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华为5G实现“端管芯”协同,5个极简助5G腾飞

深度解读|华为5G实现“端管芯”协同,5个极简助5G腾飞
2019年01月26日 17:20 黄海峰看科技

2019年,5G将走向规模商用。根据GSA的最新报告,截至2019年1月中旬,全球83个国家的201家运营商对5G移动网络和5G固定无线接入(FWA)网络进行了投资,运营商们已经宣布了524个独立的演示、测试或试验。

5G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国政府、领先运营商、设备商以及终端厂商等产业链企业的积极努力。这其中,华为5G在多个阶段率先助力运营商5G发展需求。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并发货超25000个5G基站。要知道,截至目前我们未看到其他5G供应商公布5G基站发货数量。

华为5G的领先,也来自对“端管芯”协同层面的重视,华为与产业界伙伴如Intel等积极进行空口互操作测试,推动5G产品研发、加速整个5G产业进一步成熟。基于十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华为5G“配齐”5G网络(基站、承载网、核心网等)、5G终端(CPE以及即将发布的5G折叠屏手机)、5G芯片(多模终端基带巴龙5000等),从端到端的角度满足运营商与消费者当前对5G的需求,极大促进5G发展进程。

但可笑的是,一直以创新标榜的美国,竟然联合其盟友,试图遏制华为5G。一时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好几个国家,打着“安全”的幌子,意图禁止当地运营商购买华为5G。这也从侧面反映华为5G发展的确领先了。

那么,当前5G网络和终端到底进展如何?华为是如何做到率先帮助运营商5G规模商用?“2019年,5G将在全球展开大规模建设部署和商用。”在1月24日华为5G发布会暨MWC2019预沟通会上,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给出了答案。

据杨超斌介绍,华为一方面发挥研发优势,提供了5G极简方案,包括网络极简、架构极简、站点极简、能耗极低和运维智简等五大特点。另一方面华为提供了全频段、全场景、全制式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高效建设最优质5G网络。

2018年5G厚积薄发,2019年全面商用

2018年是5G的试商用元年。这一年的6月,3GPP 5G SA标准冻结,各地在积极开展5G测试和预商用。在 12 月 6 日,中国三大运营商获得全国范围 5G 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频谱发放已现端倪。

到了近期,从“国内多城市将发布5G临时牌照”到“央视春晚5G直播测试”再到“IMT-2020 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结果发布”,多个热点持续发生,让人感受到 5G商用已经近在咫尺。我们能够感受到5G不仅成ICT圈的流行话题,正在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

当笔者询问一位国内地方运营商专家,是否在5G发展上有些犹豫,所以不如韩国商用进展快,得到的答案却是各地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5G网络,厂商供货反而压力很大。

在2018年,华为5G扮演极为重要角色,奏响NR规模部署的序章,实现三个率先。

第一,在率先发布5G商用产品方面,2018年2月MWC上,华为就发布了基于 3GPP 协议的 5G 端到端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包括5G 核心网、5G 无线接入网以及 5G承载网和 5G CPE。2018年4月,华为获得欧盟首个5G认证,意味着华为5G满足欧盟各方面的要求。

第二,在率先开展5G规模验证方面,2018 年 5 月,华为联合中国移动,在杭州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 5G 规模试验外场,共同探索建网策略、标准、以及产业应用。

此外,笔者还乘车亲测了第五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的5G试验网、北京金融街搭建的5G样板网(均是华为帮助运营商搭建)等,感受到5G已来,5G应用体验极佳,并正在起航。

在5G预商用外场以及官方IMT-2020的第三阶段测试中,华为再创纪录,刷新5G小区峰值达到14.58Gbps,用户峰值5.2Gbps,并且涵盖了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室外和室内等多种场景。

而从IMT-2020公布的表格看,在第三阶段测试中,一些厂商在多个测试环节进度方面落后不少。当然,整体看5G设备产业更加成熟。

第三,在率先开始全球规模商用方面,华为已经获得了30个5G商用合同,其中欧洲18个、中东9个、亚太3个。而且,华为已经有超过25000个5G基站发往世界各地,这是其他设备商所未能做到的。

尤其是华为助力韩国LG U+在3个月部署了5500个5G站点,无论是部署数量和部署速度之快,都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华为发力5G极简网络,应对运营商成本担忧

众所周知,5G 的规模商用部署,面临多重挑战,即站点部署场景多样、站点改造成本高,周期长、制式增多优化运维难度加大、架构复杂等。这些挑战被运营商专家反复在公开场合提及,可见运营商对5G规模部署的关注和担忧。面对5G投资和运营商的巨大成本,运营商压力山大。

对运营商的痛点,设备商都在积极行动。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能率先提出应对之策,谁将在市场竞争获得优势。

华为凭借长达十年的基础积累与技术创新,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构筑 5 大优势,助力 5G 规模商用:极简站点、极致体验、极低能耗、极简架构和智简运维。

据杨超斌介绍,基于长期坚定的投入基础科学技术研究(5G研发十年磨一剑),华为在芯片、天线、材料、算法等各领域均积累了大量领先的技术优势(包括自研芯片、高强超轻符合材料、AI科技、自研阵列天线、先进预失真算法、先进散热管理等)。

