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一分货,999元托不起AI眼镜的未来

一分钱一分货,999元托不起AI眼镜的未来
2025年01月02日 20:10 倪叔think

如果要评选2024年度电子产品的话,AI眼镜Ray-BanMeta肯定是大热门,销量直逼200万台,搅得近几年一直波澜不惊的智能眼镜行业激起了巨浪。苹果、谷歌、亚马逊、三星等国际科技巨头,随即加入或加快了AI眼镜研发。

国内各大厂商也纷纷宣布了自己的AI眼镜计划,这其中既有小米、华为、OPPO、vivo、魅族等手机厂商,也有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有Rokid、雷鸟创新、闪电科技、XREAL等AR厂商,一时间百镜来袭,一如当年智能手机的盛况。

正当各家摩拳擦掌之际,却被一家年营收不足两亿元的小公司抢了先。

2024年12月19日,闪极在深圳发布了其首款AI眼镜产品闪极A1。基本功能与Ray-BanMeta类似,但是售价却只有999元。

1

成本上千只卖999,闪极赔本赚吆喝

AI眼镜只卖999元,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这怎么做得出来”。因为闪极A1对标的是Ray-BanMeta,而Ray-BanMeta卖299美元起,折合人民币2181元。

国金证券2024年7月发布的《AI眼镜的爆发前夜:MetaRay-Ban年化销量有望达200万》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平均销售价格为260美元。‌2023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7.0467,260美元约合1832元;按当前最新汇率7.2953计,则约合1897元。

闪极A1共创版999元的定价,几乎只有行业平均价格的一半,确实非常便宜。

对此倪叔也感到好奇,产生了分析闪极A1成本的兴趣。首先声明,倪叔不是供应链专家,是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的信息进行类推,如有不准确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闪极A1对标的是Ray-BanMeta,其产品功能和配置都向对手看齐,二者参数配置非常相近,只是少数组件有所不同。而Ray-BanMeta的BOM成本早就被业内扒光底裤,在它的BOM成本基础上,通过二者成本差别较大的组件对比,就能估算出闪极A1的BOM成本大致范围。

据未来智库的报告,Ray-BanMeta的BOM成本约为164美元,其中芯片成本约为85.6美元(占比52.20%),结构件成本约为19美元(占比11.59%),OEM/ODM成本约为15美元(占比9.15%)。

芯片是成本的最大头,闪极想要卖999元很自然就把降低成本的关键放在芯片上,于是选择了高性价比的国产展锐W517方案。与Ray-BanMeta用的高通AR1Gen1相比,闪极A1的主芯片成本一举从55美元降到10来美元。

假设二者其他组件的成本相近,即便Ray-BanMeta在采购上有一定规模优势,闪极A1的BOM成本也能控制在130美元,按最新的汇率计算,约合950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计算方法下,BOM成本没有计算税收、开模费、运损和不良品率等其他成本。闪极A1的实际生产成本要高于950元,至少在1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共创版只卖999元,显然无法覆盖生产成本,完全就赔本赚吆喝。

电子产品的硬件毛利率在20-40%之间,其大小与所处行业的竞争态势、品牌定位、产品战略等相关。通常来说,研发投入越大的电子产品,硬件毛利率相对越高,毕竟巨大的研发成本也是要靠产品毛利收回来的。

Ray-BanMeta的BOM成本164美元,定价为299美元,硬件毛利率大约为45%,把开模、不良品率、运损等算进去之后,实际它的硬件毛利率比45%要低,属于20-40%范围之间的较高点位。

这次闪极A1有两个版本,据倪叔观察,实际应该就是同一型号的两个价格。共创版999元类似于早鸟价,而零售版则是日常销售价格。按零售版1499元来计算,闪极A1的硬件毛利率约为33%,属于比较合理的区间。

共创版只卖999元,显然无法覆盖生产成本,完全就赔本赚吆喝。为了减少亏损,闪极采取价格歧视的作法,推出了1199元的墨镜款共创版和1299元透明款共创版。

2

小马拉大车,A1上市即落后

国内厂商发布新品,都喜欢和对标产品比参数配置。闪极也不能免俗,张波就自豪地称,“三个电池的架构、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这是闪极AI领先于Meta的地方。”

他透露,“(虽然用户用闪极A1)拍摄出来(和Meta在视觉感官)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多了20%多的像素,对芯片预算压力很大。”他还表示,“对于极致压缩和运算,让性能更低的芯片跑出更复杂的算法和数据,这是其它家追不上的,也是短时间的技术壁垒。”

能够极致开发芯片的算力,自然是值得肯定的技术表现。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论认为,正是闪极A1的硬件配置设计不够合理,导致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要知道,智能眼镜不是娱乐性的AR眼镜,而是要替代传统眼镜日常佩戴的电子产品,这意味着小马需要长时间超负荷拉着大车跑。届时,严重发热、卡顿变慢、提前老化,甚至故障频出,都是非常有可能在实际使用中出现。

倪叔非常不解,既然张波自己也清楚1600万像素和1200万像素拍出来没有太大差别,那么为何要得不偿失地牺牲性能和体验,仅仅是为了参数上盖过对手营造噱头吗?

