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

「好书推荐」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
2020年09月23日 19:00 长安街读书会官方微博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

好书推荐

通信网络技术一直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发展”的历程后,迎来了 5G 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 5G 的应用无疑将加速这些技术更快地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数字经济带来新动力。

作为普通用户,对通信产业更替变迁的感知只是冰山一角。孙松林教授二十余年潜心于通信领域的研究,将自己的经验积累和产业认知梳理总结,集结成《5G 时代:经济增长新引擎》一书。该书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进通信领域,深入浅出地解读我国信息发展状况,见微知著,让冰山逐渐浮现,力求让大众感知到 5G 的全貌。

5G 解放想象力

“移动互联网在 4G 时代取得巨大成功,5G 时代的到来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这是目前讨论 5G 与 4G话题度很高的一个问题。

孙松林教授听到这个问题后笑了笑,说道:“大家常常会说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通信技术也是如此。5G 时代不仅仅能开启人们对智能生活的所有想象,还可能实现那些想象力边缘之外的事情。”

此时,孙松林教授坐在采访间,穿着深色笔挺的西服外套,戴着一副黑色全框眼镜。他在详细地讲述 5G的概念和应用,为了让在场的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认知,他很喜欢将晦涩难懂的概念代入到某一个环境下,联系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所有人一起去发挥想象。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平台中,对于 5G 时代的疑问和讨论此起彼伏。孙松林教授一直都在关注着大家的声音和看法,对大众科普 5G、让更多的人了解通信行业技术动态成为了他给自己安排的一项任务。

“任何事物都需要回溯源头,移动通信也不例外”。孙松林介绍道,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实际是由 3G 开启的。那个时候,“低头一族”还没有真正出现,人们还没有办法想象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吃穿住用行的一切需求。在 4G 出现后的短短几年,移动支付和短视频应用带来的巨大流量需求不由得令人感慨世事难料。而随后,2019年 6月 6日,工信部颁发了 4 张 5G 商用牌照,这个消息频频占据各大网络的热搜榜单。

在大家都在翘首以盼 5G 时代来临的时候,它却仍披着一层薄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绪。孙松林教授的一番话或许可以慢慢揭开这层纱。“如今,5G 在技术性能指标上全面超越了4G,其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差别较大的三大类。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之前我们熟知的 2G 至 4G都是无差别场景。所以,这三大基础应用场景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的创举。我可以举例让大家去想象。”

 孙松林慢慢地举例说道:“第一个场景是增强移动宽带。特点就是网速快、用户体验速率高。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视频,特别是5G带来的5G+4K/8K超高清视频,这是一个很大的应用。第二点是海量机器类通信,主要是面对物联网产业,针对‘物’来讲。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智能家居的使用,各种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的测量等,都是属于这个产业。我们现在可能想象不出来一个房间能容纳多少传感器,但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后,我们的想象力才可以进一步展开。”

目前,孙松林讲述的这两个应用场景已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被用户体验感知。但这样的渗透还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关于 5G 的应用场景研究已经处于测试过程。虽然很多测试的结果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广泛应用,关键点仍是用户实际生活的需求。”最后一个应用场景有一个较难理解的名称——超高可靠、低延时连接。孙松林进一步解释:“这个场景主要面对的产业就是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超高速移动通信等。超高可靠说的是基站与终端连接,需要确保进行通信链接的可靠度达到 99.99% 甚至99.999%以上,这样在控制汽车或是机器操作的场景下,才会降低危险系数。”

“低延时是指用户面延时1毫秒。有对比才有感知,4G是10毫秒,5G提高了10倍的延时时间。这个应用场景可以适用于超高速的移动。比如现在的高铁是每小时350公里,使用 4G 网络在高铁上打电话、上网是没有问题的。但下一代高铁是每小时500公里,4G没办法再满足需求了,只能用 5G 了。5G 可以满足在新一代高铁的通信需求。”孙松林如是说。

