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化本质新探:历史、理论与现实辨析视角

电影工业化本质新探:历史、理论与现实辨析视角
2024年04月22日 07:38 刘正山

本文来源:​刘正山:《电影工业化本质新探:历史、理论与现实辨析视角》,《电影文学》2024年第5期。

工业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至关重要。早在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对于电影行业而言,工业化也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确保“电影工业化基础更加牢固”。

关于“电影工业化”,通常认为,中国电影业界与学术界自2015年开始展开热烈讨论[1]。然而,正如尹鸿所提出的:“到目前为止,什么是电影工业,什么是电影工业体系,电影工业与电影产业之间有什么异同,人们各自在使用‘电影工业’这一词汇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清晰的辨析”[2]。尽管我们此前已对电影工业化进行了多次探讨[3][4],但限于文献收集和对相关史实的把握,仍未能将一些根本概念厘清。本文拟从文献分析、词源追溯、历史考论等视角出发,以工业与工业化为基础,以电影工业、电影工业化等概念为重心,对电影工业化的本质进行辨析。

一、电影工业与电影工业化:主要观点评析

通过知网和其他途径收集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电影工业化等概念的界定较为含混,比如将电影产业与电影工业混为一谈、将电影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制作方式视为工业化生产。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存在不足。

“电影工业”等于“电影产业”?吴德基[5]、李宝捷[6]、倪震[7]、张琦[8]、陈刚[9]等,使用的“电影工业”概念,实际上指代的是“电影产业”。比如吴德基的这段表述,明显混淆了工业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电影工业时并没有意识到电视发展会带给电影院和电影工业如此灾难性的影响。举例来看,日本1960年电影院为7600个,至1975年关闭了60%,仅2673家了。”[10]即便是被有的学者认为是电影工业化的提出者邵牧君,也是将电影工业与电影产业的概念等同,比如邵牧君称,“在美国,电影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迅猛发展成堪与汽车、钢铁、石油、烟草等大工业相并列的庞然大物。”[11]从《电影万岁》和《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等论文的文中表达看,邵牧君所谓的“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强调的是电影作为工业产品和商品;至于“电影工业”,实际上指代的是“电影产业”;其所谓“电影工业化”,主要涉及的是商业与艺术之争。

电影的新型制作方式等于“电影工业化”?厉震林认为,“精细制作、分工是电影工业化的重要表现。”[12]陈旭光认为:“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并非仅指巨额的资金投入、高新的工业技术,更指电影生产过程中高度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13]尹鸿认为:“所谓工业,指的是工厂化生产。”[14]乌尔善表示:“具体到影片《封神三部曲》三部连拍的创作过程,电影工业化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类型化的创作,在项目开发的阶段,对电影就有类型的划分和类型标准的界定,这是在创作层面的;第二个层面是在制作管理层面的,科学化的流程分工配合,完成技术比较复杂的,体量比较庞大的电影项目;第三个在高新技术的应用层面,新工种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15]我们认为,如果将工业化的内核界定为流程分工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可能会出现悖论:很多非工业领域的生产,均存在标准化、流程化,但我们不能将其划归工业或说其实现了工业化,比如,当今的医院服务体系、养老院服务体系等。当然,这也需要史论的论据,后文将具体讨论。至于是否采用工业的生产流程,与电影制作是否为工业并无因果关系。

二、工业、工业化:概念溯源与辨析

我们认为,要搞清楚“电影工业化”的本质,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等入手,厘清工业与工业化含义,然后结合电影行业的发展状况,辨清概念。

(一)“工业”(industry)词源分析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英文中只有一个词语“film industry”,中文世界却变成两个:电影产业、电影工业[16][17]。这个表述不够严谨,让人误以为在英文的语境中电影产业和电影工业是混为一谈的。实际上,在英文中,同一个单词有不同含义实属正常,其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清楚地进行区分。例如,“set”,可以表示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也可以表示设置时间、日期、目标等;“run”,可以表示快速移动(跑),也可以表示经营、管理、运行等;“make”,可以表示制造、组装,也可以表示使得、使得成为等。

中文中的“工业”,最初的含义,与制造业相关。比如,中文的“工”,据《王力古汉语字典》第259页,手工劳动者——可能是手工制作器物的生产者;“业”(见第508页),应该是指“事务”。再从英文看,与中文中的“工业”对译的“industry”,本指即机器制造业。对于“industry”而言,无论查阅《Oxford Advanced-Learner's Dictionary》还是《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在英文中有三个含义:(1)工业或工厂生产制造;(2)行业或产业;(3)勤奋、勤劳。当其作为中文的“工业”对译的含义讲述,通常会在相应的语境中使用或者予以专门强调,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四节“工业资本家的发生”中,注释说:“industrial”这个词,是用在和“农业”对立的意义上(当时尚未有成型的第三产业);当“industry”作“产业”讲,则包括农业与工业。