同样,闪极A1的长续航通过三个电池架构得以实现,也是有隐患的。电池容量从150毫安扩充到450毫安固然可喜,但由此带来了电池一致性的管理难题。众所周知,不一致的电池可能会导致充电和放电不均衡,影响整个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继而殃及产品性能和使用体验,提高故障率和售后成本。

展锐W517可能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一个方案,但在全球范围却不具备优势。特别与竞争对手高通AR1Gen1相比落后不少,这从两者之间4-5倍的价格差就能反映出来。

高通AR1Gen1芯片则是专门为轻量级智能眼镜而设计的平台,发布时间为2023年9月底,制程工艺为4nm。展锐W517芯片的推出时间为2020年,采用四核A75+A55处理器,基于12nm工艺制造。‌光在工艺上,4nm就甩开了12nm大约6-7年,两个芯片之间的技术代差至少在3年以上。

这里举一个数据来旁证,根据RayBanMeta搭载147mAh电池、眼镜摄像40分钟续航的信息,有人推算出骁龙AR1芯片实际拍摄电流是180mA左右(1080P),而紫光展锐W517拍摄电流的官方评估值是312mA。或许芯片能耗较高,也是逼迫闪极在A1上采取大容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更何况,展锐W517当初研发目的主要是用于智能手表,在轻量化上确实很有优势,但在功能上就难免有所欠缺,毕竟智能手表对于影音的要求不可能像手机、AR那么高。

但是如果把它宣传为AI芯片那就有些过了!

毕竟展锐W517的研发阶段在疫情之前,它发布时距离ChatGPT的问世还有两年多时间,而当时AI芯片的概念少有人提。作为专注智能手表的轻量化芯片,不太可能将现在的AI功能设计进来。作为AI眼镜,缺乏必要的端侧AI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短板。

事实上闪极对此也心知肚明,为了弥补展锐W517的性能不足,闪极A1另外使用一颗离线语音小芯片来做前端的语音控制,以实现实时语音唤醒和对话。

据钛媒体2024年9月底的消息,高通AR1芯片将在明年迎来迭代更新,全新版本的AR1Gen2工艺将从4nm升级为3nm,届时各项性能还将迎来大幅的提升。伴随Ray-BanMeta的成功,AI眼镜市场前景看好,其他巨头也开始重视相关芯片的研发,预计联发科、英特尔等的AR新芯片也将陆续上市。

可以预见,明年市场会出现更多搭载强悍智能芯片的AI眼镜,而届时不少闪极用户很可能才刚刚收到预定的A1,面对着众多大厂的先进竞品,他们会怎么想?

不客气地说,闪极A1上市即落伍。而市场和用户,很可能没有给它留下升级迭代的时间窗口。

3

抢跑卡位,先驱恐成先烈

推出一款上市即落后的新品,还亏本销售,闪极这么做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倪叔分析认为,原因不难推测,那就是提前抢跑卡位。

AI眼镜在商业上已经基本得到了市场认可,体量至少是千亿级起步。Ray-BanMeta已经在国际大杀四方,但国内却仍处于起步阶段。

各家公司虽然纷纷下场,但作为全新产品,其研发、打样、试产到量产的过程显然无法一蹴而就。在Ray-BanMeta暂时没有引入之前,国内市场就形成了一段空白期。

谁能在国内第一个推出量产的AI眼镜,无疑就能获得用户更广泛的关注,掌握主动权。闪极的想法就是成为这个第一,因为无论品牌影响力、综合实力还是科研能力,它在众多竞争者中都属于比较弱势的一家,唯有快战略才能出头。

于是,十几个人的团队200多天的研发下,闪极A1就这么问世了。正是因为一切为了快速出头、为了低价铺货,这款闪极A1才会出现上市即落伍的奇怪现象。

闪极的快战略本身其实没有问题,但是它的新品定位却是值得商榷。大家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成本和价格过低的初创产品,很容易因为质量和性能的原因,造成用户体验不如预期。这样不但会影响自家口碑和后续销售,还可能造成用户对整个行业留下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

类似情形在前几年VR行业刚刚兴起时也出现过,大量低价劣质眼镜进入市场,严重拉下了用户对于VR产品的预期,形成了不小的信任危机,事后被认为是导致VR产业迅速降温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1年前后,国内各大厂商纷纷跟风杀入智能手机市场,打起价格战。最终大浪淘沙,先驱们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先辈,如今仍然在市场上的却是华为、小米、OV兄弟和荣耀等四五家厂商。

如今这一幕似乎也正在上演,为了抢跑而不惜低价开路的闪极,它会成为先驱还是先烈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