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金融,照搬C端打法是下策

B端金融,照搬C端打法是下策
2020年01月16日 22:11 洪言微语

转型B端小微金融的巨头(/龙头),多在C端消费金融取得了辉煌成绩。面对一个新领域,复刻C端打法几乎是自然选择。不过,这种打法忽略市场差异,刻舟求剑,算是下策。

C端消费金融的成功路径,可从三个角度来看:

一是战略视角。从战略视角看,快是稳健、慢是冒险,求快求大。找VC融资,拿钱砸科技、圈用户,圈住优质用户,抬高获客成本,垫高新进入者门槛。依托千万级用户,发展助贷,助力金融机构零售转型,助力自己再上新台阶。

二是风控视角。从风控视角看,抓大放小,重欺诈、轻信用。借助黑名单、人脸识别、设备指纹、位置信息及网络图谱控住欺诈风险;在信用风险上大胆实验(信用风险由高利率兜底),拓展消费、社交等互联网数据,发展大数据风控,打开用户边界和规模边界。

三是产品视角。从产品视角看,先以纯线上高息现金贷打开市场,高利率覆盖高风险,让规模跑起来,在规模增长中迭代模型和产品,积累用户、沉淀利润、夯实科技,在政策限制(现金贷新规)后顺势转型场景分期。

三个视角统合起来看,消费金融的成功不出互联网思维的边界。那从C端到B端,是否还行得通?行不通。C端消费金融战略层面的规模优先、激进增长,背后有个前提:场景成熟、利率自由。

所谓场景成熟,是指先有移动互联网场景,后有移动互联网金融。一则,成熟的场景累积了多元用户数据,让基于大数据的反欺诈成为可能,控住骗贷无底洞;二则,互联网场景让低成本批量获客成为可能,这是求快的前提,少了这个前提,快不起来,谈何互联网思维的落地?

所谓利率自由,是指利率定价空间大,试错创新有空间,商业模式可持续。现金贷新规之前,互联网贷款定价遵循市场供需法则(放贷人敢贷、借款人愿借),放贷机构以高定价增厚利润垫,发薪大方,迅速聚拢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之后面对监管环境和行业环境突变,才有能力走出灰色地带。相比之下,互联网思维在共享单车、共享货架领域的悲剧,皆因不能盈利之故——高成本获客,规模越大,亏空越大,最后走上不归路。

在B端小微金融领域,产业互联网刚刚起步,何谈场景成熟;利率定价强调普惠,亦缺乏盈利空间。没有场景成熟和利率自由,在B端照搬C端打法,盲推硬上、不计后果,出手必错。

理论上讲,B端水深林大,不似C端一览无遗,发力B端金融,需放眼长期竞争力的培育,而非短期内一城一池的得失。相比决心,更需要耐心。

但实践中看,长期战略层面的“是非”通常让步于短期经营层面的“利害”,短期利益优于长期布局,耽误了长期竞争力的培育。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B端风口已起、战鼓已响,选择自己的路,先行动起来吧。

本文由“洪言微语”原创,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