此外,从原苏联或我国早期的现代化建设中的界定看,对于“工业”而言,均强调的是“机器大工业”。列宁曾说:“社会主义的唯一经济基础是能够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18] 1919年孙中山提出了构成其《建国方略》核心内容之一的《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设计了规模宏大的“废手工采机器”的中国工业化蓝图[19]。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三条明确提出:“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20]这里的工业,也是指使用机器、部件和劳动力来加工原材料或制造成品的活动。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的概念在发生变化,但其基本内核并未改变。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主体是大机器制造业,动力则是蒸汽和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在原有制造业中引入了信息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引入了智能化,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尤其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不再仅仅指传统的制造业,而是广义上指涉及到技术、数据和创新的各个领域。它涵盖了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那么,当今的工业,可以包括传统的制造业,如汽车、航空、能源等,同时也包括了数字经济、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领域。但是,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生产的虚拟产品,如数字音乐、电子书、网络服务等,不归入工业。道理很简单,虽然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利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设备进行生产,但是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是无形的,不属于工业或工业化的范畴。

(二)工业化的本质:历史演化与现实所指

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界定工业化呢?显然,一要尊重历史,二要合乎逻辑。一言以蔽之,只有从经济史的内在逻辑出发,才能对工业化作出科学的界定。

从当今主流的观点看,无论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还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现代化是同义语,是经济社会系统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非农业为主的过程,是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和装备国民经济一切部门的过程,也是人均收入持续提高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21]。从《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和《剑桥英语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的“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词条看,工业革命是指机械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农业、工业、交通和社会的变革时期,尤其是18世纪的英国。这里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就是指一国发展工业的过程。

对此,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张培刚提出的,工业化是“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来说明。”[22]我们认为,使用函数来定义基要生产函数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基要生产函数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函数形式,而是描述产出与投入之间关系的概念;这个观点可能过于简化了工业化的复杂性。工业化过程不仅涉及到以上所提到的几个部门,还包括其他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从历史看,人类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18世纪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1.0的诞生,引入了新动力和新工具,如蒸汽机。这一革命使手工业被机械化的大工业所取代,制造业产业诞生,同时也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由于电的发明,将制造业推进到了电气化的2.0时代,进一步革命了制造业和农业。从而使人类社会由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兴起,加入了新的自变量,并对其他行业产生了广泛影响。

那么,从表现形式上看,工业化是指将生产过程从手工制作转变为机械化(以及后来的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工业化则是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工具发展等,带来的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基础主要建立在数学、逻辑、实证观察和实证验证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其中,逻辑是科学推理和论证的基本工具,实证观察和实证验证则是科学理论的验证和修正的关键步骤。此外,现代科学还依赖于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工业革命到而今的工业化可以说是依靠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的基础实现的。 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现代科学的逐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不断深入,从而推动了各个学科的进步。特别是工业和物理学方面的发展,使得机器制造、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等得以飞速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基础。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化时期,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化的推动力。在经济、交通、通讯、医疗、农业等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了各种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的出现,加速了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数十年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区块链、“大模型”(如ChatGPT和Sora)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产业格局的转型升级,具有深刻的现代科学基础。

由此,传统的非工业——农业,也是可以“工业化”的。比如,20世纪初,列宁在分析美国的农业问题时说过:“如果把农业进化同工业进化加以比较,农业中资本主义现在所处的阶段比较接近的是工场手工业,而不是大机器工业。在农业中手工劳动还占着优势,比较起来机器的使用是很不广泛的。”[23]在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农业已经进入了类似于大规模机器工业的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标志着农业的“工业化”实现。同样地,其他产业甚至是服务业也可以实现“工业化”。

三、电影工业与电影工业化:历史演化与现实呈现

一旦厘清了工业与工业化的概念,就可以更好地把握电影工业与电影工业化的内涵与边界。当然,除了沿袭主流的工业与工业化概念,也要结合电影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比对分析。

(一)电影工业与电影产业的词源分析

按照当今主流如我国统计部门的定义,“工业”指除了建筑业的第二产业,即包括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则指各种生产、经营事业,或者说是构成国民经济的行业和部门[24]。

由此出发,“film industry”,究竟应该翻译为“电影产业”,还是“电影工业”?我认为,电影产业发展早期,译为“电影产业”和“电影工业”均可,主要看语境。

