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笔记本全线降价,坚果TNT要黄?PC市场远没有想象的好玩!

小米笔记本全线降价,坚果TNT要黄?PC市场远没有想象的好玩!
2018年07月21日 02:14 豆豆君子

罗永浩曾经号称“苹果会疯狂地抄袭我们”的坚果TNT,没有等来苹果的抄袭,却在发布一个多月后,在官网悄然将“全款预售”改为了“到货通知”。在罗永浩眼中曾是“革命性”的工作站,在一片恶评中前途难料。

从手机到PC,显示出了罗永浩多元化的梦想,然而这个梦可能要难以为继了。

无独有偶,小米笔记本自618大幅降低促销后,7月16日,小米笔记本官方微博发文称,“游戏本顶配机型最高直降800元”。事实上,从小米的官网看,小米笔记本基本上所有的机型都进入了降价“模式”,降价幅度在300~800元之间。

小米笔记本降价的背后,可能更多的是小米PC业务艰难的困局。

这一切发生在PC市场开始回暖的产业环境中。近期Gartner发布的PC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第二季度,PC市场走出连续6年市场下降的泥潭,整体PC市场同比增长1.4%。

行业的增长趋势和小米、锤子PC产品的困境之间的落差,也许不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更深的原由或许在于小米和锤子对PC产业的理解和趋势的判断上出了问题。

一、 小米的跟随策略,注定了无法超越传统PC厂家

2016年小米和华为先后进入了PC领域。与华为低调、密集地进行产品形态的市场和用户测试不同,小米当年一进入就喊出了年销量要达到200万台的目标。然而事与愿违,直到2017年6月,小米笔记本的出货量仅达到了50万台。

当年被用户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小米产品一贯坚持的性价比和高性能撬动PC市场多年的沉闷。然而,小米笔记本产品一发布,用户和媒体的失望便随即而来。小米的笔记本产品不仅在性价比上毫无优势可言,而且就产品的基础性能和配置,和传统PC厂家毫无二致。

希望通过品牌延伸,将品牌影响力延伸到PC产业的小米,在产品上的跟随策略,丧失了其打开市场最重要的关键机会。

从目前小米PC产品的布局来看,小米笔记本三个系列(Air、PRO和游戏本)覆盖了从3500~9000元的主流价格区间,但无论是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性能和性价比、技术规格等多方面,在任何一个价格区间,与PC三大豪门的产品相比,没有多少优势,小米的产品技术规格和产品形态都在延用PC三大豪门的思路。而且由于小米刚进入PC领域,由于供应链和品控门槛,让小米的笔记本产品无论是在散热还是故障率方面都比传统PC厂家要差很多。

在产品并没有竞争力的条件下,小米又失去了其核心的性价比,小米PC产品的失意,从开始跟随策略时其实就已经注定。

也许2016年小米进入PC产业,天真地认为,以小米一年几千万台手机的销量,小米品牌的笔记本年销售几百万台应该不是问题,或许小米高估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二、无知也许是葬送梦想的根源

针对近一阵媒体对锤子TNT要凉了的“传言”,沉寂了几天的老罗终于在19日凌晨在微博上称,“死不了……就凭你们?”,语言依然很罗永浩。

客观而言,罗永浩是科技行业难得的一位相对真实的企业领袖,很多时候他也能说一些行业的真话,对于自己和企业所犯的错误可以勇敢承认。这点在现在中国科技行业谎言满天现实中是非常值得尊敬。

然而不知何故,锤子从坚果TNT发布预热,就开始不着边际的“吹牛”,这也成了TNT发布后“差评”满天飞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罗永浩和锤子科技而言,TNT工作站自发布到现在的各种“传言”,显示出了其技术团队的对PC产业“无知者无畏”的状态。而这种“无知”的蔓延,可能正在葬送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的梦想。

就坚果TNT的产品而言,我们先不谈其产品形态“借鉴”了多少微软Surface Studio,就其产品采用骁龙845平台和安卓系统,又将其定位于工作站的这种产品思路,对于PC产业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如此“脑洞大开”!

