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推“熟人”组圈子?这种“用户思维”还是省省吧

锐评|推“熟人”组圈子?这种“用户思维”还是省省吧
2024年03月28日 20:43 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这些人你可能认识。”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运营方常常将同事、同学,或者老板、领导的账号推荐给用户,意图形成熟人圈子,增强App黏性。然而,很多网友对此功能并不感冒甚至相当反感,吐槽道:“你推送的人我认识,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

虽然都是社交软件,但其中用户关系的亲疏远近还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微信、QQ作为实时通讯软件,用户之间需要知道彼此的身份,熟人社交占据主流。而在更多的弱关系社交平台上,网友登陆的目的,恐怕还是想获取新鲜资讯、时尚内容,看见一个更大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很少冒泡、惯于潜水是不少网民的习惯,有着随时离场的主动权。而平台推荐“熟人”则打破了用户习惯,破坏了用户的匿名权、隐私权,被大量网友认为“冒犯”,自是情理之中。

平台如何知道用户的关系圈?社交App的熟人推荐功能涉及的关键技术叫做知识库的链接预测。简单说就是收集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画像,然后根据用户画像进行朋友推荐。我们使用的终端设备、网络,都具有唯一识别码,都可以用来判定用户的身份。同时,App还可以读取用户的通讯录,与其他用户的注册手机号进行匹配,筛选出同在一个平台上的熟人。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样的信息收集权限基本都要经过用户同意,绝大多数App也提供了“把我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功能的关闭按钮。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用户的权利,但仍无法掩盖其大量收集用户信息,并可对用户精准画像的能力。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有无必要值得商榷,但更有价值的讨论,是App有没有必要收集如此多的信息,是否做到了合法、正当以及诚信。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但在实践中,何为“最小必要”常常是抽象化、概述化的,没有具体化、场景化的解释,很多时候都是企业在“自说自话”。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已经被视为新的“石油”,用户个人信息的“产权”显然不能让企业来划定。有关部门不妨以此次争议为契机,对图片、通讯录、设备信息等个人信息的用途做出规范,把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的“手”及时打回去。

从自动续费,到熟人社交,App以“用户思维”“为您方便”为名设计的功能,不少成为网友“闹心”的来源。这些案例都无比清晰地警示着,将用户工具化、韭菜化,必然招致嘘声和用户的“用脚投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于言锋

流程编辑:u06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