei Inside模式(即HI模式)已然疲态尽显,如余承东所言“采用HI模式,有3个厂商跟我们合作,但现在基本上只剩长安的阿维塔了。”
余承东的判断有错吗?
回到一个关键问题上,华为不造车,真的会错失良机吗?
或许,华为已经错失良机了呢?“华为错过了几年的时间,本来华为的体系在造车方面既没有成本优势,又没有经验和技术积累优势,所以怎么看都很难看好。尤其是前期选择的模式,错失了几年的窗口期”,不具名汽车工程师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
在他看来,如果华为自己真的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刀真枪的造车,还是可以的,但感觉华为没有真刀真枪的干,又有想要干的意思,遮遮掩掩。“汽车是除了房地产之外最大的产业,应该早点自己动手”,上述不具名汽车工程师如是说。
而华为如果现在开始造车的话呢?“自己造车,也要符合商业逻辑”,上述原某车企高管表示。目前来看,华为在汽车业中还是有很深厚的“供应商”底色的,无论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和智选车模式,本质上都是以“华为”赋能车企。
而如果华为自己造车,是否要砍掉这些令其他车企感到敌意的业务呢?那么造车带来的产出,是否足以抹平赋能车企带来的好处呢?
或许,华为造不造车,本质上就是一场“子午谷奇谋”,只不过余承东扮演了魏延,而任正非、徐直军等扮演了诸葛亮。当然,如果余承东真的离开华为,去了小米、其他企业或者自己融资造车,倒是比较有意思,至少有希望看到这场“子午谷奇谋”的成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