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灵魂人物空降:吉利天才局,智驾圈小震撼

华为灵魂人物空降:吉利天才局,智驾圈小震撼
2025年07月06日 19:03 王小琉

文|王小琉

当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步入深水区,核心人才的流向往往预示着技术路线与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吉利集团近期打出的这张“王牌”——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加盟其控股的重庆千里科技,其战略意义远超一次普通的高管变动,或将深度搅动智能驾驶下半场的战局。

6月20日晚间,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车BU)总裁王军正式加盟,出任公司联席总裁,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这位曾主导华为车BU从零起步、被誉为“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的技术大将,如今以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的身份加入吉利阵营,引发业内震动。看似是一场高层调整,实则代表着智能驾驶行业格局的一次重塑。

1

“黄金三角” 重塑智驾想象空间

从国家级研究所工程师,到华为3G/4G技术负责人,再到参与创建华为车BU,王军的履历堪称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缩影。“王军贯穿通信技术、智能汽车的复合背景,与千里科技‘AI+车’的战略高度契合”,有行业人士如此评价。

王军出生于1973年9月,在华为历任多个职务。作为华为车BU的首任总裁,王军在智能汽车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影响力。他于2019年参与创建华为车BU,主导了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推动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等车企的深度合作,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从0到1的核心推动者。

资料显示,在华为体系中,王军曾经是汽车业务话语权仅次于余承东的高管。2019年5月,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BU,王军系首任总裁;2021年,余承东被任命为车BU CEO,王军转任COO,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再后来,华为汽车业务发展为智选车(华为鸿蒙智行前身)、HUAWEI INSIDE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三线并行。其中,HUAWEI INSIDE相关业务由王军负责。

对于吉利来说,王军的加入不仅直接令行业对其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的相关业务信心大增,将IPD、IPMS等华为特色方法论更有效地引入和落实,对吉利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此次加盟千里科技后,王军将全面负责公司科技业务板块,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其30年通信技术与智能汽车的复合背景,与千里科技“AI+车”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事实上,千里科技自己的前世今生,正凸显了近年来吉利的布局能力,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它的前身力帆科技,曾是濒临破产的传统车企。2020年吉利通过满江红基金入主,2024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出任董事长,2025年2月正式更名千里科技,标志着这家企业完成从“车轮”到“智能”的基因重组,也让这家公司成为吉利智能化布局的“平台”公司。

今年3月,千里科技与吉利、迈驰智行、路特斯等企业共同投资设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推出“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吉利银河系列车型量产落地。

在王军加盟之前,千里科技已集结了两位核心人物。

其一是印奇,清华“天才班”出身、“福布斯青年领袖”、AI四小龙创始人,操盘算法与大模型团队,攻克自动驾驶的“世界模型”难题。其二是陈奇,曾任华为智驾硬件负责人,为千里打造了以“双芯”架构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在算力和能效比上均处于行业前列。

王军的加入,像是这场技术布局的临门一脚。其加盟将进一步强化科技业务的研发与落地能力。据业内分析,其在技术路线规划、生态合作整合等方面的经验,将加速千里科技智能驾驶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为“AI+车”战略提供强力支撑。三人形成的“黄金三角”,将全面推动吉利智驾生态构建“算法+硬件+生态”的闭环,加速吉利“AI+车”战略全面落地。

从资本市场来看,王军加盟的消息也获得了投资者的积极反馈。公告后的两个交易日,千里科技股价合计大涨7.12%。数据显示,千里科技2024年市值从160亿元增长至400亿元,涨幅达150%。摩根士丹利连夜发布研报,称其 “实现AI公司与OEM的闭环打通”,以资金投票印证了市场对其技术潜力的认可。

2

博弈加剧 智驾梦之队见雏形

当然,不可置否的是,“黄金三角” 重塑智驾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将带来内部团队的博弈加剧。看似分工明确的架构,实则内部暗流涌动,在数据归属、模型标准以及产品发布节奏等关键环节可能存在显著分歧,进而可能会加剧内部团队间的博弈。

