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见31期丨今晚8点直播解读:AI换脸诈骗来了,有人10分钟被骗400多万,如何防范?

亮见31期丨今晚8点直播解读:AI换脸诈骗来了,有人10分钟被骗400多万,如何防范?
2023年06月01日 09:30 刘兴亮

01 事件背景

AIGC的爆火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日常应用的可能,其场景覆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生成,在特定领域,AIGC相关的内容的质量、可靠性已经远超人类,然而这种高度的「仿真」,也衍生出了新的问题——AI诈骗。

4月20日,有消息称,福建省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因对方使用AI技术与其进行视频通话而掉入诈骗的陷阱,将430万元打入对方账户,好在报警及时将336.84万元成功拦截。5月22日,又有消息称,诈骗分子仅用时9秒AI换脸视频,骗取132万元。

针对AI的治理,此前,马斯克等众多行业知名人士,就曾签署公开信,呼吁暂停GPT-4以上模型开发,担忧人工智能开发危及「文明控制权」,AI诈骗虽然不涉及到文明控制,但却让普通人暴露在技术发展的风险之中。

02 直播看点

6月1日20:00,《亮见》联合腾讯科技,特邀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在线直播解读AIGC产品快速应用过程中带来的诈骗、造假等问题的应对措施、风险分担、权责归属及监管治理。为直播话题的核心要点:

  • 大模型、AIGC刚刚热起来,骗子就能利用AI换脸进行诈骗;很多短视频平台也提供了AI换脸搞笑的工具,这类技术是如何实现的,需要用到哪些设备、技术,开发成本高吗,为什么看起来用户的使用的成本这么低?

  • 我们看部分平台对AIGC相关内容会有明确的风险提示标记,但仅仅这种提示有效吗,还是说这更像是一种规避责任的形式?

  • AIGC应用带来了潜在的猜测甚至人身安全的风险,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谨慎而行,还是退而远之?

  • 从过去反诈骗的手段来说,有哪些行之有效、值得关注的防范措施?

  • 如果真的被AI换脸工具骗了,这种责任该如何划分,比如银行转账的人脸识别被AI「欺骗」,这种情况下银行需不需要承担责任;此外,诈骗者利用了某个平台的AI工具,这个时候平台需不需要承担责任?

  • 对AI的治理和监管,需要哪些主体参与进来,以什么形式手段,治理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

  • 目前国家层面,对于AI换脸、AI换声这些新的技术,出台了哪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不同主体都有哪些规章、规范?

  • 有观点认为, 防范AI诈骗的关键在于防范数据泄漏,这种观点您认可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论调,我们在数据保护这块做的怎么样,用户在哪些环节最容易造成数据泄露,再比如我们每天都接到推销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可能是从哪些环节泄露出去的?

  • 我们有没有可能,或者如何利用AI进行反诈骗,用魔法打败魔法?

  • 短期内有没有办法快速有效的杜绝AI换脸诈骗这种问题的发生,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可能是什么,需要怎么去解决?

03

IP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