对于偏重于电影机械化而言,“film industry”应该翻译为“电影工业”,正如我国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中,“电影工业”是指放映事业中的“放映机器制造工业”和“胶片制造工业”[25]。

若集中于电影制作领域的研究而言,“film industry”应该译为“电影产业”,因为“film industry”通常指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等,并不属于“工业”所强调的机械制造相关类目。即便考虑到工业4.0,电影制作也不能算作工业。电影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创作、制片、导演、演员、摄影、音效等环节都属于服务性质的经济活动。虽然电影制作需要物质设备和生产流程,但整体上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和娱乐服务,因此被归类为第三产业,而不是工业。

实际上,当今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电影产业属于“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具体涵盖了电影的制片、发行和放映。至于电影机械制造相关产业,则收入“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门类之下。再从2017年3月1日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和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分析,其尽管提及了电影科技、电影技术,但主要关照电影制片(即电影创作、摄制)、发行和放映,并未包括“电影机械制造”。2023年7月国家统计局出台的《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均被划分在“文化娱乐服务”之下。

由此,我们还可以了然:对电影制作板块进行电影“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划分,是无法获得主流的产业分类体系逻辑支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工业”,就只能是电影机械与设备制造业。实际上,随着日益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我国统计部门发现,就一般意义上而言,从行业分类体系的发展看,轻重工业分类作为一个概念性的行业划分,是缺乏行业分类标准时期的产物,因此,从2013年下半年起,国家统计局在相关数据发布中不再使用“轻工业”、“重工业”分类[26]。

(二)电影工业化的内涵与本质

很显然,如果从工业和工业化的内涵出发,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工业化,意味着电影机械与设备制造业的生产与产值在电影产业中的份额的提升。若就作为第三产业的电影制作而言,要实现工业化,意味着要将电影从手工作方式的制作,转化为现代工业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的制作进程,将传统的主要靠一般劳动力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数字技术、智能化生产等。

何为传统小作坊式电影制作?我们总结认为,其特点在于“三个基本”与“三个过度”。“三个基本”,即叙事模式基本靠偷(模仿)、片场管理基本靠吼、票房收入基本靠赌;“三个过度”,即制作过度靠经验、营收过度靠票房、市场过度靠本土。

那么,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方式,又是什么?是工厂式生产、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吗?很显然,大型生产工厂、流程化、标准化并不是工业化的本质,也未必代表工业化的电影制作方式。

首先,从工业发展历史来看,在手工业时代,流程化与标准化就已经存在,比如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描述的扣针作坊。现代的工业流程化与标准化,源于20世纪上旬福特汽车公司所推行的装配线生产模式,然而,此举并未意味着人类社会已完成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也未能完全代表工业化的全貌。

其次,从海外电影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大型生产工厂、装配线式的生产方式(包括所谓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等),仅适配于某个特定阶段的工业生产模式,而虚拟制造、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等的发展兴起,使得大型生产工厂、装配线式的生产方式正在失去适应性。中国当今探讨电影工业化,显然不能忽略历史的变迁趋势。

对此,我们可以结合电影经济史进行分析。

1.电影工业化1.0时代:大片厂、指挥体系与装配线模式

电影诞生伊始,采取的是摄影师主导的制作体系:从《工厂大门》开始,均采取一镜到底的模式拍摄。由于摄影机械、放映设备以及摄影技术的引入,若从经济史看,这时候的电影已是工业化的产品。

进入20世纪10年代,大片厂崛起,并引入“福特模式”,采用流程化即装配线式生产方式。伊丽静和哈尼帕[27]、胡毓靖[28]等认为电影或影视工业化源自美国,1912年,麦克·塞纳特在其所属的启斯东(Keystone)公司中,把工业化的概念引入到电影创作,把电影创作过程分成几个很多环节,就像是工厂装配一样,不同部门负责“生产”与“组装”,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这个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家引入流水线制作电影的公司,可能是法国的百代电影公司(Pathé),时间在1903年左右。百代建立了多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负责不同的任务,如拍摄、剪辑、制作特效等。通过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百代能够大规模制作电影,并在短时间内推出大量电影作品。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百代是最早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制作电影的公司之一,但其他电影公司也在类似的时间段内开始采用类似的生产模式[29]。

