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转行种地,只为打起精神上班?

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转行种地,只为打起精神上班?
2019年12月12日 22:00 阑夕

职场,是这个社会送给成年人的第一份礼物。工作给我们立身之处,在这茫茫人海中,是工作收留我们,我们在这里真正成长、在这里获得,却也在这里失去,在这里被新的迷茫包围。

成年人的崩溃也往往从职场开始。

关于职场,关于老板,似乎人人都有一肚子话想说。我在朋友圈发起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想找人聊聊员工与老板的关系,有什么想吐槽的吗?”

加了三年微信却没有见过面的网友、大学毕业后几乎没什么联系的学姐、很久之前对接采访时认识的联系人、甚至在人前永远是职场小太阳的朋友……这些完全出乎意料的朋友,都发来了他们的职场吐槽。

“公司快黄了我也没走,因为难得这个老板对胃口。”

“没有业绩,呼吸都是错……”

“老板觉得我们这个部门只花钱不赚钱,酝酿了半年把我们裁掉。”

“9012 年都要过完了,我们还是一个靠老板画饼驱动的团队。”

“老板太爱讲道理,人固然要谦卑好学,但是碎嘴子我是在相处不来。”

“老板同意我在家上班,感觉天天都是周末。”

“不想做螺丝钉,离开大厂去了小公司,现在想想我真是脑袋被驴踢了。”

“没有员工想做老板心中的废柴,但是老板就是我的天花板,怎么办?”

“我就是想找个人说说,你用不用都没关系。”其中一位朋友凌晨两点发来一长串语音,留下了一句潇洒地结尾。“谁都有觉得老板傻 X 的时候,但是明天的班还是要上。”

当代职场青年,真的太难了。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晋升呢?”

在咨询公司工作了十年的 K 君,讲了一个近期让他唏嘘不已的故事。

K 君所在的公司,是业内人人羡慕的知名公司,虽然干着乙方的活,但是对于年轻的职场人来说,公司的光环就已经能够掩盖种种不足。

常常有新同事降薪、降职级过来,看重的是进入公司以后的发展机会。

公司每年十月例行晋升,当然名额有限,想要顺利晋升,除了平时的工作表现、业绩,老板的态度也很重要。

一位学历、经验都不错的新同事 Amanda 从甲方公司来,工作积极又负责,等这个晋升机会将近一年了,当然,她也志在必得。

晋升成功与否,对 K 君的这位同事相当重要,因为这是从咨询顾问级别通向管理岗位的关键一跃,上去了,公司给到的资源、薪资乃至上升路径都不一样,上不去呢,就得至少再等一年。

结果,晋升的名单里没有她。“我去帮她问了她的老板,答案让我们都没想到。”

她的老板,压根不知道她今年面临这个关键晋升,自然,也没有帮她出力争取。

“我哪知道他不知道呢?”Amanda 一下子懵了,缓了许久都没有缓过来。

从旁观者的角度,K 君告诉我,“仔细想想,你自己以为拼命付出,老板自然会把相应的待遇给到,对老板是不是也不太公平?他也不是 cctv,24 小时监控每一个人。”

对成年人来说,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只是日积月累的工作压力背后,老板说出的那一句话:“我不知道啊。”

在职场里,靠“脑补”和上司相处是太常见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做的工作成绩以及工作量,老板是知道的,但实际上,老板根本就不知道。

或者,老板心里都明白,但是资源有限,你不开口,老板自然乐得当作不知道。

“遇到佛系老板,要么他改,要么我走。”

乒乒的故事得从上一家公司说起。

“我觉得挺幸运的,公司的同事们都是宝藏,能力、背景都很强,许多到现在都还是很好的朋友。”乒乒在那家公司最好的时候加入,度过了几乎是烈火烹油的两年。

几百人规模的中型公司,每个人都愿意去承担事情,是难得的状态。因为有同事及时支援,乒乒到离开都是一个人顶一支队伍。

离开中型公司,加入大型互联网公司,乒乒才发现大公司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平台和机会,即使不是传统企业,也有传统企业的那些“大公司病”。

他的老板在公司属于创始那一批的员工,不用拼杀就能活得舒服。但是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乒乒感觉不到“年轻”的状态。

“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墙壁很厚、很深,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总觉得有重重阻碍,想拿一个锤子把它敲掉也不行,如果你不敲掉,事情就做不下去,敲掉了,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老板佛系,不争不抢,像乒乒这样的下属过得就辛苦,整个组都像是在温水煮青蛙。

我问他,有没有和老板沟通过,他的回答也是他的决定:“没有人会戳老板这个伤疤的,所以我在纠结,也在考虑下一步了。”

乒乒明年就三十岁,下一步去哪他还没想好,但是这次带不带团队不重要,大公司小公司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有自主权,跳出做执行的舒适区,能和老板直接谈。”

“对大厂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失望”

多多则是少数和老板正面交锋的职场人。

我试图用三个词定位多多——30 岁,后厂村居民,半路出家的产品经理。

他说还要加一个,农夫。

从去年开始,多多上班就常常打不起精神。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销售,多多拿着不多的积蓄,在全国各地穷游了一圈,回到北京,加入朋友的公司转行做产品经理。

