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成人礼,登榜国际500强争霸未来万亿IoT市场

小米的成人礼,登榜国际500强争霸未来万亿IoT市场
2019年07月23日 19:17 陆新之谈商业

本周,《财富》杂志发布2019年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去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小米集团首次登榜,排名第468位,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112位。为上榜全球互联网企业第7,与亚马逊、谷歌、Facebook、京东、阿里巴巴和腾讯同属一个领域。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首次上榜,是小米这家9岁公司的成人礼。可能前几年大家听多了小米的故事,反而有点审美疲劳。但是换一个硬核角度来观照这家公司,就更能发出会心微笑。

小米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小米全年营收为174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达86亿元。小米集团2010年创立,到如今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仅用了8年时间,也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纪录。

第一份《财富》500强排行榜诞生于1955年,当时上榜的仅限于美国公司。自诞生之初起,《财富》杂志的编辑们就决定将营业收入作为企业排名的主要依据,因为收入是衡量增长和成功最可靠、最有力证明、也最有意义的指标。

和同样推出公司排行榜的《福布斯》和《商业周刊》相比,《财富》的500强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名,比较重视企业规模;而《商业周刊》则是把市值作为主要依据;《福布斯》则综合考虑年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商业周刊》的排名仅限于发达国家,而《财富》则将世界各国的企业都进行排名。

衡量企业的标准很多,营收排名则是更少主观评价——跟市值、估值等指标比起来,有其合理性。换一句大家容易理解的话来说,营收跟高考一样,是目前为止衡量一家企业整体实力比较过硬的标准,而且是属于最不差的标准。因为营收是来自于客户,相当于消费者投票进行了筛选,用钱投票。按营收算,财富五百强的榜单,基本就比较少昙花一现的妖股与快公司。营收表明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大小。事实上,《财富》世界500强的门槛每年都在提升。2017年的第500名是AutoNation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是216.09亿美元,2018年的第500名是爱立信公司,营业收入规模为235.56亿美金,上榜门槛提高了19.47亿美元,今年的第500名上榜门槛则又提高到248亿美元。

可以说,这次这一份含金量十足榜单的发布,又会引发一轮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总结与预判。

山峦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所以,从收入这个维度来看小米,就更加有说服力。

小米从2010年开始创立,2012年就达到100多亿的收入,2018年上市的当年1700多亿。

回看小米的发展,有着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一炮而红:2011年小米1发布

全面布局:2013年小米布局物联网,建设生态链

首次登顶:2014年小米手机国内排名第一

遭遇挫折:2016年小米低谷期,雷军亲自上阵接手手机部

触底回升:2018年小米香港上市

转型改革:2019年小米进行系列的组织架构、产品策略、公司战略调整

由小米这八年来的销售收入曲线可见,可以看到它的增长是非常迅猛乃至炫目的,很多年都是100%到200%的增长。如果仅仅是一家制造业公司,在这样的体量下还能维持这样的冲击速度,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利润,那可真是了不得,几乎是商业历史上的奇迹。

可见小米过去的9年,一定是做对了什么,而且是做对了很多。

这次,小米是作为互联网—零售的序列入围,也就更加可以说明,其互联网属性与特点,为其超速成长,增加了巨大的动能。

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原住民:颠覆式创新

作为“10后”,年轻公司小米的一系列动作,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说95后,00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小米则同样可以看成是移动互联网上原生的第一代公司。所以,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可谓融入了血液,也就注定了它与大多数中国公司的气质不一样。

将资源放在“重要且可知”的事情上,这是小米的特点。

过去一年小米过的相当艰难,无论市场环境、组织结构还是,都在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是,从第一天开始,小米选择的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无论是开始的发烧友社区还是后来的AIOT战略,无论是追求性价比与打造生态,都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而雷军宣布硬件利润不超过5%,这更加凸显了小米与其他大多数中国公司不一样的气质,既是对于用户的承诺,也是对于自身的期许。

既然基因就“与它们不一样”,所以小米开始了的就是颠覆性的创造工作。雷军在早期提出的“铁人三项” 硬件+新零售+互联网。看上去平淡无奇,很多人后来都会跟着说,但是像小米那样一直玩命干下去的大公司,并不是很多。

要实现性价比,追求创新的商业模式,说一千道一万,基础就是要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

价格减去成本,包括原料、制造、研发、渠道,才是利润。

要把价格拉低,除了让利减少利润率,还需要控制成本。

小米降低成本的一系列动作,既有策略,又能落地,确实是国际500强的水准。

首先,小米的渠道是一个创新,用一个比较便宜的渠道,包括互联网、口碑营销等等,把渠道价格降低了。

除此之外,它还在生产方面降低了成本,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用单品和爆品的方式,集中兵力打一个产品,要求能够产生一种绝杀——价格要达到最低。

也就是说,它出来了以后,比它成本高的全都活不下去了。也开始倒逼这个行业的企业把产品做得更好来凸显竞争优势。

在手机领域,小米一度领跑,创造了多个战役级别的胜利。小米最早创新叫互联网思维,它是靠卖手机,然后附送上面的软件等服务挣钱。

当时的一些核心策略行之有效,包括通过网络销售改变渠道,通过口碑营销减低营销成本等等,而且引发了行业的各种效仿。在经过各种报道轰炸之后,小米模式已经不存在什么秘密,也正被广泛复制,但是难得的是它始终还有着创新的欲望与实践能力。

