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邬贺铨:5G达到4G用户规模至少需8年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5G达到4G用户规模至少需8年
2020年10月16日 11:54 黄海峰看科技

2020年作为5G商用之年,全球5G部署进入关键时期,各国加快5G部署。今年我国提出新基建理念,为我国5G建设按下快进键。5G发展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需要大家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

在10月15日举行的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做了题为《5G商用一周年,产业创新再出发》主题演进,给出了5G发展中疑惑及思考。他讲了很多干货,我来分享一下。

5G发展一周年成果丰硕

从2019年6月,工信部发布5G商用牌照,开启了中国5G建设帷幕,到今年10月,我国5G走过近一年发展历程。邬贺铨认为,年初的疫情催热了行业对5G的需求,同时国家提出的新基建理念,加速我国5G网络建设。

回顾一年来5G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到,从5G网络部署之初,我国运营商在部署NSA网络时,就开启了SA试验,为2020年能够开启SA网络部署做好了前期准备。

邬贺铨还表示,截止今年10月,我国已开通5G基站60万个,5G连接数达到1.5亿,居全球首位。此外,据GSMA预测,到2020年底,我国占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70%,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

5G商业问题依然存在

邬贺铨在谈了5G商业取得的成绩之后也表示,行业必须清楚认识到5G商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技术不成熟、运营成本极高、不易消化成本。

首先,5G技术成熟度问题,邬贺铨认为,移动通信基本上是十年一代,每一代开始的前几年都是技术成熟过程,可以说技术总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技术在刚开始商用时不够成熟是显然的,尤其在5G发展中表现更为明显。

此外,行业必须意识到,从1G到4G,中国都是在发达国家商用几年后才开始建设,少了技术试错的风险。而5G面临的挑战是几乎与R15标准同步,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在国际标准发布几年后才启动商用。

其次,运营成本方面。邬贺铨表示在2018年,我国运营商电费支出约占运营总费用的16%,占收入的3.59%。但5G由于工作频段高、蜂窝半径小,基站耗能将是4G的2到3倍,基站总耗能将是4G的4到9倍。

因此,目前行业普遍采用基站休眠方案,及改进基站供电与致冷方式来应对5G基站运营成本极高的问题。从效果来看,基站休眠方案在KPI/KQI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节省15%-25%的基站电力消耗;改进基站供电与致冷方式比传统方式省电30%,减少80%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后,5G投资回报周期长。对于5G商用回报周期问题,邬贺铨表示,5G基站总投资是4G的5倍。据招商证券预计国内三家运营商,在5G基站等基建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650亿。

从用户升级周期来看,我国4G建设从2013年起到现在经历7年投资,目前4G用户已占全网移动用户的80%。因此5G的建设如要达到4G的用户规模,投资将需要8年甚至更长。

在谈及5G投资回报周期时,邬贺铨表示从长远看,5G的主要收入来自政企客户,未来5G的计费标准要从流量为主发展到基于时延、优先权、可靠性、价值等,有望政企客户所贡献的收入将是消费者业务收入的3倍以上。

总体而言,5G网络建设成本是4G的4到5倍,运营收入将超过4G的6倍,因此5G的投资回报状况与4G相当。

5G商用是新一轮研发创新的开始

邬贺铨直接指出,我国5G发展在技术层面面临以下挑战:中国在全球率先SA大规模建设将面临探路的风险,产品成熟性和稳定性尚待考验。由于室内覆盖因5G电磁波穿墙能力差,覆盖成本更高,深度覆盖需要比较各种方案。

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经验表明,网优需要不断进行,5G的频段更高,网优工作更难,需要引入AI技术来适应;5G很多能力是依靠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紧耦合来实现,需要协同开发;移动通信很多新业态是在网络覆盖和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出现,为了加快这新业态的进程,网络能力需要更好的开放;5G的软件定义、虚拟化、云化、开放化将引入新的安全风险。

面对技术上的挑战,邬贺铨认为5G在超带宽、低时延、定位、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应用场景,这一过程需要行业共同创新。因此,邬贺铨指出,5G创新不仅需要产业链更广泛的合作,同时也需要政策支持。

在最后邬贺铨表示,5G商用一周年取得预期的成绩,交出了全球瞩目的答卷。同时行业要应该看到5G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几代相比更为严峻,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加剧的不确定环境下,5G仍然需要长期负重前行。

此外,运营商对5G的投资回报压力很大,一方面需要适度超前稳步推进5G网络部署,培育生态,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同时要看到5G的社会贡献远超出通信行业的效益,从国家长远利益看,运营商加快建设5G网络责无旁贷。

对于5G商用未来,邬贺铨认为,新基建加快5G网络的部署并开拓更大的应用空间,5G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持续创新去实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