此次人事变动,表面是高管流动,实则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格局加速演变的鲜明信号。顶尖技术人才从科技巨头向头部车企(或其科技子公司)流动的趋势如今日益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华为系的员工,已经成为吉利非常看重的一块人才资源。

陈奇,原先为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现在是吉利自动驾驶副总裁,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姜军,原先华为车BU自动驾驶首席运营官(分管高精地图、自动驾驶云),现在担任极氪智能座舱研发负责人。

王军此次加入后,千里科技则以“车企+AI企业+政府资本”三位一体(吉利、重庆基金、旷视系技术)形成生态联盟。

王军的履历横跨通信、芯片、整车和平台架构,既懂底层技术,也熟悉车企节奏。他的到来,为吉利补上了智能驾驶能力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某种意义上,吉利的“智驾三角”已经成型。算法有印奇,硬件靠陈奇,全局布局由王军执掌。所以外界最期待的是,王军的到来不是简单的团队堆叠抑或内卷,而是逐步可形成可类比华为ADS的自研链路闭环。

3

血海之战:智驾已成车企未来存亡关键

纵观整个智能驾驶行业,2025年开局,车企就从卷价格转为卷智能,一场关于汽车智能化的激战已然打响,甚至有人将今年称为中国汽车智能化元年。

年初,DeepSeek凭借其高效算法和开源特性一夜爆红,打破了科技巨头用算力构建起的高墙,让AI平民化成为现实。嗅觉敏锐的车企们闻风而动,纷纷宣布DeepSeek上车,并发布了各自的智能化战略。

具体到个例不难看出端倪:

特斯拉FSD凭借其独特的纯视觉方案和端到端大模型,在全球拥有数百万车主的数据积累,形成了强大的“数据飞轮效应”——即用户数据越多,算法迭代越快,用户体验越好,进而吸引更多用户,使其在算法成熟度上遥遥领先;华为ADS则依靠从自研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算法,实现了高效的快速迭代和场景落地,尤其在精确导航的前提下于城市复杂路况表现堪用;而小鹏(XPEV/09868)XNGP则凭借其在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领域的大规模普及和用户口碑,在特定场景下形成了先发优势。

无疑,当前智能驾驶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竞速之中,虽然内容各异,但目标一致——瞄准智驾。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引领汽车行业新一轮变革,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车企需不断创新并加强合作,才可以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在新的发展领域形成自己的AI竞争力。

在大模型和智能驾驶加速融合的时间窗口里,中国Tier 1正经历从“方案提供者”到“系统能力平台”的跃迁,千里科技正处于这个赛道的门口。

在目前传统汽车产业纷纷向华为等头部智能化供应商交出灵魂的今天,只有吉利等少数企业还在坚持智能化路线的灵魂。

早在2018年5月30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十年二十人》节目中便曾发表见解指出:“特斯拉本质是要构建线上技术,不像中国企业花几亿找个工程公司就搞几辆电动汽车,这没用。”他明确指出,特斯拉的核心目标并非传统汽车制造,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软件和数据的生态系统,汽车在其战略中只是技术落地的载体。李书福后续也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类似观点,强调汽车产业的未来在于智能化和软件定义。

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集团旗下星睿智算中心拥有23.5EFLOPS算力,位居中国车企榜首,全球仅次于特斯拉。千里科技与吉利的协同效应,将在智能驾驶数据闭环、算法迭代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王军加盟千里科技,是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投下的一枚关键棋子。对于吉利而言,千里科技或许不仅是一张智能化牌,更是一种组织方式的前瞻试验。因而王军的加入,不是一场单点补强,而是一次组织结构的“关键拼图”。

这不仅显著增强了吉利系的技术领导力与体系化能力,更可能引发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加速头部玩家对核心人才和技术的争夺。与此同时,这场围绕“汽车灵魂”的终极战役,因这位“灵魂人物”的转会而增添了更多变数,中国智能驾驶的版图或将因此迎来新一轮的重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