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Turbo 3 上手测试:轻量机身 旗舰体验

Redmi Turbo 3 上手测试:轻量机身 旗舰体验
2024年04月10日 20:30 MebiuW

在过去几年中Redmi Note系列贯彻着一年更新两代的节奏,一次是性能向一次是体验向(例如之前的Redmi Note 13 Pro+),另一次则是性能取向的更新。这种双线产品策略本身很好,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但是因为同样归属Note 系列,很容易让消费者造成命名的误解,也不利于突出产品优势。因此,Redmi 在去年探索将Note T Pro系列改成Note Turbo后,今年正式将这个序列的产品独立为了Turbo系列,代号小旋风。

虽然是全新的Turbo系列,但却不是从Turbo 1开始。从Redmi的说明来看,Note 11T Pro和Note 12 Turbo算是这个系列的两位头号元老,所以新的Turbo一系列一上来就是Turbo 3。当然,除了这个官方原因外,我们也可以联想是不是因为要和那个和Redmi打得火热的CP 继续对位?

小旋风 Turbo 系列定位解析

因为我对去年Note 12 Turbo的喜爱,这里我想特别想聊聊Turbo 3的定位。Turbo 系列定位是中端性能机,从Note 12 Turbo开始,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系列的机子是在满足核心性能接近旗舰平台的前提下,也非常注重手机的轻薄程度

很多机器的性能拉满但也伴随着较为厚重的机身。如果说有消费不追求极致游戏体验、且预算更低,那么在Note 12 Turbo前还不太好找机子。 不过从Note 12 Turbo 开始,Remdi终于将高于高通7系的SoC引入到了更低的产品序列中,真真切切带来了更强的性能体验。而且也正如我前面强调的,Note 12 Turbo 开始手机也变得非常轻巧,日常体验感知非常强。

最后落实到这次的Turbo 3,机身仅仅重179g,厚度7.8mm,机身宽度只有74.4mm。这个机身三围实际上手非常轻薄,对手掌的压力非常小,不会给人使用上的压力,无论是对于年轻人、男生女生、老人小孩都有极强的兼容性。

除了机身本身的轻薄以外,Turbo 3的屏幕也是十分有看头的。Turbo 3屏幕升级到了1.5K的OLED直屏设计,除了具有2400nit峰值亮度、1920高频调光、青山护眼方案等特性外,这次Turbo 3的屏幕没有屏幕支架,上边框只有1.35mm,左右边框只有1.3Mm!这个上下左右边框设计已经是实打实的设计,真机正面视觉一眼惊艳。

相对来说下边框会厚一些到了2.27mm,但是也是同级别里控制优秀的,而且正常使用的时候不在视觉中心,也不太影响。 要知道iPhone 15 四边都是2.25mm,15 Pro是1.75mm, 友商14 左右上下也有1.61mm。 Turbo 3这个边框的宽度是货真价实的旗舰级了。

回到机身背面的话,可以发现Turbo 3的整体设计和Note 12 Turbo 有很强的延续性。虽然后盖配色和处理有所差别,但是摄像头的DECO整体风格都是“楚楚动人的人脸表情包”,如果相机开了人脸识别很可能被识别那种。

我手上拿到的是冰钛的配色,真机的金属质感非常明显,质感也有一些旗舰风范。不过从后盖的温度和敲打来看,应该后盖并不是玻璃,中框的材质则明确是铝合金。反正从具体的体验来看,真机质感并不差。冰钛色在背板的有细腻的喷砂质感,所有版本的摄像头在细节上都有涡轮纹设计,也是一个质感加分项。

对了,最后说一下Turbo 3的指纹识别是屏下指纹,而不是。

SoC 解析

在Redmi 重塑的品牌序列中,Turbo 是位于K系列之下的性能向机器, 因此Redmi Turbo 3 搭载了高通全新的骁龙 8s Gen 3 SoC (以下简称8s Gen 3),虽然比友商的Civi 搭载的更晚一些,但也的确是性能向机器里第一个搭载的SoC。

从实际的产品规格来看8s Gen 3虽然被冠以了8系的名称,并且和当家旗舰8G3命名上相差不大,但实际上二者规格相差还是有一些的。根据B站UP主万扯淡的测量,8G3的面积是138mm2附近,而8s Gen 3的面积则是89.5mm2附近,基本上就是8G3的规模大了50%的样子(除此以外,8s和8在技术架构、工艺上完全同源)。另外,高通上一代8G2 的面积是118mm2附近,8+ 具体多少不太清楚,但是应该是比8s Gen 3略大一些。

