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财报季,3月21日美团发布2024年年报,财报数据可圈可点。作为美团的投资者,我看完这份财报的感受是:护城河令人安心,对美团的出海和科技有期待。
先来看下财报数据吧。
整体上,2024年营业收入:3376亿,同比增长22%,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里除了拼多多之外,增速最高的平台企业了。
分业务来看,核心本地商业收入2502亿,同比增长20.95%;新业务收入873亿,同比增长25.07%。
而且“闪购”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
境外业务进展十分顺利。继去年10月在利雅得上线后,Keeta进一步拓展至沙特阿拉伯的所有主要城市,用户数和订单量迅速增长。
电话会议中,美团认为沙特阿拉伯等海外市场有更高的客单价,对业务的长期前景和盈利能力有信心。
此外,从财务数据看,美团的净利和现金流都很稳健。
截至3月28日,美团港股价格是160港元,对应的市盈率25倍。而且纵观腾讯、阿里巴巴等平台型企业,美团的体量不是最大的,但增速仍非常可观,PE也不是最高的。
对于营收增速超过20%的美团来说,25倍市盈率并不贵,也是比较稀缺的标的了,值得继续持有。
再看看美团的生态建设。
提到外卖,不仅要看外卖业务本身,还要看生态建设。因为外卖平台链接着商户、外卖员群体、用户,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供给、消费、服务生态圈,也涉及到各方利益。
美团的生态建设是否健康可持续,关系十分重大。首先,外卖员侧,收入保障、安全保障做得怎么样?
根据美团研究院最新调研数据,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各地高频骑手平均收入仍然保持了略高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
收入方面,全国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骑手每天平均跑单时间在5.18小时至6.22小时之间。
很多读者看了这个数据,估计与自己想象的有偏差。数据来自于系统,肯定是真实的。但是据我观察,外卖员除了两个饭点外,很多时间确实在等单休息。
此外,美团也一直在打造“骑手之家”“防疲劳”等福利措施,并已出资14亿为7个试点省市的600多万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后续应该会继续全国范围内覆盖。
其次,真金白银支持优质商户,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建设。对外卖品质的挑剔越来越多,美团的理念就是让用户“吃得更好,生活更好”,所以必须做好商户的支持。
为鼓励优质商户,直接给商户打钱,10亿元资金已经分三批发放。目前已经有3.8万商户收到了真金白银的现金支持。另外,上线了“明厨亮灶”专区,让用户吃得放心。
美团到底在AI上做了什么?
2025年一开年,在DeepSeek带动下,港股市场上阿里巴巴、腾讯等借助AI这股风,大幅上涨超40个点。美团是涨幅最小的。有人说,美团在AI上似乎没有动静。
2024年财报发布后,在电话会议上,美团王兴专门回答了分析师关于美团在AI上的投入和计划。我详细读了一遍,大概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美团的AI策略是进攻,不是防守。
第二,美团的AI早就用起来了,而且还要加大投入。王兴主要谈了三个方面,AI应用于办公、AI应用于业务产品、会持续投入AI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
他还透露,美团将在2025年在推出一个覆盖美团所有服务的AI助手,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免费的生活小秘书。
第三,AI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还会加大。王兴称,除了大模型研发外,还在基础硬件,比如GPU上投入数十亿元。
此外,王兴还谈到,AI也会极大推动robotics的发展。美团在自动配送车和无人机等领域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的技术,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运用。
未来robotics将与AI形成更为有机的结合,会在自动化配送等领域持续迭代。
截至2024年底,美团自动配送车和无人机分别累计完成491万单和45万单。
可以看到,美团对于AI的关注由来已久,在AI基础设施、模型训练和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表示会进一步加快探索步伐。
王兴指出,美团是一家连接线下业务和线上世界的科技公司。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有丰富的场景和技术,在AI时代,能在链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上,继续发挥优势。
从以上分析来看,美团在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外卖、到店酒旅等)拥有很好的护城河,特别是美团闪购快速增长;而新业务也表现出色,海外业务加快拓展。
科技方面,AI大模型加大投入,并关注AI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当前25倍PE的美团,确实价格合理,作为投资者比较放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