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笑了!淘宝、拼多多、京东……集体宣布全面取消!

商家笑了!淘宝、拼多多、京东……集体宣布全面取消!
2025年04月23日 10:10 互联网的一些事

采编:互联网的一些事(imyixieshi)

"收到货不退货还能拿退款",这个曾让消费者直呼"真香"的规则,在2025年4月22日迎来戏剧性转折。

北京商报的一则独家消息,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 政策,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这意味着,由拼多多 2021 年首创的 “仅退款” 模式,在经历四年野蛮生长后正式宣告终结。

1

“仅退款”兴起:一场“无脑爽感”的狂欢

2019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仅退款”功能,打出“用户体验至上”口号,迅速吸引了大量流量。

2021年,这项功能正式规模化推行,随后京东、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也纷纷效仿。

所谓“仅退款”,即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仍可申请退款且无需退货,平台在审核后可直接退还货款。初衷是为了简化售后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打击假货、劣质商品、虚假宣传。

一时间,消费者拍手叫好,平台流量激增,甚至成为平台之间“用户争夺战”的重要武器。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项“利民”政策逐渐变味。

据第三方调解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2023年“双11”期间,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中,“仅退款”问题占比高达六成。

大量商家反映,消费者在商品无质量问题、正常签收后,仅以“个人不喜欢”“觉得不值”等理由发起“仅退款”申请。

更有甚者,一些“职业羊毛党”专门利用平台漏洞批量下单后申请仅退款,商品既得,货款也退,商家陷入“货款两空”的困境。

在这种不对等的规则下,商家的议价权被严重压缩,售后成本飙升,甚至产生大量关店潮。

2

电商行业的下一站:理性与信任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明确提出,将针对“仅退款”滥用问题进行治理,强调要保护商家合法权益,提升平台责任意识。信号之强烈,行业心知肚明。

早在2023年7月,淘宝天猫就率先启动规则松绑,限制“仅退款”的适用条件。2024年3月,阿里1688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改由平台依据账号诚信情况补贴受损方。

京东、拼多多、快手等平台也陆续优化相关规则,逐步淡化“仅退款”机制。

如今,多个平台集体行动,彻底终结这项政策,标志着电商生态正在从“流量优先”向“公平博弈”转型。

取消“仅退款”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权益被削弱。相反,这是一种更成熟、更平衡的交易机制回归。

未来,消费者仍可在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平台服务不到位时申请退货退款,但是否“无需退货”将不再一刀切,而是由平台根据具体情况、信用记录、服务协议,与商家共同决定。

这将促进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也倒逼平台完善用户诚信体系,真正实现“优质服务换信任”“诚信交易赢市场”。

3

网友热议:有人点赞,有人担忧

“支持取消‘仅退款’,要公平交易!”

“终于取消了,之前被羊毛党搞得根本不敢做电商了。”

“但也不能放任商家胡来,平台监管必须加强。”

“希望退货流程能更高效,否则消费者也吃亏。”

从网友评论来看,大多数用户支持取消“仅退款”,尤其是从商家角度出发,更能理解这项政策的现实危害。但也有声音担心,消费者的售后保障是否会因此缩水。

4

写在最后

电商行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场关于“信任”的进化史。

从“货到付款”到“七天无理由退货”,从“平台担保”到“仅退款”,每一次规则变革,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博弈与探索。

如今,这个曾经象征着“极致用户体验”的“仅退款”机制,在失衡与滥用中落幕。它用四年时间走完了一场从诞生到消亡的闭环。

但我们相信,下一轮的电商竞争,将不再是价格战和流量战,而是真正围绕“服务、诚信、效率”的理性竞争。

你曾用过“仅退款”吗?你支持取消这项政策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15条评论|16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商家跟消费者之间谈不拢,平台要是不赶紧插手,吃亏的永远是消费者
4月23日12:15举报1回复
平台漏洞又出现了,赶紧想办法修补吧
4月23日12:20举报回复
全部都是假货,买完就后悔
4月23日12:20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平台漏洞又出现了,赶紧想办法修补吧
4月23日12:20举报回复
全部都是假货,买完就后悔
4月23日12:20举报回复
不良商家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卖次品劣质品
4月23日12:19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