凭借这些技术优势以及十几万多天线(Massive MIMO)基站的商用部署经验,华为5G 产品解决方案实现了极致体验、极简站点、极低能耗、极简架构和智简运维的五大特点,并率先实现了5G 大带宽多天线的规模商用,从而可以帮助客户快速高效的打造最优质5G网络。

第一,在极致体验方面,华为5G实现大带宽多天线,使能Gbps体验无处不在。杨超斌举了两个数据。

一是凭借成熟领先的大带宽多天线技术,华为在IMT-2020三阶段测试中,再次创造行业记录,以100MHz带宽的5G小区实现了14.58Gbps的单小区峰值速率,几乎是4G单小区容量的100倍。

二是华为推出的64T64R,相比8T8R可以提升覆盖约80%,这样可以帮助运营商节省7成新增站址,基本可以实现与现有4G站点共站同覆盖。

从这点可以看出,华为打造的5G网络,在提升网络能力的同时,大大减少运营商的站址资源等投资成本。

第二,在极简站点方面,华为推出高集成度刀片式基站,助力5G低成本交付。众所周知,在站点的安装部署和长期运维上, 5G AAU(有源天线单元)比传统4G RRU更简单。5G多天线AAU不需要馈缆连接,不需要馈缆防水工序,大量减免安装工序,可以节省安装服务工时约35%。

杨超斌具体介绍,运营商人员安装传统4G基站安装需要7人·时,而安装5G多天线只需要4人·时。同时,AAU还可以完全避免馈线导致的上站维护费用,节省长期运维成本。

华为发布的“刀片式基站”也在实现极简站点方面立了大功。该基站实现所有单元刀片化、不同模块间任意拼装,使5G基站的安装像拼装积木一样简单便捷。凭借创新性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等技术突破,该刀片式基站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总结看,基于极简站点的理念,华为5G多天线实现易安装、易维护特性,可以快速建网帮助客户取得5G先发优势。而5G先发优势是各大领先运营商所高度关注的。

第三,在极低能耗方面,杨超斌介绍,在能耗上,华为5G的AAU产品每比特能效可以达到0.13瓦特/Mbps,相比4G网络,已经实现25倍能效提升。同时,进一步借助基于AI的智能关断技术和网络架构的优化,华为基站可以实现比特驱动瓦特,以百倍的极高能耗效率兑现eMBB极低比特成本,使移动超宽带想用即用。

第四,在极简架构方面,目前5G组网分为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一些运营商选择NSA组网,而一些运营商选择SA。对于运营商的不同需求,华为5G网络从一开始就积极实现支持 NSA 和 SA 双架构一张网(4G和5G全融合极简核心网),支持网络架构的长期演进,满足 NSA 和 SA不同类型终端的接入需求,实现极致体验人人可享。

第五,在智简运维方面,华为打造了AI 网络自动化,可保障全业务性能体验最优结合全球经验、网络认知和参数推演等 AI 技术,让运营商可以用最少的配置参数,实现最快速的网络开通;针对不同的覆盖区域,通过特性自适应实现性能最优能耗最低;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通过 AI 技术实现运维体验最佳,资源最省。

全系列全频段全场景极简部署,加速5G规模商用

5G部署还有一系列挑战,就是全球上百家移动运营商对5G产品的频段配置需求不同,部署5G的场景也多种多样。为此,杨超斌介绍华为推出了5G全系列产品,涵盖宏站、小站、杆站等多种形态,帮助客户实现城区立体覆盖、轨交连续覆盖、室内和热点覆盖。

同时,华为推出的5G大带宽频谱包括3.5GHz、2.6GHz以及4.9GHz多种频段。华为目前已经实现全频段的基站产品测试,支持最大200MHz带宽,可以单站涵盖5G大带宽部署所需,帮助客户实现最简5G网络的建设。

“华为将使5G部署比4G更简单。” 杨超斌自信地表示,“华为全系列全场景极简5G解决方案,在兑现5G极致性能和体验的同时,能够大幅提升部署和运维效率”。

截至目前,华为在国内 17 个城市建成超过 30个 5G 规模试验网络,在海外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规模组网验证,充分验证全场景解决方案。这说明,华为全场景解决方案已经成熟。

此外,除了华为5G方案,华为的5G有一个其他设备商没有的能力,就是实现了“端管芯”协同,从终端到基站,再到数据中心,华为实现了所有芯片可以自研。

就在此次沟通会上,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极速 5G 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龙 5000)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 5G 商用终端——华为 5G CPE Pro。

据悉,Balong5000 在全球率先支持 SA 和 NSA 组网方式,可以灵活应对 5G 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下用户和运营商对硬件设备的通信能力要求。Balong 5000 是全面开启 5G 时代的钥匙,可以支持多种丰富的 5G 产品形态,除智能手机外,还包括CPE、平板电脑、移动 Wi-Fi、模块等,将在 5G 进入千家万户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而搭载Balong 5000 的华为 5G CPE Pro 可支持4G 和 5G 双模,单用户速率可达到 3.2Gbps,在 5G 网络下可以实现 3 秒下载 1G的高清视频,可无压力播放 8K 超高清视频也,为小型CPE 设立了新的网速标准。

新的一年,全球5G网络已经站在规模商用的风口,蕴含了巨大机遇,华为2018年的“厚积”,将实现2019年的“薄发”。5G 不仅即将承载“春晚直播”,也将肩负起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改变人们的生活,呈现社会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