应该说,这一阶段的电影生产模式,与当今我国一些学者所谓的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最为相近,其主要特征如下:(1)大型生产工厂:大片厂通常拥有全方位的电影制作资源,包括电影拍摄设备、拍摄场地、演员合同、电影院线等。甚至明星体系也是大片厂的构成。(2)系列制作与标准化:制片厂倾向于生产系列电影或遵循相似的题材和剧情模式,以降低制作风险并提高市场认知度。此外,制片厂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制作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电影质量和商业可行性。(3)团队协作和专业化:好莱坞大片厂时代出现了大规模的制片团队,各个环节都有专业化的人员负责,包括制片、导演、编剧、摄影师、剪辑师等。

2.电影工业化2.0时代:虚拟工厂、契约体系与装配线模式

派拉蒙法案生效之后,垂直整合的制片厂体系崩溃,电影制片厂不再拥有对电影市场的垄断地位。现在,很少有制片厂能够独自掌控电影制作的全部生产要素,而是选择在全球范围内挑选最优秀的各个电影要素供应商,以建立更为灵活和创新的虚拟制造模式。制片厂本部只负责整体设计、整机组装和品牌营销,而具体的制片工作则由外包(承制)公司或合作伙伴来完成,以满足制片厂的需求,例如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等。这种模式能够让电影制片厂更专注于整体策划和品牌建设,同时可有效降低制片成本和风险。在新的生产模式下,电影制片厂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强调合作、共同投资,与独立制片人、导演、演员等建立紧密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创意和才能,实现制片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相比传统的流水线式制片模式,新的生产模式更为灵活、高效,也更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新的生产模式下,电影制作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契约化、模块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契约化是指电影制作不再采取大工厂模式,而是虚拟制作,即制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签订合同或协议,严格规范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这种契约化的制片模式能够使电影制作更加规范和透明,同时也能够降低制片风险。模块化是指将制片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独立成模块,以实现高效的灵活操作,降低制片成本。标准化就是所谓的装配线模式,是指制片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标准和规范,以提高电影的质量和观赏性。最后,国际化是指制片过程中需要关注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标准,以使电影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扩大电影的市场和影响力,正因为如此,也有学者认为,好莱坞电影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普适性的叙事而不在于流水线生产方式和科技。

3.电影工业化3.0时代:虚拟工厂、契约体系与数智化生产

而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新兴平台的崛起,虚拟制作与云制作开始涌现,电影行业进入工业化3.0时代(相当于而今所谓的工业4.0时代)。此时,电影制作趋向于更加定制化、契约化、模块化、标准化、数智化和国际化。其中,契约化、模块化、标准化、国际化,与电影工业化2.0时代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此处仅仅解释其他几个特征:(1)定制化: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制片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通过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观众可以参与到电影故事中,获得更加个性化的观影体验。另一方面,影片拍摄的主控者,可以借助新兴科技手段和研发创新,展示独特的创意。(2)数智化:在电影工业化3.0时代,数字化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使用ChatGPT、Sora等大模型、LED屏幕虚拟拍摄、云制作等技术,可以使得电影制作更加精准和创新。在新的生产模式下,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制片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例如数字化剧本创作、虚拟拍摄技术等,都为电影制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新空间。

四、电影工业化的本质:进一步讨论与总结

正如前文所分析发现的,大型生产工厂、流程化、标准化并不是电影工业化的本质,它是从属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电影制作所需,如果电影制作的需要发生变化,相应的流程、标准体系也会发生变化,至于大型生产工厂的模式基本上成为历史了。从不同时期电影行业发展的背后逻辑看,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就在于现代科学的引入(逻辑学、物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摄影机、特效技术、声音设备等)等。甚至科学的发展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题材,比如科幻、奇幻等类型的电影就是受到科学发展的启发而产生的。

由此,第一,好莱坞电影的革命性变化,均依赖于工业的进步,例如,20世纪70年代,机械设计工业和计算机的发展,为《星球大战》提供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的进步,支撑了《侏罗纪公园》和《终结者》等;21世纪,两部《阿凡达》相隔12年,主要受到工业技术的制约,直到实景3D摄影系统、虚拟摄影系统等技术的成熟。

第二,作为电影工业化的重要体现——好莱坞电影,核心竞争力在于表达+形式,即好莱坞式电影叙事+视觉效果。正如鲁舒天所言:“好莱坞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总能将一个个原本复杂的、涉及生存困境与人性纬度的艰深命题,变成全人类都能看懂的通俗故事。令白丁观之不觉其深,鸿儒品之不觉其浅。”[30]

