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空调市场呈现出线上线下价格崩裂的场景:线上渠道价格血战不止,线下终端却依旧逆势涨价,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走向让行业生态面临重大变局。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上半年纳入统计的20家空调品牌中,线下市场仅有4家均价下跌,15家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反观线上市场,价格战却惨烈如绞肉机,14个品牌均价下跌,统帅、科龙等品牌均价甚至击穿2000元心理大关。一场线上线下的价格倒挂风暴,正以无形之手撕裂传统渠道体系。
线上价格战血战不止,线下商家苦不堪言
线上价格雪崩,绝非小打小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头部品牌的线上线下价差越拉越大:格力、美的、海尔线下均价分别为4926元、4260元、3743元,线上均价则降至3528元、2767元、2820元。格力、美的线上线下的价差高达1500元之巨!这已非简单的渠道差异,而是价格体系的致命断裂。
当消费者在实体店体验产品后,轻点手机便能以远低于门店的价格在电商平台下单,线下经销商精心构建的服务场景与专业解说瞬间化为徒劳。门店沦为电商平台的免费“体验中心”,客流在现实中驻足,却在虚拟中成交。长此以往,经销商租金、人力、仓储等刚性成本被高昂的价差不断侵蚀,生存空间日益逼仄。线上线下均价仍在拉大的背后,正是万千经销商在价格倒挂的绞索下发出的呐喊声。
头部品牌硬刚小米,价格屠夫反陷围城
曾以"性价比屠夫"身份搅动市场的小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米空调线上均价同比上涨16.44%,线下涨幅更是高达33.1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价格策略的转变,既是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链压力传导的结果,也折射出小米试图摆脱"低价标签"、向中高端市场渗透的野心。然而,市场反馈却略显残酷:当小米均价突破2500元关口,其原本引以为傲的性价比优势正在迅速消散——美的子品牌华凌线上均价低至2199元,海尔子品牌统帅线上均价为1939元,TCL、奥克斯等品牌也通过维持2200元左右的价格带,形成对小米的合围之势。
头部品牌以子品牌集体发力硬钢小米,本质是传统家电巨头对互联网品牌的"降维打击"。这种"母品牌高端化、子品牌性价比"的双线策略,既避免了主品牌卷入价格战损害品牌价值,又以独立产品线直捣小米的核心腹地。
在空调这个技术密集型、重服务的赛道,单纯依靠互联网营销和价格战难以建立护城河。空调消费具有明显的"耐用品属性",消费者在关注价格的同时,更看重产品可靠性、安装服务质量和品牌售后保障。传统品牌通过子品牌策略,既能保持价格竞争力,又能依托成熟的线下网络提供附加价值,而小米尽管试图通过自建售后团队弥补短板,但服务网络覆盖度和响应效率仍与传统巨头存在差距。当价格优势不再,小米的"互联网基因"能否支撑其在存量市场中持续突破,成为行业观察的焦点。
价格乱战终局,最后会伤了谁?
这场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的价格乱战,表面是渠道冲突,深层却是产业价值链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失衡重构。当线上以牺牲合理利润为代价换取份额,当线下渠道价值被粗暴忽视,整个行业生态已伤痕累累。
最终为这场乱战买单的,绝非某一家企业或某一类渠道。当线下实体店在倒挂冲击下持续萎缩,消费者将失去至关重要的产品深度体验与即时服务保障;当线上价格战无限压低行业合理利润,创新投入与品质坚守便成为奢谈。
价格终究只是价值的货币映象。当空调市场的价格标尺在线上线下激烈扭曲,整个行业都在承受其反噬之痛。是时候回归价值创造的商业本质了——唯有平衡渠道利益、坚守产品创新、尊重服务价值,方能穿越价格战的硝烟,让消费者、经销商与制造商在健康生态中共生共荣。否则,这场没有边界的乱战,终将让所有人成为输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