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赋能金融 到底会产生哪些金融化学反应?

5G技术赋能金融 到底会产生哪些金融化学反应?
2020年04月03日 13:34 莫开伟

作者刘英团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作为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5G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工行、中行、建行、浦发等商业银行已相继推出5G网点。有报道称,全国首个“5G+金融小镇”已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落地。在5G技术的加持下,小镇内可实现智能金融网点应用测试,许多熟悉的银行业务都延伸到VR/AR远程模拟新渠道。

《5G金融:科技引领时代变革》(中信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以科普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方式聚焦5G和金融领域融合应用,对金融监管、金融行业的发展及普通的从业者、研究者都颇具借鉴价值。作者莫开伟、陈明银、邱泉分别供职地方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和财经金融高校,具有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基础。他们认为,以5G赋能科技金融驱动产业融合,不仅对传统金融业有着革命性的影响,还深刻地影响金融服务模式和内容,以及金融管理方式和经营思维,使得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化。

融合发展与创造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G技术以更快、更强、更广的网络传输能力创造新的连接,必将大幅度增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宽度。作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相遇所起的化学反应,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更不是被动地将信息技术融入金融活动,而是二者的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相互渗透,更是融合发展与创造创新的过程,5G对于金融领域的影响可划分为二:一是优化和创新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及体验,如连接速度、产品形态、服务模式、触达渠道等;二是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探索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变革。

该书对5G技术改造金融业的全面剖析及解读,具有很强的变革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5G金融的概念,还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5G金融的一般特征、表现形式,巩固和扩大了我国在5G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探索5G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及产融结合,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G为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手段。5G赋能金融,使得金融服务变得无处不在,提升其便利性与可得性,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及流程和产品。作为整个通信技术革命中移动技术变革的重要一步,5G速度、时延、容量、能耗的改进提升,不仅促使金融业务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泛在网、低功耗、万物互联、重构安全体系等特性又丰富着5G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并推动着金融业发生各种深刻的变革。

结合5G的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体系等六大特点对金融业的影响和深化,作者创新性地提出,5G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不仅彻底改造和创造新的金融监管理念、金融发展模式、金融产品、金融场景、金融服务及金融发展方向,还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服务效率、积极应对传统金融的痛点,使得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并对金融行业带来革命性的颠覆。

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投资机遇

5G不仅是一场信息通信技术变革,而且蕴含着巨大的产业价值和投资机遇。通过5G的万物互联及泛在网功能,可让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增强发现金融风险的能力,重新认识自身经营不规范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5G可使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对风险信息的抓取更加迅速和灵敏,再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几乎可以做到对客观风险进行精准、量化或定性的判断,并及时和实时实施干预,使得风险监控更全面、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作者认为,借助5G的万物互联、高速传输及泛在网等功能特点,建立与企业的连接,形成企业产业信息化的数据入口,轻松消除普惠金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根据服务对象主体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做到“一对一”、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作者断定,5G时代的金融服务场景将更加丰富和美化,消费者不用到银行营业大厅就可以办理各种金融业务、购买理财产品,在宾馆、咖啡厅甚至远离城市的郊外,只要有移动网络覆盖,就可轻松开展各种金融活动。

5G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安全审慎与合理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金融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满意度与安全水平,最终实现巩固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一是资金配置效率更高,二是交易成本更低,三是金融服务更加便捷。

作者还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5G技术对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信托、租赁、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的改造。他们认为,5G赋能第三方支付更加多元化,二维码支付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第三方支付将迎来颠覆性重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生物识别”(如“刷脸”)不仅使支付场景更加智能化,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更加全面可靠。而5G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也使得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部分职能可被相互代替(或融合),这就需要重新整合、划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使监管更加规范合理。基于行政与效率的追求,一家金融监管机构就足以对所有金融业态实施有效的监管,并避免“多龙治水”之下的权力冲突。

作者预言,不久的将来,不仅金融混业经营将会得以真正实现,金融和其他行业的界限也会逐步模糊,此前部分被禁止的业务领域将可能放开,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会诞生……目前金融行业经营规则、行业监管制度、风险防范边界等都需要重新修正,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将被改写。

研发推广现状及发展潜力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5G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对比分析了发达经济体之间5G金融研发推广的现状及发展潜力。他们认为,5G是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点突破领域,而5G与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既可以推动5G的发展和应用,也可以让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传统金融机构要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不落伍、不掉队,对5G金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认识,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在战术上审慎稳妥。二是加强技术储备,提前布局5G金融发展新形态,通过创新鼓励及市场开放,引导金融科技的发展。三是重构行业生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经营模式革新、业务流程改造及监管机制变革提升5G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满意度。四是守住5G金融安全底线。相较于传统金融,5G接入的用户、设备种类增多,风险随之叠加,这对金融安全和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在战略上应有特殊的应对预案。

5G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不仅彻底改造和创造新的金融监管理念、金融发展模式、金融产品、金融场景、金融服务及金融发展的方向,还使得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并激发高效能的服务效率和低成本的服务潜能,从而使金融向着与社会、与企业、与个人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作者不仅深刻解析和预判了5G金融全面推广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还颇有前瞻性地论证了政府的角色定位。他们认为,5G金融的发展,政府应当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切实可行的政策目标和远大的战略愿景。一是确定政策目标和战略规划,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二是孕育监管新思维,增强金融监管的前瞻性,消除金融监管盲区,处理好政府管理的边界问题。三是完善5G金融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优化成果转化渠道等支持5G金融初创企业。

5G金融的大门已经打开,正在向我们款款地走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5G技术突破了通信技术格局,满足了我们对金融业的审美与实用、求知与情感的期待。这就是作者在《5G金融:科技引领时代变革》之中所言的颠覆,包括金融业传统经营模式的颠覆、金融监管思维(格局)的颠覆等。

人的社会需求决定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方向。突破了5G技术瓶颈,接下来就要突破社会需求和商业应用瓶颈,要从“5G能做什么”转向“人们的需求是什么”。作为基础通信网络,5G像“座架”一样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和人的生活。不过,纵然5G金融前景无限,甚至可以避免金融风暴式的行业灾难,但不是没有隐忧。故而,还应加强对5G时代社会管理和风险防控的研究,以突破原有金融监管框架的各种局限,使我国金融监管(治理)体系适应5G金融发展的需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