考虑到高通现在是从8+到8G3都拿出来作为8代去卖,8s Gen 3在面积上接近8+,在工艺和架构上则保持和8G3同代。所以可能说8s Gen 3在规格上不是8 Gen 3的规模,但是在高通的序列里叫做8系也不算离谱。

对比与大哥大8G3,高通骁龙 8s Gen 3 在规格精简上其实挺有意思的。首先8s Gen 3 在CPU规格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削减,少了一个A720核心后频率低了一些,实际上现在手机SoC也很难跑满频,所以CPU核心上问题不是很大。主要阉割点在于GPU规模和缓存规模。所以可能相对来说,8s Gen 3在日常应用中的体验是接近大哥8 Gen 3的,但是游戏会有些差距。

性能测试

在纸面上说完了高通8s Gen 3 的情况后,一起来实际看看实际的测试结果吧。

首先看看安兔兔的成绩,我分别测试了三种情况,车载空调出风口散热(最强)、低温跑分、温热(最弱)跑分。三个阶段的得分在160-165之间,这个成绩基本上是摸到了高通骁龙8 Gen 2尾巴的水平,从坪效比上来看属于很优秀了,毕竟比8 Gen 2 规模小这么多。另外从这三个不同工况的跑分可以看出来,其实散热措施与否对于安兔兔的跑分影响不是很大,即便从34度的中高温度开始跑,也没有性能下降太严重。

在CPU部分,我就单独测试了下GeekBench 6,大体上我跑出的最高成绩是多核和8 Gen 2差不多,单核略低一丢丢。 但是也存在个问题,目前成绩不是很稳定,也可能多核跑出5100的样子。

在单独针对GPU的部分,按惯例测试了3D Mark和GFX里的一些项目。总体成绩来说8 Gen 3会比8s Gen 3高40-50%的结果,整体成绩也要落后8 Gen 2,算是在8+ 和 8 Gen 2之间吧。 GPU是十分吃面积的,8s Gen 3在如此小的核心面积下做到了这个表现,高通的架构真的也不差。

最后测一下存储。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我1TB版本的Turbo 3给了UFS 4.1,速度和旗舰没什么区别。

散热测试

对于性能向的机器,我们最后再看看20轮的3D Mark Wildlife Stress测试。通过循环跑20轮测试,查看其成绩的变化幅度,从而综合考量其散热能力和上时间的性能衰减问题。

可以看到说虽Turbo 3是在这几台机器数据测试时气温最高的一次,但搭配有4800mm2超大面积冰封循环冷泵后,高通8s Gen 3在性能上整体比较稳定,整体表现也比8+ 要好一些。

从具体的数据以及估计的能耗比来看,8s Gen 3 的GPU不算很费电,即便是统一性能矫正后,也是高于8 Gen 2 和 8 Gen 3差不多的水平。新架构+新工艺的威力不容小觑。

充电

Redmi Turbo 3 这次搭载的是5000mah时的大电池+90W的快充,同时搭载了澎湃电池管理系统(没有澎湃芯片),比起大哥Redmi K70 系列略弱一点,不过依旧够用了。官方传承12分钟充满50%,35分钟充满100%。 在我的实际测试中,可以说非常完美的还原了这个结果,从即将断电的1%开始充电,15分钟充入了62%,35分钟正好充满,真的就是分毫不差。

更加具体一点来看的话,可以参考上面这个充电需求。大体上10分钟45%的电,25分钟就可以充到88%的电量了,可能是因为没有澎湃芯片的原因,最后的这约10%附近的电充的速度会相对耗时一些。

拍照

虽然Redmi Turbo 3不是拍照向的机器,但是按惯例还是要测一下的。主摄搭载了索尼的LYT-600 (大约1/1.95尺寸),具有F1.59的光圈和OIS光学防抖,加上小米影响大脑2.0,和ISZ 2倍变焦,拿来日常记录一下是很充足的,主摄的发色、动态范围都调的非常好。

总结

Redmi Turbo 3作为产品线重塑后的首款产品,在提供澎湃性能的同时也拥有诸多旗舰品质的体验参数,很好地平衡了性能体验和实机体验。在写最后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在想既然Turbo 已经是一个单独的序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畅想这个系列或许还会有其它大招(机子)没有拿出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