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咋整

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咋整
2024年04月29日 08:32 张书乐

五一长假,大家最关心什么?

出行,消费,价格……

大数据杀熟,正在磨刀霍霍,为何屡禁不止呢?

真相,本文给你扒个底掉。

媒体报道,近日,江苏宿迁市的高女士计划和朋友从上海飞往湖南长沙。

“本想买往返套票,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无奈之下只好分开买单程票。票一出才发现往返套票价格反而比我们买的单程票价格总和更贵。”高女士认为自己遇到大数据“杀熟”,平台针对部分客户隐藏了优惠价格。

作为高等级会员,搜索同一房型的价格反而比普通会员贵;用更贵的手机打车,容易被高端车型接单;同样是点外卖,老用户的配送费比新用户高……

生活中,不少消费者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深入运用,“杀熟”现象在不同行业出现,其中的重灾区则是在线旅游领域。

许多游客在出行前都会选择通过在线旅游平台(以下简称“OTA平台”)预订交通和住宿。

在国新办于4月9日举行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情况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介绍道,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网购用户超过了9亿人,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超过5亿人。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4年清明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在出行量激增的背景下,部分消费者也对OTA平台背后的定价机制产生了疑虑。

柳军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针对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其中提到,禁止“大数据杀熟”。

《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怎么界定“精准营销”和“大数据杀熟”两个概念?

为什么大数据杀熟会“屡禁不止”?

大数据杀熟可能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冯恋阁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大数据杀熟是精准营销的“不正常变异”。

精准营销是让最适合的产品找到用户,不会出现价格波动。

大数据杀熟是则是在精准营销基础上,针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画像制定不同价格。

商家之所以对大数据“杀熟”情有独钟,是因为这确实是一种有效获利的方式,且隐蔽性强,用户往往只会货比三家,却大多不会和朋友之间比价。

尤其在消费者形成刚需后,就算适当加价,也不怕消费者不来,对商家而言,集腋成裘也算可观。其隐蔽性导致了平台屡禁不止。

但无论商业逻辑如何,大数据杀熟本身都是在挥霍用户的黏性,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漠视和损害,同时也让消费者对各大平台逐步形成信任缺失,无论是否有大数据杀熟行为,这也在损害整个消费市场的口碑根基。

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杀熟”实际上是产业“求增长”的必然。相比于已经习惯使用平台的老用户,还未养成使用习惯的新用户更值得拉拢。

但愚以为,用特价拉新并激活消费频次,用常价留黏性,用大数据杀熟宰新城消费习惯的老客,是选择大数据杀熟的平台常用的三步走。

前两步都无可厚非,杀熟则于情于理不和。

本质上,大数据杀熟本质上反映出一种店大欺客和对消费者只是看作是一个个数据的行业心态。

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有关部门应对平台的底层算法逻辑进行巡查,同时对投诉个案进行处理和媒体曝光,形成警示,或能有效遏制。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