小米的商业模式,或许是有意为之,更可能是妙手偶得,现在是终于得以杀出一条血路,靠其他周边的产品与服务来增加收入与利润。

能够落地的国际化战略

中国有点规模的公司,都会谈到国际化。国际化是中国有追求的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今日世界,成功的大企业都是国际化企业,无一例外。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全球制造中心,不管你愿不愿意,即使在本土市场也要参与国际化竞争,企业的国际化也符合国家长远的经济战略。

但是,出海的公司多,真正国际化做得有大规模成功案例的企业,实在不多。

现在的小米不仅有新零售,还有实际的国际化支撑它的发展。

小米全球化布局分为几个阶段,最先由印度开始试点,接着是东南亚,再到俄罗斯和独联体,随后是欧洲,然后是北美。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小米在多个国家进入行业TOP3,国际化业务的营收很快将达到50%的比例,这让它足以成为一家货真价实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

今天的国际竞争,需要有员工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但是即使是有着以上这些,包括外界津津乐道的所谓“狼性文化”,也并不能包打天下。因为海外市场的玩法是大不一样的。

国际化之路,需要的是一家公司要有面对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不断迎接变化的弹性与坚韧。因此,小米可持续的竞争优势(SustainableCompetitive Advantages),显然来自企业的内部,即通过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体制、文化和领导力等等的有机组合,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印度市场——小米在印度2018年全年出货量达4100万,位列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手机市场连续7个季度排名第一。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出货量比第二、第三名同期出货量总和还多,其优势相当明显,短期难以撼动。而无论是产品定位、销售策略还是人才本地化,小米在印度都有着教科书式的成功。

除了印度,小米在海外其他市场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目前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列5强。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在西欧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5.1%,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市场份额排名第四,除此之外,小米在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例如非洲和拉丁美洲。

某种意义上而言,虽然格力今年也同时首次进入国际500强,但是其收入的结构组成来看,显然小米要比它健康得多。

不得不说,雷军作为企业创始人,有着其鲜明的风格。厚道也好,本色也好,精明也罢,其实都是他这个人的各种角度的折射。30年来,他在中国的持续创业历史,使得他有着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般的大智若愚,也为小米注入一种难得的基因——韧力(Resilience),这就是一种组织内在的去适应不断产生的非连续性的变化(Continual,Discontinuous Change)的能力。而这种韧力,对于其国际化就非常有益。

未来是AIOT的世界

昨日是因,今日是果。今日是因,明日是果。

小米过去的辉煌与波折有目共睹,其下一阶段要保持高速,靠什么呢?

显然,其可以预见的发展空间应该取决于如何实践雷军所提出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这个战略启动得比起大多数同行都要早,假以时日成功的话,小米将构建起一个基于万物互联的庞大生态网络,庞大的用户群、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流量,将再造好几个新的小米。

小米预想之中的IOT,就是5G时代灼手可热的关键物联网——做连接,做大数据。这是一个数以万亿计算的巨大全球性市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客观而言,小米的前一阶段极速成长,是因为牢牢地抓住了移动互联网3G向4G转换的风口,下一阶段消费级IoT时代到来的风口,它也已经提前布局,未来几乎触手可及。

随着市场的相对饱和以及竞争的加剧,早前的小米,继续创造性地开辟了第二战场——生态链——这是正在布局而且逐渐见效的创新。小米的模式是投资+孵化,即不光给你钱,更重要的是给参股企业一些创新的支持,比如小米的团队、品牌、用户群、供应链能力、信誉担保等等。

而且,小米投资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小米所有生态链的产品定位跟小米的产品是一样的,原则是满足80%用户的80%的需求。也就是说,不做小众产品,而且一定要做大众产品,朝着爆品策略去发力。

为什么小米能够这样坚决布局?因为早在成立之初,小米就意识到,未来十年,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像手机一样互联互通,世界上能够联网的设备会越来越多,而且会出现万物互联、语音控制、去中心化、多元化等特征。2013年小米要做物联网平台的时候,有人觉得这是一个空想。但到2019年第一季度年为止,只用了5年时间,小米的物联网平台已经很大了,联网的设备达到了1.71亿。小米公司的基因,真是非常契合IoT发展的公司,这也是他的生态链能够得以不断参股与壮大的一个底层因素。

截至2019年3月31日,小米投资公司超过270家,总账面价值人民币290亿元,同比增长28.6%。自2018年以来,已有10家小米投资的公司成功上市,包括华米科技、云米科技等。小米生态链的这些企业,正在把消费者对IOT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进行落地。这些服务正在接受消费者检验,当然最终的价值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释放给资本市场。但无疑,随着AI+IOT概念落地,生态链的企业也将反哺到小米,影响其估值重塑。

很多企业也看到了物联网的巨大机遇,也在IOT上面陆续试水,但是明显看出其速度远远落后于小米。不是它们不想做,而是之前准备太少,缺乏积淀,现在要提速,短期难以做到。但是,小米留给其他友商的时间不多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

500强之中的企业,无不是经过跌打滚爬等等艰难磨砺,才得以修成正果。今天成人之后的小米,已经可以逐远离躁动与情绪化,更多地聚焦于自己的战略与专注于实施。

事实已经显示,小米有着观察的远见,有着提前布局的决策力,更有实际执行时候的韧性,给每名员工赠送股票,更是凝聚人心再度创业的顺应时势之举。可谓万事俱备,只需要一点时间,让雷军们可以一步步夯实落地。这是一家能够走得更远,给予社会更大影响的公司。假以时日,同样也能够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