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传统超市在商品力上面下了不少功夫,如加强源头采购、开发自有品牌、推动门店“去KA化”等。上述举措虽然让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但一些关键问题依然没有回答清楚。
比如,既然源头采购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大的价格优势,那么“去中间环节”为什么被认为是伪命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供应链管理。
在过去,零售企业从上到下怀有功利主义心态。零售企业眼里只有商品,没有供应链;过分看重交易条款,而忽略了客户价值。
举例来说,业界不乏这样的做法:既然山姆会员店、胖东来爆款商品卖得这么好,那我也搞一些山姆、胖东来的商品去卖。“山姆同款”、“胖东来同款”成为某些超市的引流利器。但企业经营者不会想一想,为什么山姆和胖东来能够获得这些好商品,它们是怎么来的?
零售行业将进入供应链为王时代。中国商超发展数十年,百强企业之首销售规模最大的时候也在一千亿元上下徘徊,“千亿魔咒”是本土超市难以打破的规模天花板。这背后,就是缺少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得供应链者得天下,这并非一句口号。
供应链是一种全局思维,核心是效率
“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引入中国也有十多年了,但国内大部分零售商并没有掌握这一概念。这些年,行业通行的一些看上去很受追捧,但并不见得正确的做法,也是源于这一概念的缺失。”英国采购与供应学会专业会员谢蓓表示。
我们借助供应链管理工具——彼得·卡拉杰克模型来说明问题。卡拉杰克模型将采购需要的物资根据“市场获得的难易程度”以及“对企业利润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分为日常物资、瓶颈物资、杠杆物资以及战略物资四个象限。
日常物资是指市场上有大量供应商可供选择,并且对企业利润影响较低的物资;瓶颈物资指的是低毛利、高风险,但超市不可或缺的品类;战略物资是指高价值、高毛利,市场上供应商比较少,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核心竞争力的品类;杠杆物资指的是市场上供应商比较多,对企业利润影响也比较高的品类。
卡拉杰克模型告诉我们,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局思维,零售企业应该先定义物资的属性,然后再确定与其供应商的合作方式,并由此为依据决定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和资源等。零售商不能把每一个供应商都以“杠杆物资”的方式去压榨,也没必要把所有的商品都追根溯源,与源头厂家合作。
国外一些优秀的零售商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比如,山姆会员店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商可以根据山姆的长期需求规划种植或养殖计划,确保稳定的货源供应,山姆也可借此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借助母公司沃尔玛的RetailLink系统,山姆与供应商亦可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根据产品的销售速度调整生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或断货情况的发生。
供应链的核心是效率。可以看出,数字化在山姆的供应链管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供应链主导者借助“数据+AI”让供应链上下游协作更加高效、快反、柔性化。
以希音(Shein)为例,这家服装零售企业去年销售额接近450亿美元、净利润增速达180%,它的APP在全球54个国家IOS购物APP中排名第一。希音的核心就是供应链管理,它先以小批量订单在网上进行测款,如果效果好,就追加订单,如果效果不好,立马停止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希音与供应商共享销售数据、市场反馈等信息,帮助供应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同时,希音也会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数据,优化自身的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
由此可见,供应链与数字化是一体同胞。在未来,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供应链。
供应链名为“链”,其实是一张网
“供应链名为链,其实是一张网,它是商品流、现金流以及信息流的合一”,谢蓓表示。
在过去,供应链“三流”中的信息流只在企业自身及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内部空间流动,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只能为企业自身服务。而在AI时代,这种信息流以大数据的形式分布在“云”上,这使得供应链具备生态化的属性。
在供应链生态方面,华为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华为作为一家优秀的品牌商,其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非常强大。依托自己的实践经验,华为将自身在智能制造以及供应链能力外溢出来,持续开放给行业客户与伙伴,形成一个从制造到流通再到消费端的生态。此外,华为云也正在被越来越多中国零售企业所认可。据华为云副总裁、战略与产业发展部总裁黄瑾介绍,中国零售TOP品牌中,目前已有80%的企业选择了华为云。
以华为云与某国际知名食品及零售集团的合作为例。该集团旗下拥有餐饮和零售(便利店)以及食品制造三大业务板块。在其零售端,该集团一直以来的痛点是门店订货以店长的经验为主,店长会根据历史销售数据结合第二天的天气、节假日等各类因素以人工方式向配送中心下达订单。
因此,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店长和一个新手店长对门店的业绩影响巨大。该集团的门店扩张受限于店长的培养周期。
