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红产业软实力:催生新价值新形态 开辟新创造新需求 集聚势能

邓正红产业软实力:催生新价值新形态 开辟新创造新需求 集聚势能
2024年06月27日 12:36 邓正红软实力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新型工业化是提升产业软实力的主阵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准确把握其价值特征和形态要求,转变运营方式,创新战略路径,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成效助推产业软实力升级。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价值创新的主战场。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价值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价值创新为引领的工业化。与以往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硬实力型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产业软实力最高形态要求,把价值创新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推动制造业实现高精度整合、高效度运营和高新度创造。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建设,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水平价值创造自立自强,保护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软实力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价值地位和核心优势,确保我国在大国软实力价值博弈中赢得主动。

邓正红指出,价值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属性,制造业创新的核心就是将制造业核心价值持续以最新的价值形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价值创新不仅是产业软实力的最高形态,也是产业软实力升级的核心要求。产业软实力升级具有高瞻度、高韧度、高精度、高效度、高新度的特征,要以升级产业软实力推动产业价值创新,建立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进而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必须顺应产业价值革命大势,推进价值创新范式突破,在全球新一轮价值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赢得先机;必须坚持价值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软实力价值基础高端化、产业链创造现代化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关键核心价值创新和本质性价值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催生更多新价值新形态,开辟更多新创造新需求,集聚发展新势能新活力。

邓正红认为,数字支撑是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价值属性。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运营提升商业模式三齿轮啮合效度,是产业软实力升级的重要内容,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价值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化升级是世界经济大势所趋,成为影响全球软实力价值格局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和价值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符合产业软实力升级的内在要求,数字化是一种产业变革性价值规律,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为传统制造业软实力升级全方位赋能。

邓正红表示,绿色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性价值,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产业软实力升级的底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强化产业软实力势能,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升产业软实力价值。绿色化是永续发展的必要价值,要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软实力体系。以清洁能源汽车为例,我国通过建造清洁能源汽车主机厂的过程管理,约束并激励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充电站等协同绿色制造,对减少交通领域污染物排放、促进高精度高效度碳达峰、降低石油进口依赖等,有突出的绿色软实力价值示范效应。

邓正红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水平是国家软实力水平的集中表现,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作为产业软实力升级的主战场,新型工业化为产业软实力升级创造了丰富的产业场景。新型工业化推动价值革命性突破,将有效促进产业软实力的提升与稳健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产业软实力升级的重要支撑。高水平价值创造是产业软实力生成与提升的内在要求,而工业化是价值突破的主要来源。历次工业革命,都会催发价值的重大跨越和软实力能级的跃升。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蒸汽动力价值实现跨越式突破,全方位提升了产业软实力,推动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价值广泛普及为核心,促使工业重心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倾斜,奠定电气时代的物质价值基础。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信息化价值的深度变革,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显著提升了产业软实力。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价值创新和新的商业模式,引发产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改变,促使产业软实力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近年来,正因为现代工业对价值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达经济体开始重新审视其工业战略,纷纷推出“再工业化”软实力战略。新型工业化将对价值形态突破形成新的方向引领,为本土价值革命性突破夯实坚实根基。

邓正红指出,产业软实力升级的重点是构建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着力点是发展实体经济。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引领发展新兴产业软实力和未来产业软实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软实力,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推动工业产业软实力升级,同时能够牵引数字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形成新的产业软实力融合关系,引领和支撑服务业、农业等产业软实力的发展。通过工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赋能,带动更广泛的产业软实力升级,并激发更大范围的产业网软实力升级可能性,从而加快产业软实力价值能级的跃升,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软实力价值主动。

邓正红分析指出,新型工业化为产业软实力升级创造丰富的应用场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产业软实力的强化提升过程。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导向,打造了世界范围内最完整的产业软实力体系,拥有极为丰富的产业场景,这是我国产业软实力升级的独特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和众多中等收入群体,这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提供了广阔的场景和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价值形态迭代与创新,形成价值创新和需求应用的良性互动。相比于工业化领先国家,我国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上尚存一定差距,但我国丰富的产业场景和庞大的中产群体、人才梯队能够加快产业软实力规模化释放。

邓正红表示,在激烈的国际博弈中,惟价值创新者进,惟产业创新者强,惟技术创新者胜。工业化是一个在价值形态迭代的环境中实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过程。这是因为,工业活动源于新知识,而新知识源于价值与创新。所以说,价值创新不仅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引擎,更是实现软实力价值能级跃迁与追赶的战略任务。企业不仅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提升产业软实力的生力军。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加快构建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软实力价值创新联合体,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价值成果转化,推动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价值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制定鼓励性市场准入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邓正红强调,金融是新型工业化至关重要的要素资源,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实践表明,金融在资源有效配置、价值创新与制造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要牢牢抓住新一轮价值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企业价值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大资本市场对价值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强化金融赋能,加大对价值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力度,构建适配现代化产软实力业体系的金融支持路径,推动金融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工业与金融共生共荣。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推动符合当前工业化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工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促进重点产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化发展。

【作者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建立企业软实力理论和软实力指数工具,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央企软实力排名)、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提前18个月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