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鲸:说乐视生态是骗局,可小米生态链凭什么估值2000亿?

资鲸:说乐视生态是骗局,可小米生态链凭什么估值2000亿?
2018年01月17日 20:02 乔林儿

2018年新年伊始就不断的有消息传来——小米要上市了!同时据彭博社最新的报道,小米已经挑选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承销机构来负责IPO事宜,最快将于2018年下半年在联交所上市,预计彼时小米的估值将达到2000亿美元。

当然单靠小米手机这块业务实现2000亿市值,多少有些天方夜谭,毕竟主打性价比的小米手机利润率非常薄,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失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必然不会再向过去一样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之中更多的还是要靠小米这些年来依托手机而搭建的生态系统。

雷军说小米生态链

然而同样的是一直高歌构建生态系统,要“生态化反”的乐视,现在却陷入拖欠供应商款项、资金链断裂、大幅裁员、实际控制人贾跃亭跑路的尴尬境遇。

800倍增长的神话VS庞氏骗局

“站在风浪口,猪都可以飞”!抓住了移动互联网这波趋势的小米从一家只有几人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一家屈指可数的巨头企业,同时估值也一路暴涨。

从2010年4月, A轮融资时的估值2.5亿美元,再到B轮的10亿美元、C轮的40亿美元、D轮的100亿美元、E轮的450亿美元,以及现在传出的2000亿美元,将近8年时间里小米的估值涨了差不多快800倍。

小米估值蹭蹭往上涨

而乐视一路走来,虽然也曾有过多次闪亮的瞬间,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充斥着不断的质疑声。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股价也从最高时的40多块,夭折至15块,并且可预期的未来一旦乐视网开牌交易股价有极大可能继续迎来大跌。

更有前腾讯五位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在朋友圈里发文称“请朋友圈里投资了乐视的人将我自动拉黑,连乐视这么明显的庞氏骗局都看不出来的人,不配在投资圈混!”

都是打着生态的旗号,现在看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小米的模式迎来了成功,而乐视却成了所谓的“庞氏骗局”!

乐视生态链的牛口号

估值千亿的小米生态链

实际上早在2014年小米手机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时,雷军就提出,要在五年内切入100个细分领域,带动整个智能硬件的发展,把小米从一个大船变成整个舰队。于是在小米手机成功之后,小米确定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这三类投资领域。为什么选择投资而不是自己做?雷军解释得很简单:“小米必须要专注,否则效率就会降低。我们自己不要做,最好是找更专业、更优秀的人来做。”所以,雷军长期一直坚持以下投资原则:

①只参股,不控股

对于绝大多数生态链企业,小米只参股5%~20%左右,而不是直接控股,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却能享受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如,紫米电子:

紫米电子股份结构

和华扬资本股权激励客户比科斯的股权结构:

顺为创投、金星投资是雷军控股的投资公司

②只帮忙,不添乱

小米输入企业文化、产品理念、供应链、销售平台等,不干涉具体内部事宜。

③所有企业员工利益高度一致

小米内部、生态链核心员工大部分都在众米上的十五个持股平台上持股,真正的做到了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GP为普通合伙人,LP为有限合伙人

小米的这种模式有点像弄了一堆兄弟公司“打群架”,通过选择行业内的优质企业,投资但不控股,授权使用小米品牌(例如紫米移动电源、云米净水器、华米可穿戴设备),帮助这些企业定义产品、设计产品、协助研发、背书供应链,提供小米的销售渠道、平台与售后服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小米把自己对于品质的苛刻和对于成本的控制两大基因注入投资对象身上,甚至还会帮助对方一起改造生产线。用雷军的话来说“用小米做手机成功的经验去复制100个小米,提前布局IoT(物联网)”。

雷军用手机连接一切

正是通过这种投资理念,从2013年底开始进行生态链投资,到现今小米已经孵化了超过100家生态链企业,并成功孵化出了紫米、华米、云米、智米等若干个单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而雷军也说到“这些硬件公司2016年的收入超过100亿人民币,今年预计会超过200亿人民币,明年的计划是超过400亿人民币。”

实际上现在看来,小米已经不单纯的是一家手机公司,而更像是一个高性价比科技产品的超市。

生态化反的乐视生态链

而反观乐视的生态链,其号称布局了七大生态:互联网及云生态、内容生态、大屏生态、手机生态、汽车生态、体育生态、互联网金融生态。其打造生态的逻辑是:抢夺大量长视频版权(电视、电影)和IP资源(赛事等),在“内容”上提前布局,再通过各种“应用(App)”和电视、手机、汽车三大“终端”,进行“屏幕+应用+内容”的呈现,分别抢占客厅、移动端、驾驶舱三大场景。

乐视生态链的屏幕、应用、内容

其战略特点是:通过导流形成用户沉淀,而后再增加内容供给,形成相互强化的“双边效应”。

客观来说,乐视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乐视的生态存在这几大缺陷:

①平台企业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导流者

可以这么说,乐视导入的流量是不稳定的,其流量更多是通过补贴模式(硬件免费)和烧钱模式(抢内容)实现的,同时就乐视的终端产品来说,也很难做到在市场上独领风骚,所以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是不强的,一旦补贴停止了,那么流量就可能锐减。

而反观小米,其在创立之初就打着性价比的旗号,力求打造最高性价比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经过多年的经营,逐渐形成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米粉)。而最近雷军更是喊出,小米要做科技产品行业的“喜士多”,要让客户来到小米能够闭着眼睛买东西。

贾跃亭说生态化反

②生态链之间协同效应不明显

乐视的生态链互相之间联系并不是很密切,跨度很大,特别是投入重金的汽车生态,其理念过于超前,比如视频用户转为手机、电视用户再转为汽车用户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导入的流量没有被挖掘出后续的需求,仅仅只是满足了当前的需求。

而小米的生态链不管怎么衍生,始终是以手机为核心,并且多数生态链是手机的衍生产品,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比如小米的用户在买小米手机的同时顺便买个充电宝、插线板之类的产品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③生态链体系过于庞大

乐视直接控股生态链公司

乐视生态链下的公司虽然总数没有小米那么多,但乐视的生态链公司几乎都是乐视直接控股的,整个生态系统实际上是封闭的,这样就造成了生态系统下的每一块业务都需要乐视去亲力亲为,没有办法做到聚焦。

而小米除手机以外的业务都是交给下游公司去做,小米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并不是亲力亲为,使得小米自身能更加聚焦在手机业务这一块。

想抓住所有,最终反而可能导致什么也抓不住,也印证了一句话“步子迈的大,容易扯着蛋”!

贾跃亭表示一脸懵逼

所以,也许从一开始乐视的这种大而全的生态系统模式就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一旦某一块或者几块业务出现问题,变有可能陷入疲于应付,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最终引发负面连锁反应,连累系统里的其他 “子生态”,而要做到在一路发展的过程中永远不出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