实际上,当前最为先进的电影或影视工业化生产方式,如《阿凡达》《曼达洛人》《指环王:力量之戒》等影视工业化的标志性案例,也还在科技+电影+叙事的轨道上。

首先是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被认为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影院“3D化”浪潮、间接制定了今天主流商业院线技术标准。可是,《阿凡达》的技术研发,花费了数年时间,其中前4年被认为是颗粒无收;制作则耗时四年半,但如果从着手筹备开始计算,影片真正耗费的时间,是十五年。《阿凡达:水之道》距离第一集的时间则是十三年。《阿凡达2》与《阿凡达3》采用了背靠背的拍摄方式。卡梅隆表示同时拍摄两部大制作并非一件易事:“我们不是按顺序,而是以非常零碎的方式去拍摄。某一天《阿凡达2》的一部分,第二天拍《阿凡达3》的一部分,然后再拍《阿凡达4》的一部分。” [31]

其次是2019-2023年,迪士尼+(Disney+)出品的《曼达洛人》第1-3季,源自《星球大战》系列的衍生剧,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流程。根据Epic Games发行的《虚拟制片实践指南》(The Virtual Production Field Guide,2019年版),在传统工作流中,有前期制作,制作(如拍摄),以及后期制作。与传统制片技术相比,虚拟制片促使制片过程更为迭代化、协作化和非线性。它使电影制作人(包括部门主管)以协作方式快速对视觉细节进行实时迭代,而不是将所有决定推迟到后期阶段。迭代过程在制片早期便开始。有了实时引擎,制片初期即可生成高质量图像。不同团队创建的资源会彼此兼容。资源不仅交叉兼容,而且从视效预览到最终输出阶段均可用。

其三是2023年播出的亚马逊(Amazon)出品《指环王:力量之戒》,完全基于云计算的作品。通过多个单元同时拍摄,制片人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基于云的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依赖于摄影机和镜头提供的元数据。声音编辑总监Damian Del Borrello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作单组镜头和场景而不是制作一整季或一集的工作流程可能对制作方更加有利,因为它们是“小块”的。

其四是将复杂而深刻的命题,通过平易的叙事手法描述,适应了最为广泛的观众需求。《阿凡达》《曼达洛人》《指环王:力量之戒》等影视作品在叙事上的共性包括:(1)都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细节的虚构世界,比如《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指环王》中的中土世界。(2)都涉及到人性、道德以及权力的困境,通过角色的冲突和选择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都包含了英雄的成长和冒险,主人公通常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和挑战,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拯救世界的使命。(4)都展现了宏大的世界观和复杂的故事情节,涉及到不同种族、文化和历史的交织。BoxOffice Mojo的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票房TOP10中,《阿凡达2》等9部是美国大片,并且全是续集。

总之,电影叙事到达一定水准之后(甚至可以说是阶段性创意枯竭时期),电影制作不再是一个艺术家或艺术团队的创作,而是一个由资本、技术和营销等构成的产业链条。在关键技术、机械设备等的引入和呈现的视听美学中,电影工业化确保了电影制作的效率和质量。至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化、流程化、大工厂式制作等特征或者说装配线式生产,则是从属于电影制作需要的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本质和特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是指事物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是该事物不可分割的基础性质。而特征是指事物的某些显著的、容易被人们注意到的特点或属性,是该事物的某些方面的表现。电影工业化的特征或者表征,包括了流程化、标准化等。在论文《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现状与路径》中,我们归纳了“电影工业化”的5个方面的特征:管理现代化、制作标准化、产品类型化、产业规模化、分工国际化[32]。其中,规模或集聚是基础,量的突破才能带来质的跃升;类型化,意味着电影从单一产品进入商品分类系统化和标准化规范;制作标准化,意味着电影创作与生产依赖分工协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化不一定再是必须,或许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管理现代化,意味着电影创作与生产的管理按照工业化规律进行;国际化化,既是电影工业的结果,也是电影工业化的要求。总之,强调“电影工业化”,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电影的制作效率、制作水准,提升电影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从前文的分析可见,电影制作业并非电影工业,当前业界所谓的流程化、标准化等并非电影工业化的本质,仅仅是一定时期电影工业化的若干特征之有机构成。电影工业化之价值和意义在于,使电影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变成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占相当比重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手工作坊式的电影制作,效率低下,电影质量具有不确定性;工业化式的生产,可以保障电影的制作效率和制作水准。电影制作的工业化发展,是我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电影强国的必由之路。

应该说,自2003年我国启动“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机制激励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影工业化体系逐渐成形。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电影强国建设,电影工业化是与新时代要求相一致、响应新时代呼吁的举措。电影工业化的目标就是以叙事为核心,通过工业要素(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新型的科技手段等)的引入,通过现代化的组织生产方式,实现电影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以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推进电影工业化,实现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电影工业化标准体系、电影产业分类体系、电影人才培养体系等,实现系统性和整体性突破。

参考文献(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