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AndesGPT云栖首度曝光:不只是大模型 也是智能体

OPPO AndesGPT云栖首度曝光:不只是大模型 也是智能体
2023年11月01日 21:37 宿艺

ChatGPT引领全球生成式AI大模型风潮,使AI真正开始走入用户的多个生活场景。随着国内“百模大战”的兴起,从云到端的落地应用逐渐成为产业趋势。而作为连接多个生活场景枢纽的智能手机,因大模型的到来似乎将迎来革命性变革。

自八月中旬以来,中国头部手机厂商纷纷宣布自家的大模型,智能终端厂商的大模型“内卷”现象愈发明显。期间,OPPO公布了搭载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能力的新小布,并开启邀测。这个与OPPO安第斯智能云一脉相承的大模型迅速展现出强大实力,在9月SuperCLUE行业评测中,AndesGPT在十大基础能力排行榜的“知识与百科”能力中仅次于GPT4,位列国内大模型第一。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在云栖大会上亲眼目睹AndesGPT的真实面貌。

更OPPO的大模型 更专属的大模型

据介绍,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是OPPO自主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包含十亿至千亿以上多种不同参数规模的模型规格,可灵活支撑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或许会有人问,OPPO为什么要自训练大模型?或许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解答。

首先,OPPO的业务架构决定了大模型最直观的价值是To C提升现有产品的应用体验,它需要服务的是OPPO当下全球5亿用户。

作为当下的智能终端厂商TOP之一,在这场“大模型+终端”的潮流中,天然具备端和云协作配合上的系统级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并且基于OPPO终端的交互场景、用户用机习惯等去做专项的训练与优化,AndesGPT的诞生带着天然的“专属”特性。

其次,OPPO有实力和能力做好大模型。

从年初的百模大战到现在仅仅半年之久,潮水尚未退去就已有诸多跟风者 “淹死”。众所周知,做大模型是一件极其“烧钱”的事,在没有明确“商业化”道路的当下,每一次训练都是对自身硬实力的考验,OPPO显然身板是够硬的。

再从大模型几个关键成功要素,数据、算力、算法来看,OPPO在过去的积累并不弱于同行。数据层面,小布助手早已在21年突破月活过亿,大量真实的用户真实互动场景和高质量语料数据积累,成为AndesGPT最好的养料;算法层面,据悉2021年OPPO的预训练算法模型已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并在大规模知识图谱问答方面获得行业Top-1的成绩;算力层面,OPPO自主的安第斯智能云的持续投入,在这方面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必然也能保持行业一线水准。

有行业的推动、需求的必要、自身的硬实力,今年3月OPPO就低调开始了挑战大模型技术,才有了现在云栖大会上我们看到的真容。而且从一开始就定下的端云架构,数据源等等因素,也决定了AndesGPT的“专属”特性,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终端、服务OPPO用户。

是大模型,也是智能体

在云栖大会上,OPPO数据智能中心总经理鲍永成做了《OPPO大模型智能应用创新与实践》的分享,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面对智能化浪潮,OPPO一直积极拥抱。无论内部经营、还是终端产品,都在进行着智能化的升级。这些升级以AndesGPT大模型为基础,以智能体Agent为桥梁,不断探索大模型的场景落地。”

大模型的出现,为AI智能体带来了全新的想象力,今年加入OpenAI的前特斯拉AI总监Andrej Karpathy就曾表示:AI智能体,代表了AI的一种未来!

在云栖大会OPPO展台新小布的体验中,对话界面的左下侧有一个@智能体的标志,用户点开可以看到一些AndesGPT当下一些成熟的能力模块,如短视频脚本创作、PPT大纲、要点总结、文本润色等。

在这些能力中就可以一窥智能体的概念,如果GPT作为一个通用大模型,它所有的能力大概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准,而且具备极多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我们需要更专业、专用的知识和技能。而想要做到超过平均能力值,更专业,就需要针对GPT做特定岗位的“岗前培训”(训练),在专业领域可以感知、记忆、决策、行动,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更好的服务。随着用户越多地使用和输入,也会更快地推动智能体的自我成长和进化。

那么会成长失控么?鲍永成在采访中也明确提及,未来的智能体,是法律安全框架下的自主感知,自主决策,主动行为。说白了在AI智能化的这条道路上,OPPO安第斯智能云团队一直在坚持技术与安全的并行。

据悉,AndesGPT未来会开源Agent框架和高效推理框架,这让我们看到在OPPO端侧新小布上搭载更具用户细分场景的专属技能应用,对于OPPO、用户和开发者而言都将是一件极好的事。