5G不是连接,是融合

在大致了解了 5G 的三个应用场景后,哪一个场景会最先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呢?孙松林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我觉得,车联网可能是第一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方面,其他的应用现在需求不是特别强烈。”

的确,信息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必须要比其他的应用提前部署。所以,5G的推动和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进。

“目前,5G 已经出现应用于大家熟知的无人驾驶领域,但在法律法规制定上面还是需要完善,人们的认知也是需要提高、接受,很多方面都是需要齐头并进的。”孙松林从事通信研究二十余年,对于 5G 的发展听到的最大的误解便是“5G 会很快落地实施”。

“5G 在什么时间具体落地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答案。”孙松林介绍道,现在 5G 商用场景通常都是第一大场景,剩下的还没有正式商用,标准也是刚刚制定完,5G 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在技术层面逐步解决。即使如此,孙松林坚定说道,“即使公众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至少 5G 在技术层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储备。”

在通信领域,1、3、5 奇数代基本都是革命性的,它的历史使命是培养用户的认知和未来市场,2、4、6偶数代则是收获红利的。“之所以说 5G 是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不仅仅是因为它完成了连接的任务,更多的是它完成了融合。例如‘5G+ABC’,‘A’是人工智能(AI),‘B’ 是大数据(big data),‘C’是云计算(cloud)。它能把这些数字科技裹挟,形成化学反应推给用户。

当代人在充分享受着移动通信技术带来便捷与红利的同时,像孙松林教授一样的研究人员想得更多的是“还能怎样更进一步?”

职业自豪感

孙松林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授,也是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号称“信息黄埔”,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工程类、科技类人才。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与学生们做组会讨论课题以及与通信类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流、调研是孙松林的日常事务。

与5G相关的课题研究属于孙松林教授的学科范围,在这个领域内,他的研究资源十分便利广泛。“从工信部到通信运营商,还有互联网、移动互联公司。整个信息类产业都会跟我们进行交流,这样,我们的调研基础面就很丰富。”

孙松林教授频频参与运营商和工信部的研讨会、咨询会,对具体性项目会进行实施和指导。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孙松林教授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对5G发展的认知日趋成熟,同时,他发现周围很多人对于技术在整个产业中的位置和作用有着明显的了解需求,很多社会人士、企业人员也对科技显露出很大的兴趣,但他们往往把握不住它的规律和要点。所以,将通信技术产业的全貌和规律给大家展示出来的想法日益强烈。这成为了孙松林写书的最初想法。

孙松林的想法不会只停留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一本酝酿多时的书籍编撰立刻提上日程。写书的过程远远没有想的那么容易,“挺痛苦,压力大”是孙松林的第一感受。从开始执笔到结束一共用了半年的时间,由于写作没有固定时间,他的所有空余时间都被利用上了。如此一来,以“5G 速度”完成一本《5G 时代:经济增长新引擎》,这件事情成为了孙松林在 2019 年的意外收获。

社会焦点大量关注在 5G 技术上,孙松林的压力不言而喻,但这也是他一直在前行的动力。“这是一种职业自豪感”,话至此处,孙松林讲述了一件他记忆深刻的事情。

2015 年,孙松林来到了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议事大厅,当他进入大厅时,他发现每一个参与国家都有一个名牌,上面写着国家名称,“CHINA(中国)”的名牌放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孙松林激动地走过去,拿起名牌,那一刻的感受很难描述,有激动自豪,还有不变的坚守和决心,那情景日久弥新。

“这就是作为通信研究人员最自豪的时刻。”孙松林如是说。

孙松林的这番话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进一步感受: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年底,全球总计 34 个国家或地区的 61 家运营商已推出 5G 商用服务,而正在投资 5G 技术的运营商多达 348 家,分布在 119 个国家或地区。5G 全球部署,中国贡献不可或缺。统计显示,中国提交的 5G国际标准文稿约占全球的 30%,主导标准化项目占比约40%,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在 5G 方面的国际地位提高得越来越快,地位越来越高,在 5G 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孙松林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之前谈话中稍显紧促的五官逐渐舒展,脸上不由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王雅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