虽然之前高通和谷歌都想在PC领域有所作为,无论是Chrome book还是高通做服务器CPU,从这几年的结果看,高通的ARM平台,很难在性通上真正追平X86架构的处理器。更不幸的消息是,今年5月份,高通已经放弃了服务器芯片业务,高端芯片业务的放弃也就意味着高通的在通用计算领域的探索基本结束了。

回过头来说锤子的坚果TNT工作站,既然定位于工作站,按常识说就应该像苹果iMac和微软Surface Studio一样,高计算能力是基础条件,因为在其上面主要运行的是大型商业软件或专业软件。由于安卓系统和Windows10、Mac OS跨平台CPU性能测试并没有一个量化的结论,尽管很难直接量化骁龙845实际在运行商业软件的处理能力与X86结构的酷睿第八代i7处理器的差别,但通过Geekbench(尽管这一平台主要是测试移动平台处理器的性能),也能大致看到压两者到底差距有多大。Geekbench是通过不同的负荷测试来测量CPU的性能,在测试过程中,主要测试CPU的整数和浮点运算能力。在Geekbench的测试数据库中。骁龙845的单核成绩在2225左右,多核成绩在7966左右,而英特尔第八代酷睿i7-8086k的成绩单核是6191,多核心成绩是27830,尽管这一平台对移动平台有利,但从这个数据来看,目前主流的酷睿处理器的性能是骁龙845的3倍以上!

如果一台号称是工作站的产品,其性能不到普通PC的1/3的性能,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更大的问题在于,安卓平台上真正可用的商业软件基本没有,所谓的生产力工具在没有应用软件支撑下,怎么又可以提供生产力呢?事实上即使是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安卓版和Windows版、Mac OS版的功能相差很大,这一切让安卓系统要成为生产力工具的梦想成为泡影。

除了软硬件方面的常识性错误,锤子TNT所谓的人机交互方面的“创新”更显示出对语音识别技术的误判断。

老罗对未来人机交互的预测是没有错的,未来无论是PC还是其它类型的终端,肯定不再只是现在的鼠标、键盘和触控为核心的人机交互,更多的会有语音识别的介入。但就目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无论是苹果的Siri还是微软的Cortana,都远比科大讯飞的准确率要高(科大讯飞在中文识别中可能会前两者高一点),但事实上无论是苹果还是微软,都还没有将语音识别作为主要的交互手段,其核心原因是语音识别行业的技术水平远远还没有达到可用的程度,测试和批量化生产是两个概念的事,要把语音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的主要手段,技术上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所以无论从产品性能、应用环境还是人机交互几个工作站的评估维度来看,坚果TNT表现出的对产业环境的“无知”,正在葬送锤子和老罗的“梦想”。

三、 苹果、微软和华为仍然是PC产业的希望

全球PC产业确实平庸了近十年。

近十多年里,主流PC产品无论从功能还是外观设计上其实少有创新之作,所以无论是产业还是用户,都希望有新生力量来推动PC产品到产业的变革。

即使在这种趋势之下,显然小米的从技术规格到价格都跟随传统PC厂家的套路,而坚果TNT无视用户使用需求的做法,都并不是什么“革命性”创举,也根本不会引起苹果来“抄袭”。

PC市场确实需要革新的力量,但PC市场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任何想在这个领域试图通过营销手段挣快钱的想法,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说PC产业沉寂十多年,主要是在这十多年中,就PC产品而言,无论形态、功能、人机交互等主要用户迫切需要改变的需求并没有厂家关注。PC产业经过了6年的市场下滑,一方面是受到了移动终端的影响,更多的原因可能来源于PC产品自身的创新不够。

在PC市场6年的持续下滑当中,也并非没有亮点。在这五年中,苹果的Macbook系统从一个小众市场产品,已经成为了主流厂家,最新Gartner的市场报告显示,苹果的PC产品已经成为了出货量位列第四的厂家。

同样逆风飞扬的还有微软的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系列,华为的MateBook系列。如果从产品形态、功能及效率,以及制造工艺来看,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Macbook Pro、Surface Book还是MateBook,这些被行业和媒体界公认和追捧的创新点却出奇的一致。

在外观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苹果、微软和华为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金属一体化机身,制造工艺远超传统PC厂家,说Macbook Pro、Surface Book和MateBook是工业艺术品毫不为过。

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特别是显示效率方面,他们不约而同地抛弃了16:9的屏幕比例。苹果Macbook Pro一直就坚持16:10比例,而微软Surface Book和华为MateBook X Pro则选择了3:2这种接近于最早5:4比例的屏幕,屏幕比例的变化,对生产力工具而言,在显示效率提升上是显而易见的。1366X768这种垃圾分率(16:9)一直是传统PC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忽悠消费者的手段,即使是将分辨率提升到1920X1080,在实际使用中的显示效率仍然是最低的。事实上,屏幕显示效率的提升不仅表现的屏幕比例上,苹果、微软和华为同时无一例外的将屏幕分辨率提高到了2K以上(Macbook Pro是2560X1600、Surface Book 2是3240X2160,而华为MateBook X Pro则是3000X2000)。

显示效率的提升只是苹果、微软、华为在PC产品对PC变革做出的一些小尝试而已,在轻量化、长续航及辅助输入方面,也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在PC产业整体下降中能逆势成长的一种基础力量。

虽然PC的整体市场仍然在下滑,但Macbook、Surface Pro及MateBook却在成长,市场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