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互联网的一些事(imyixieshi)
谐音梗、明星战、骑手争夺哪个更狠?
如果说以前的外卖平台比拼的是谁补贴多、谁红包大,那么2025年的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进入了“文艺复兴”阶段。

从黄龄到蓝盈莹,再到刘强东“撞脸”猪猪侠,外卖大战已经不只是拼价格,更是在拼创意、拼流量、拼运营底层逻辑。
1
黄龄对上蓝盈莹:谐音梗营销,玩出了高级感
5月19日,美团率先出招,联动上海籍歌手黄龄,推出沪语版改编MV《外卖黄的更灵》,将品牌色“黄”与黄龄的名字融合,打造出一个极具本地化文化共鸣的营销事件。

几天后,饿了么迅速应战,官宣蓝盈莹为“必赢官”,打出“蓝的一定(赢)”的口号,直接“听劝”网友预言。

文案“蓝得莹了”,不仅谐音抓人,还精准击中品牌调性,掀起一波“蓝色风暴”。

这两波操作,堪称“谐音梗+明星+社交互动”的三合一营销教科书。
网友甚至自发加入战局,给京东外卖支招:红色品牌请“惠英红”“洪金宝”“韩红”来代言,连海报都有人P好了。


一时间,“黄的灵”“蓝会赢”“红京饱”等词条在社交平台刷屏,外卖平台的品牌色,仿佛成了明星代言的新筛选标准。
2
但京东没请明星,它直接上了刘强东
其实,在这场“颜色大战”中,京东外卖一直是最另类的存在。
它没有急着请“红”的明星,而是让自己最有影响力的“流量IP”——刘强东,披挂上阵。

从年初亲自送外卖,到穿着“猪猪侠x京东外卖”联名T恤亮相东京街头(东京倒过来不就是“京东”吗?),刘强东用一种“CEO接地气”的方式打响了平台的第一波声势。
这位“史上最贵快递哥”,一度把京东的品牌温度拉满。但随着时间推移,刘强东开始从“外卖员”回归“企业家”,转而在更高层面为京东外卖谋篇布局。
相比于美团和饿了么的明星大战,京东外卖选择了一条更硬核的路——砸资源、建队伍、强运力。
6月1日,京东发布618战报:平台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全职骑手突破10万人,入驻餐饮门店超过150万家。更夸张的是,这10万人马原本是三个月的目标,如今提前近两个月完成。

更重要的是,这些骑手不是“干完走人”的临时工,而是享受五险一金的全职员工。甚至连个人部分的社保费用,也由京东全额承担。
这在外卖行业里,简直是破天荒的待遇。
3
从“补贴大战”到“基础设施战”,京东在换打法了
还记得京东外卖刚上线时,主打“百亿补贴”,喊出“满11减10”的口号。那时平台和商家五五分摊补贴成本,堪称不计成本抢用户。

但到了5月底,这一策略悄然调整,部分商家需承担高达70%-80%的补贴比例,甚至要全额承担运费。这是京东在释放一个信号:补贴不再是长期战略,基础设施才是长期价值。
于是,我们看到了骑手大军的扩张、配送网络的协同、骑手福利的强化。这一切都在为“品质外卖”搭建护城河。
刘强东说得很直白:“真正的竞争力,不是红包,而是服务。”
4
美团、饿了么也急了:骑手福利全面升级
京东这一招“以人为本”,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节奏。
6月1日,美团宣布升级“骑手大病关怀计划”,将未成年子女纳入保障范围;饿了么也推出恶劣天气自动补贴机制,并取消超时扣款,缓解骑手焦虑。


更有意思的是,饿了么还上线了“骑手举报激励计划”,鼓励骑手举报非法跑腿订单,以公益时长兑换奖励。这种赋权式运营,既增强了骑手的参与感,也提升了平台治理。
外卖平台对骑手的关注,从“人力成本”转变为“战略资产”,这是整个行业的进步。
外卖行业的上半场,是“谁红包多、谁能吸引流量”;而下半场,则是“谁的服务稳、谁能赢得人心”。
明星可以换,梗也会过时,但用户体验不会说谎。
饿了么、美团、京东外卖三分天下,谁能笑到最后?或许不在于谁先红,而在于谁能把红、黄、蓝背后的那份责任撑得起。
所以,你更看好哪一家外卖平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你的选择和理由。



![[doge] [doge]](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doge02_org.png)

![[doge] [doge]](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doge02_org.png)


![[doge] [doge]](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doge02_org.png)


![[二哈] [二哈]](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erha_org.png)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