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新金融三年醇:践行,见远

阿里云新金融三年醇:践行,见远
2022年11月08日 19:07 轻金融

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首次超过台式电脑,中国信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10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个人,从线上到线下,数字化浪潮已无处不在。

2022年,“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成为这个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维持生存航线的主题,“数字化转型”是穿越迷雾最大的确定。今天,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行业—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能已经走了半程,或者很多机构认为自己已经走了半程,但实际上程度差异仍然非常大,有些时候甚至是“越过山丘,发现却无人守候”。金融数字化转型终局是怎样?如何判断数字化这条路到底走对了没有?如何印证今天的数字化将带来明天的金融高质量发展?11月3日,2022云栖大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峰会上,带领阿里云金融行业探索了3年的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首次给出了他的答案。

01

拓荒的3年,

开辟数字金融全景视野

2019年10月,阿里云进行了一次架构调整,原金融云业务部升级为新金融事业部,由原蚂蚁金服副总裁刘伟光负责,全面拉通阿里巴巴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的能力。经过三年耕耘,“新金融”已成为支撑阿里云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和一片沃土,这过程中的一千个日夜,刘伟光从不敢有一丝懈怠,登高见远,时刻向着无人区更远处砥砺前行。

再次站在云栖大会的聚光灯下,刘伟光认为,今天看,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识别、隐私安全计算都需要大量的算力的需求,这些金融科技和云平台、算力的结合,无疑是鱼和水的结合;而云和AI、开发模式的结合,将大大颠覆传统IT的运营效率。所以云给金融科技插上了翅膀,插上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云也不再是一个支撑手段,云会成为一个企业真正生产力和生产效力的发动机,也催化金融进入“全景数字金融”时代。

全景数字金融是什么?阿里云刘伟光给出了五个重要的指标:全业务、全场景、全连接、全数据、全架构。

第一全业务。五年前2017年,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实践与结合往往只有一些互联网业务领域的合作,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渠道等,而今天,随着云计算所承载的金融智能、边缘计算、AIOT、金融科技等“金融级云原生技术”不断深入和普及,对于整个金融业务的助力已经呈现出全量化、全景化的特征,逐渐承载起了全业务、端到端的业务支撑能力,包括个人业务、公司业务、机构业务、生态合作、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甚至监管报送业务。

第二全场景。过去金融业务更多的围绕在金融机构线上App和线下网点,或者是与互联网流量场景的简单合作。今天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金融机构需要全方位的运用新技术去触达并创造与更多场景的结合,尤其在绿色金融、场景金融、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经过几年的发展论证,数字经济全场景所需要的开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AI算力结合的新技术只有在云的平台上去结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对场景的触达和覆盖,形成对业务的全新重塑。

第三全连接。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消费者获取金融的信息、产品、服务的流程复杂、认知门槛高。随着音视频和AR/VR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今天的金融对客户的触达不仅是简单的APP、公众号信息媒介,而是开始产生了更多的面向未来的超级交互式新手段,通过直播、短视频、虚拟人的形式为客户提供投资教育、保险知识普及、风险防范、市场资讯解读等等新连接服务。未来视频营业厅、远程银行、数字人服务,沉浸式交互将逐渐成为全新的连接体验主流。

第四全数据。数据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全行业最关注的热点话题,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今天所有金融机构都需要创造的是一个面向全集团、全行、全保司的企业级的数据平台,按照平台层、能力层、应用层统一规划,并实现全公司的统一数据采建管用能力,同时包括数据计算功能、汇总功能,数据挖掘,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路管理,数据资产化标签管理以及整个AI和数据的结合,真正实现一个企业级全方位的数据平台。

第五全架构。过去“双模IT”是一个业内非常流行的词,而未来只有一种架构会覆盖所有银行业务,今天看互联网金融核心平台建设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证明未来云和分布式架构的结合,这些就是能够为金融机构所有的业务提供敏捷能力的支持的最好架构。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创新已经是大趋势,但自研创新绝对不能是历史的倒退,恰恰相反,今天阿里推出的“金融级云原生技术”已经经过大量的内外部场景实践,大大超越了传统的集中化架构的限制,今天新的信息技术创新绝不代表技术落后,而是基于业务场景的技术创新和最佳实践,改变过去很多技术的限制和业务的限制,所以全架构也更多强调新的架构去覆盖所有业务,而不是在某一个局部的系统采用新架构。

02

技术长征的3年,

为某银行一步落成大机下移

从服务第一家云上客户众安保险、第一家云下客户南京银行开始,刘伟光和新金融团队走过了三年多的征程,期间他们曾拜访过非常多金融机构的CEO、 CFO,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怎样让云这样的创新技术能够强有力支撑业务的创新、迭代以及业务指标上升?答案在阿里云新金融五年的实践中越发坚定:云计算公司创造价值不仅仅是从IT层面解决问题,而要从数字连接、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五个方面全面服务金融行业、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是写在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各处的签名档,刘伟光本人也一直致力于金融IT顶层架构的变迁和变革,推倒限制业务弹性扩展的集中式技术平台,用更先进的技术,分布式技术,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云的弹性能力,单元化处理、异地多活技术,实现上个世纪遗留的老架构所不能实现的对敏捷能力的支持,这就是刘伟光的想法。所以从互联网金融、健康险开始起步,逐渐用这些技术点滴证明安全可靠,到2020年,阿里云为四川农信提供核心领域服务、进一步在业内发起金融核心先锋联盟,到2022年8月,在某银行3个月内快速搭建新一代分布式云平台,并完成贷记卡核心系统云化升级,支撑9000万级别的日均交易量,“两地三中心、单元化多活”的容灾架构,确保“常切”“敢切”和“能切”。至此,金融史上某银行首次实现大机一步下移云平台的新突破……“从边缘业务,从互联网业务,从简单的数据库改造和今天走向全链路的分布式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云+单元化部署+多活这样架构完整的变迁,我们正在成为金融行业系统架变迁的推动者!”刘伟光说。

03

合作深入的3年,

原来的对手纷纷“打”成了伙伴

73年前中国初创金融体系开始,金融一直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共舞,起起伏伏数十年间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顶尖的金融ISV,几乎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一到几个龙头型的“带头大哥”。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今年在云栖大会展区阿里云金融行业解决方案展台上,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阿里云都和业内“最强者”站在了一起。长亮、中科软、恒生……而不过短短3年前,有些和阿里云彼此几乎都还是“王不见王”的状态。以长亮为例,2017年下半年,刘伟光邀请金融行业合作伙伴谈合作,唯一一家不跟阿里云见面的公司,就是长亮。如同两波人站在墙的两边,谁也互相看不见,但随着双方拓展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碰撞也越来越多,阿里云一直在引领与定义先进技术的更迭,比如FDMC第三代全分布式架构、金融数据中台的成熟度指数等。都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在顶尖的战场狭路相逢,于是“看见”是一种本能,互见彼此的长处和志同道合,为最终的合作写下了伏笔。

04

服务下沉的3年,

夯实数字金融实践路径 

这些年有很多内容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分析和畅想,但不同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特点、现有技术及历史原因等不同因素影响,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路径选择,有的从客户体验的层面逐步改造,有的从开放型生态方式进行改造,有的从数据价值转型驱动改造,有的从底层敏捷能力支持改造,所以这里面有很多选择,阿里云作为陪伴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伙伴,希望在探索过程当中把这些扎扎实实已经走过的路和未来金融机构做更多的结合,能够在转型路上、在数字化路上、在智能化路上,在构建全景金融的路上,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助力和支撑,燃烧出更多金融科技能力和云计算结合的微光,这将是这一代新金融人未来探索的方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