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未成年人网游沉迷、缩短未成年人网游时长……
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未成年人网游监管一直为代表委员所关切,这一话题也同样延续至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并将此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一建议引发网友热议。
李燕认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乱象,比如有的网络游戏依然无需实名认证,一些不良网络游戏公司违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而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教育,甚至一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亲子关系的缺位,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和性格养成,从而向虚假的游戏世界寻求心理安慰。
李燕强烈建议,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并将此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企业和平台,加大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游戏运营商和平台服务商的监察处罚力度,一旦查到,坚决予以退出。
李燕的这一提议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对这一建议表示支持,认为应加强对平台的监管。
还有网友现身说法,称他自己曾经是年级前十,后来因沉迷网络游戏辍学。
也有网友认为,完全禁止不太现实,真正实施起来有困难。
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游服务,真的可行吗?
对此,未来网记者凌萌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技术上可行,现实中无用。
理论上,确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一封了之,但不联网的单机游戏,没有版号游走在边缘的小游戏,以及主机游戏等,由于没有实名认证难以直接封杀。
反而容易由于封杀而将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并抱有一定追求刺激心理的部分未成年人推向另一个极端。
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更多值得关注的细节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简单粗暴的采取彻底封堵的方式,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在逆反心理下反而更激烈的想要进去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
其实,还是要认识到,此前防沉迷系统经过十多年的逐步完善,已经能有效地对未成年沉迷网游问题进行解决,未成年人只有极少数通过较为“折腾”的方式突破防沉迷。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超过七成未成年人的每周游戏时长都已控制在3小时以内,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进一步解决。
但在投诉平台[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上,关于未成年人玩游戏误充值遭退款难、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账号玩游戏等投诉仍屡见不鲜。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封杀显然不如监管,相关各方不应该有事就赖系统,而是想想自己的责任。
仅仅靠防沉迷系统做技术性隔离,自然会有漏洞,本质上防沉迷是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齐抓共管的需求。
同时,游戏厂商一方面要完善自己游戏的防沉迷功能,也要主动挖掘游戏的其他可能。
如研发带有教学、教育或文化传承意味的功能游戏,针对热门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力,在游戏中加入更多寓教于乐的知识性元素。
此外,还可以开发推动一些游戏衍生内容如周边玩具、线下活动向知识性、趣味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向上和未成年人进行有质量有价值的互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新出版有《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