在创业公司待了几年,多多抓住机会进了一家大厂。“来之前大厂在我眼里还是有光环的。”

夜里 10 点、11 点是后厂村的繁忙时刻,多多常常加班到这个点才回家,身边的朋友因为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也让他心生退意。

最让他不能适应的,是那些向上汇报的 PPT,有的时候方案没写完,老板的想法又变了,经常无疾而终的工作,让多多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

“我之前在创业公司的时候,不需要做这么多的 PPT,大家可能更多的是集中时间在做事,或者说去做更具体的事情,但是在大厂你涉及到很多汇报,”

多多也曾想过换一份工作,在招聘软件上看了又看,多多还是选择留下。

这个年纪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工作爽不爽。

和许多选择继续在工作里一边崩溃一边坚持的人一样,在大城市生存下去的成本,就是多多在面对“你要不想上班,你现在马上走”的建议时,选择给自己找个出口而不是辞职的原因。

2019 年年初,多多在离公司 20 公里的农场租了一块地,开始学着种菜。考虑到下班时间太晚,多多把家搬到了农场附近,每天打理完菜地,再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

虽然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但是多多  7、8 岁就回到城市,干起农活其实也是从零学起,每到下一步都得找人请教。

“专注在眼前的这些农活上,这样每天上班就能打起精神了。”多多说,“这块地治愈了我,收获的除了蔬菜,也有许多人生感悟。”

对多多来说,种菜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选择,顶着压力去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不是人人都能迈出的一步。

“这个部分就是老板不知道的我,就连我自己也找了很久。”

种菜上了轨道,多多就经常把收获的蔬菜分送给朋友。有个朋友吃了菜发了条朋友圈:“有个大厂项目经理不好好工作,开始种地了。”恰逢 BOSS 直聘出品的记录片《老板不知道的我》征集素材,节目组就联系到了多多。

BOSS 直聘服务超过六千万人群,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职场人群。像多多这样的困惑与挣扎,正是制片团队想要聚焦的,

《老板不知道的我》监制、BOSS 直聘影视中心制片人唐思施真正开始关注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契机是团队里一个工作状态看起来还不错的成员的离职。

“她入职不到半年就坚定不移地提出离职,我是非常意外,时隔半年后,我从别的同事那里得知,她辞职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

但当时唐思施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我反思起来,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她没有表达过任何不满或不愉快,另一个是她表达了,我却没有接收到相关讯息,本质上是我和她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双方没有机会及时地修整。”

就如同多多和他的老板。“如果当时我们有机会坐下来聊聊,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唐思施决定拍多多。

借着拍摄的机会,多多和老板认真地沟通了工作上的困惑。

在拍摄的时候,多多的老板才知道他成为了“地主”,不过老板的第一反应是是“不会影响工作吧?”

多多邀请老板来参观他的 30 平米菜地,在老板想来“种地这活挺重,做 PPT 比这个简单多了吧。”

看着多多熟练地除草、施肥、采摘下新鲜的小番茄给自己品尝,多多的老板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平日里显得有些不合群的下属,或多或少理解了他的“不想上班”并非不务正业和逃避,只是变个法子“哄”好自己,再接再厉。

多多也第一次从老板那里听到了“老板做事总是在变化”的解释,她说:“大环境瞬息万变,我们不能不变,因为要对股民和资本市场负责。”

我们很难判断多多和老板的暂时和解能够持续多久,但是开始沟通总是一个好的开始。太多员工羞于表达,更进一步放大了职场里员工与老板关系的不平等。

多多和老板的故事最终成为《老板不知道的我》的其中一集,这部纪录片聚焦职场中老板和员工关系,双方从“不知道”到“知道”,有意外,有交锋,有和解,有换位思考,也可能以无法调和告终。

“让观众真实地看到员工与老板两个角色对同个事情的看法以及产生的原因,给大家在处理职场关系时,提供更多不一样的视角和方式。” 

唐思施在接受采访时说:“员工和老板产生冲突时通常会选择隐忍,将真实的自己藏在背后。我们节目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让员工和老板直接对话,员工向老板毫无忌惮地说心里话。”

在真实的职场里,纪录片里浓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我有一个好朋友,非常非常年轻。今年上半年拉着几个同事一起创业做消费、教育行业的创业者社群,半年内做到圈内人尽皆知的规模,就像他们起的名字:群响。

作为朋友,我看着他在每一篇创业周记里分析,第一次做老板,学会了些什么道理,就像他自己说的,道理都通俗易懂,但是只有肉身体会一遍方知个中滋味。

就好像创业圈里常常发生的老套故事,业务做起来了,并肩战斗的兄弟们,关系不一样了。

这半年他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当年他做员工时吐的那些槽,他的员工现在也一一来了一遍。

我问他知不知道员工私下是怎么吐槽他的,他在微信那头没什么犹豫,说:“我肯定知道啊,免疫了。”

作为一个带着团队飞速往前跑的 CEO 角度,他常常说现在只能抓住最关键的事。但是,这群员工从还没创业的时候就战斗在一起,心里也不是没有疙瘩的。

“我更希望他们直接和我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