了解到客户需求之后,华为云基于“预测大模型+天筹AI求解器”,帮助该集团实现了门店的自动订货。系统通过“天筹AI求解器”建模和求解,结合门店库存、在途、货架、历史销量等信息给出最佳订货量建议,达到缺货和库存成本的最优解。数据显示,通过对会员、商品、门店等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分析,华为云帮助该集团的零售门店降低60%左右的食材损耗,履约效率提升30%。
在供应链组织方面,华为云帮助该集团预测仓库的日发货量,并给出不同仓库的原料建议采购量、安全库存建议和分批送货建议,这使得企业提升了仓库面向门店服务的订单满足率,降低欠货率,并整体降低库存积压和报废,降低库存成本。
在更深的层面,华为云正在为该集团打造“AI大脑”,即以云服务为底座,基于数据平台+AI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自动化以及积累数据资产,从而让“人货场”实现高效沟通以及创新。
显而易见,在供应链方面,华为云凭借其强大的“数据+AI”基础底座为零售企业赋能,助力其实现产品创新与供应链的柔性供应,确保优质商品能够迅速且精准地送达至消费者手中。在这一过程中,华为云运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孵化出适用于零售企业的爆品打造、辅助设计、销量预测、配送优化、全渠道一盘货等五个场景能力,帮助定制一套涵盖产品创新与供应链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
此外,华为云还有面向用户运营,基于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的业务增长新路径,以及面向门店的数字化门店解决方案等一揽子工具。
总之,华为云正基于云上“数据 + AI”的融合模式,为零售企业带来用户增长、体验升级、产品创新、生态共建和全球布局五大方面创新,与伙伴共享商业共赢,共筑智能时代伟大品牌。
供应链核心是共赢,华为云“共筑”理念不谋而合
其实,对零售商而言,它一端连接的是消费者,另一端连接的是供应商,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零供关系”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这也关系到零售商能否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商品。
在过去,零售商借助自己的优势地位,盘剥和压榨供应商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一度使得零供之间关系紧张且微妙。
伴随着零售商渠道优势逐渐丧失,零售商也逐步意识到改善零供关系的必要性。于是这两年,零供双方都在呼吁,二者是共赢关系,而不是博弈关系。
阿尔迪(ALDI)、山姆会员店、7-11等优秀零售企业,它们对待供应商持有长期主义心态,追求公平,希望在供应链上下游的所有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核心是共赢。
以阿尔迪为例,它从来不会硬性要求供应商的某商品一定要降价多少,而是基于价值分析,对业务单位或成本单位进行检查,去除不必要的内容。阿尔迪公平对待合作伙伴,一直准时支付货款,双方谈判的价格一旦确定就不会重新调整,更不会事后要求新的折扣。正是这种自我约束,让阿尔迪与各类供应商保持了长达数十年良好的合作关系。
像以上这种供应链管理中的“共赢理念”也与华为云倡导的“共筑”思维不谋而合。在12月13日举办的“共筑智能时代伟大品牌——零售创新峰会2024”上,华为云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发布 “共筑智能时代伟大品牌 产业加速计划”让更多供应商伙伴受益。
这是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推广计划,比如为初创企业提供最高100万人民币的华为云服务代金券,帮助企业低成本敏捷上云,专注创新;在HC、HDC等华为全球性的峰会上对合作伙伴的品牌持续曝光,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为合作伙伴提供MDF市场营销资金,助力伙伴的市场营销推广等。
华为云为什么要提出“共筑智能时代伟大品牌”?背后是它对自身定位的清晰认知和产业发展的深刻洞察。
首先,华为云要做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沉淀华为丰富的端到端实践经验、数字化转型经验等,这些经验为零售企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成功模版。华为云还依托全球资源连通零售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了一个超级生态。
而在这个生态上面,零售企业、生态伙伴、华为云不断产生交互,孵化新场景,创造行业新价值。在华为云开放政策和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华为云也携手诸多行业 Know-how 伙伴共同打造面向零售行业的联合解决方案,最终使得零售企业受益于这个生态,同时相关的经验也回馈到这个生态,让整个生态可持续发展。
其次,这是一种共享精神和利他主义。供应链的核心思想是,先利他,再利己,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华为云“共筑”理念类似产业孵化器,让更多合作伙伴在上面加速成长,共同受益。
最后,这是华为对AI时代,产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AI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量全要素全联接”。即实现企业的资产、员工、客户、伙伴、生态等全互联,所有业务对象、过程、规则实现数字化,不仅要提升信息的量,更要改善信息的质,从而使企业具备智能化必须的数据和信息基础,也就是深度、全面的数字化。
未来是一个广泛联接的时代,每个企业都是数字生态上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独立生存的信息孤岛。华为的宏大愿景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合作。在华为看来,术业有专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而依托华为云,借助“数据+AI”释放企业创新能力,帮助中国传统零售企业跨越千亿天花板,塑造多个市场超越千亿的零售企业。华为云提出“共筑智能化时代伟大品牌”其目的也是希望号召零售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荣共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