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迫使企业调整增长方式

疫情迫使企业调整增长方式
2022年09月21日 14:08 经理人杂志

在疫情的冲击下,企业和员工如何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立足于不可回避的现实,从价值主张、平缓供应、品牌信任、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来反思企业响应各种关系的改变,并重新确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向。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 编辑/谭晓影

来源/公众号

2022年上半年,在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下,共同构成了今年的新常态。面对新常态,人们正在转变思维模式,下半年企业要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现状同频共振,找到新的视角和增长方式。

价 值 主 张

当前数字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信息传递渠道不断增多,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居家办公和娱乐的时间被大幅拉长,成为推动“创作者经济”快速兴起的影响因素。

创作者经济,是指由独立的内容创造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并依托内容实现盈利的经济方式。国内哔哩哔哩、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中,创作者也实现了明显的增长。在哔哩哔哩2021年12月发布的《B站创作者生态报告》中显示,创作人群覆盖了多种职业、多个年龄层,其中24~30岁的Z世代人群却是内容创作的中坚力量,在18岁以上创作者中的占比超过了70%。

创作者经济的背后,其实是“个人至上”理念的崛起。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企业要学会适应新的员工价值主张,深入了解员工对于理想工作的有关期待,以及员工自我主导意识的崛起,并评估这些变化对于业务的潜在影响。

首先,要为员工提供需要的福利政策。除了传统的员工福利,Z世代人群更期待一些符合他们兴趣取向的新型员工福利。例如,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员工对于团建活动的参与意愿不高,对于健康体检类的福利支持度上升。

其次,企业文化需要强调集体效益。面对新一代,尤其是Z世代员工的自我意识,企业需要重申集体效益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通过更加柔和、扁平的活动让员工意识到自身对集体的价值,以及他们从集体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益处。

最后,要为工作注入新的人性化体验。人们常提的“00后整顿职场”话题之下,其实是Z时代人群对于事务化的传统工作的不适应,所以企业必须更加关注员工的体验,关注员工在工作中的自我价值获得感。

平 缓 供 应

如今的疫情对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疫情发生以来,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目睹了货架空空的情景,也时不时面临线上生鲜食材断货的窘境。面对因疫情引发的供应紧缺情景,消费者过去习以为常的“富足思维”被动摇,逐步意识到“稀缺”将会成为新常态。

供应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尽管供应链紧张状况正在逐渐改善,但是对消费者的影响已经形成。当消费者感受到价格波动、交付时间延长和所需商品缺货时,对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将会产生持续影响。

同时,由于消费者普遍对于未来收入预期减弱,消费市场整体疲软。当消费者在商业场景中反思“富足思维”的代价时,企业也应意识到“减少”不一定意味着“损失”。

因此,企业也应当建立一套供应链预警机制,这并非要求企业囤积大量库存拉高生产成本,而是在疫情来临之后将冲击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保证其供应链是不断裂的,让企业的生产和交付呈现更为平缓的变动过程。

品 牌 信 任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对滴滴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

对于天价罚款、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话题热议的背后,是公众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不安,以及对于品牌信任的缺失。公关公司爱德曼(Edelman)调查发现,虽然81%的购物者表示信任会影响其购买决定,但只有三分之一真正信任所选择的品牌。

企业在获得顾客的信任,进而实现竞争优势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回应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是企业展示透明度的一种方式,同时能够有效建立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任。

用户信任经营需要企业付出长久的努力,但是一旦出现闪失,将会很快崩塌,且很难弥补。企业需要的是更完善的监管系统,不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并且在保证业务运转的同时,避免用户重要信息的泄露。

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尽管算法技术已经在互联网平台广泛应用,但是用户对于算法带来的“偏见”和“信息茧房”效应仍持排斥态度。企业需要继续思考品牌和用户的对话方式,让品牌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最佳的方式解答用户的疑问,从而不断筑牢品牌与用户的信任。

企业可以通过设计新的信息层,信息层应该简明、易用,确保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辨析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及时给出准确的解答方面。面对用户的信息服务,对话式AI回复已经被普遍应用,未来对话式AI将会持续发展,并专门用于处理用户独特要求的信息层。

人 文 关 怀

当前我国疫情持续反复,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对企业经营和招聘,以及员工个人健康和工作情况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在这样的困难情况下,企业更应该立足员工切实需求,展现出对员工的关怀。

今年7月初,上海多名新冠阳性康复者发现,他们在招聘市场上屡屡碰壁。新闻报道中显示,一些用工群里明确表示:“阳”过的、去过方舱医院的(人)不要。这种“一刀切”的用工要求,给新冠阳性康复者贴标签、设门槛的做法,不但违反了我国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也失去了企业对于员工应有的人文关怀。

疫情期间工作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家庭杂务的干扰、不可预测的隔离管控等因素,正在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持续影响。这需要企业及时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战略和方案。

不仅如此,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调增内部流程和规则,从而精简员工的工作量,减轻员工的精神负担。尽管这是基于流程和规则的细微调整,但对员工来说,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怀方式。

比如企业可以减少工作流程中的点击次数和页面数量,尽可能地压缩相关审批流程,避免在协作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等)中频繁发布工作通知,减少员工信息接收疲惫感等等。通过以上几种措施减少干扰项,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事真正重要的工作。

同时,企业管理者也要认识到关怀不局限于事务性工作。关怀可以是正式和非正式的,通过一定强度的情感关怀,比如聆听、内部流程、提供外部产品或服务,并针对人们关注的问题采取切实的关怀行动,企业能够提高组织凝聚力,让员工感受人性关怀的温暖。

* 本文参考:埃森哲(有修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