三大优势能力 更终端的落地体验提

用三个词来总结AndesGPT的特性,就是对话增强、个人专属和端云协同。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特性正是GPT本身的能力与OPPO终端用户主流应用场景结合下的产物。

其中“对话”是对GPT的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模糊意图理解能力、生成能力等的综合性应用,甚至缺一不可。在没有引入大模型之前,知识问答信息获取就是用户语音交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类需求通常都是通过对话完成的,但过往要么是提供一个成型的固定答案或者给到一个跳转网页。引入GPT后,记忆能力使其可以根据对话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内容生成问答,让用户有更强的互动感,同时最大化凸显AndesGPT本就出众的知识与百科能力。可预测的是,大模型接入后用户的对话量必然会进一步增长。

“个人专属”在上文OPPO为什么要自训练大模型中已有提及。重点想与大家聊一下“端云协同”,OPPO端侧系统级优势如何最大化的发挥?

现在世界头部的GPT可以在手机端体验么?有一部分是可以的,比如ChatGPT,但需要比较稳定的网络环境。如果我在地铁或其他弱网环境下呢?如何保证AI基础体验,手里搭载GPT的智能手机必须一朝回到大模型之前?这就是端云协作的必要性,让GPT成为终端智能的常驻体验,确保复杂环境下不会存在过大的体验割裂。

再者安全问题。这是随AI大模型热潮而来的伴生问题,也是众多厂商必需同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用户在尝试一些比较专属的内容生成时,可能存在一些个人信息的输入,在AndesGPT的端云协同架构下,可以做到将涉及用户画像、情境感知相关隐私数据的使用都放在端侧处理,隐私无关的复杂任务请求云端处理,在完成用户诉求同时兼顾隐私安全与个性化体验。

最后是系统级能力的调用。在很多大模型苦恼如何落地应用的时候,AndesGPT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落地应用。终端厂商可以直接做到GPT在底层能力上的应用和优化,带来自身产品的直接进化,做到通过大模型完成对手机系统能力的直接调用。特别是GPT在模糊语意理解和多重任务编排的能力,可以将手机的便捷工具属性进一步放大,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用机体验。

新小布现场体验 你的专属智能助理

作为AndesGPT当下能力体现最直接的小布助手,本次云栖大会可以现场实机体验。有关AndesGPT的能力,大都可以在新小布中有更直接的体现。

首先就是非常GPT的生成能力。除却上文提及的几个智能体,朋友圈文案创作,儿童故事、小红书文案、餐厅点评、策划案生成、英文表达等都可以做到,大部分生成内容经过微调都可直接使用,足以满足日常多种场景应急。

而且新小布对于用户的知识性回答也更加全面和准确,可以做到连读的长对话,并且在对话中洞察用户的用机需求,辅助完成手机的操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新小布的记忆能力,使其在不断的对话中更加熟悉用户、了解用户,在某些建议性的问答中,可以提供更加专属个性化的建议,比如你可以让小布为你提供一份健身计划、周末出行计划等等。

据悉,现场体验的小布并非“完全体”,在未来还将基于AndesGPT进一步升级。而我们也期待未来遇到一个更人性化、更聪明的小布助手。

在笔者看来,大模型看似爆火近一年,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并没有太过深入的使用经验。而新小布的到来,大概很多OPPO用户距离GPT最近的一次。未来,整个社会会逐渐要求人们基本一定的AI素养,或许从最贴身的手机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OPPO数智工程事业部总裁刘海锋提到,大模型推动手机软硬件技术创新已成为不可撼动的事实,“我们将持续建设AndesGPT大模型以及新一代生成式智能助理,并加速推动手机OS和原生应用的智能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预见的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如何在端侧实现算力的高效利用?为了更好地支持大模型,手机在处理器、专用加速单元、存储、存储接口、系统框架和定制化芯片等等方面又将迎来怎样的提升?

问题并不会成为阻碍,而会成为前进的方向。显然这场大模型吹起的AI进化之风会是一场持续的竞争,甚至是未来3~5年,随着大模型技术更加成熟,更加透明,训练、推理成本更低,实用性和落地性会更强,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而这一切离不开OPPO等消费类电子企业从一开始就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这波技术浪潮中,在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为用户带来更普世的AI体验。

毕竟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能够更方便的体验到大模型能力,享受大模型带来的便利和智能,这就够了。就像某爆料说的那样“每一次用户使用GPT,厂家都在‘贴钱’”,所以越早用越好越多用越“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